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董事長賭博輸掉百億?一代手機巨頭陷入生死關頭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作者:李娜、劉公平

11月23日早間,界面一篇名為《【獨家】複盤金立死亡之謎》的文章引起輿論熱議,其中董事長劉立榮的賭博傳聞成為市場焦點。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金立自2017年底陷入債務危機以來,不少上市公司“踩雷”,包括歐菲科技、領益智造、深天馬、維科金華、深圳華強等多家上市公司都做計提減值準備,其中計提減值最大的是歐菲科技,金立對其欠款鋼彈6.26億元。

早間消息一出,金立相關手機供應鏈上市公司均大幅下探。

截止11月23日收盤,金立供應商歐菲科技下跌3.93%,盛訊達跌7.46%,深圳華強下跌4.62%,深天馬A下跌4.68%,韋爾股份下跌3.91%。

金立緊急回應

針對《複盤金立死亡之謎》一文,11月23日晚間,金立官方發表回應聲明,稱文章捏造相關事實,干擾公司經營活動,嚴重影響金立重組進程。金立要求相關媒體立即澄清事實並刪除文章。但截至發稿,界面相關稿件鏈接仍然可以打開。

實際上,在去年底金立曝出資金危機時,就有傳聞稱董事長因賭博輸掉幾個億。當時金立官方對劉立榮賭博的傳聞表示了否認。之後劉立榮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金立的資金鏈危機主要是2016年和2017年的行銷和投資費用超限。但仍不斷有爆料人披露出“劉立榮欠巨額賭債”的細節。

2018年初,金立名下多項資產被凍結,董事長劉立榮所持全部41.1%股權被法院凍結,而劉立榮選擇前往香港,至今未歸。工廠大規模裁員,供應商相繼斷貨致公司業務癱瘓,金立的手機出貨也斷崖式下滑。

2016年,金立全年出貨量曾達到4000萬部,居國產手機第三;

2017年,金立出貨量下降到1494萬部,遠低於全年3800萬部的目標;

2018年上半年,據賽諾統計,金立僅出貨377萬台,排中國市場第8。據第一手機界研究院統計,今年8月金立的市場份額僅0.6%。

10月23日,金立集團副總裁俞雷發文稱:於10月31日正式離職金立。

11月20日,包括以上上市公司在內的20家供應商向深圳中院提交對金立進行破產重整的申請。如果沒有投資人願意接手,則將轉為破產清算。雖然金立官方目前依然表示重組在繼續,但供應商則表示:“已經沒有時間,很多企業等不到了。”

根據供應商提供的數據,截至2017年12月31日,金立總資產201.2億元,總負債281.7億元,已資不抵債。

而據AI財經社報導稱,就在今天(11月23日),金立召開了銀行債權人會,幾乎所有銀行同意破產重組。這也意味著,在原股東參與下,金立的財務狀況仍有改善的太空。相比破產清算,金立供應商也可能獲得更多補償。

在今年2月,金立集團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劉立榮曾對證券時報表示,金立引入新投資者時,必要的話可以放棄公司控制權。

金立空城:東莞廠區陷“停工狀態”

由於沒能及時向工人發放補償金,從上周起,金立的東莞廠區已陷入“停工狀態”,生產線已經好幾個月沒有生產金立的產品。

負責物料管理的一名金立內部人士陳剛(化名)對第一財經表示,原本有2000多人的工廠目前大概剩下了300多人,主要為原來的金立供應商代工還債

在代工期間,東莞金立工廠主要幫助譽鑫(金立之前供應商)加工手機殼體以及為元昌加工無人機上的主機板,因為金立欠了譽鑫大量貨款未還。在這段時間裡,工廠工人的開工率基本飽和,但代工費用很低。

“在東莞金立工廠代加工期間,所收到的加工費用也僅能勉強維持工廠工人的飲食住宿費用而已。”

第一財經就上述內容向金立方面求證,對方表示“重組還在繼續,盤子大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作為自救的組成部分,正在籌劃新機型上市;同時也在請求政府支持。”

據記者了解,東莞工廠是目前金立固定資產中較有價值的一塊資產,價值10億元,並且暫時處於“無抵押”狀態。

手機巨頭為何轟然倒下?

作為擁有16年手機行業經驗的“老兵”,金立創始人劉立榮經歷了手機行業的數次沉浮,熬過了一輪輪對手的更新換代。

2002年,劉立榮正式創辦“金立”,而此後10年,正是國產手機的紅利期。金立的最輝煌時期出現在2006年到2009年,靠著早年與代銷商結盟的深厚關係,拿到了線下市場的第一。2010年,金立在全球範圍內銷量僅次於諾基亞和三星,躍升至全行業第三。

2015年7月,金立宣傳廣告在央視一套播出,“金品質、立天下”廣告語風靡一時

從商業模式來看,和華為、小米不同,金立的模式是一種高度垂直一體化的商業模式,包攬從設計到製造再到管道的所有環節。在國產手機瘋狂增長的功能機年代,市場管道遠比“品牌”更重要,金立的“野蠻生長”得益於快速聯動的體系。

但好不容易成為老大的金立,卻迎來了智能手機的大潮小米、魅族、OPPO、VIVO等更強勢的競爭者陸續湧現。而直到2011年年底,金立才匆忙推出智能手機,輸在了起跑線上。同時,小米靠線上和性價比、華為靠技術、OPPO、VIVVO靠強大的廣告和瘋狂的線下店,金立的代理商體系顯然開始不適用。

雖然先後請了劉德華、馮小剛、徐帆、余文樂、薛之謙、劉濤等等大量明星代言,但手機產品始終沒多少特色。

對於金立的危機,劉立榮自己在早前已經給出解釋,“資金鏈問題的爆發是因為2016年和2017年兩年行銷和投資費用超限所致:這兩年金立在行銷上開始學習OPPO\VIVVO,瘋狂地砸廣告、請明星代言、讚助熱播綜藝節目,行銷費用投入60多億元。加上近三年對外投資費用30多億元,兩項費用接近100億元,對金立資金鏈造成很大影響,導致貨款周轉困難。”

有手機行業的人聽完這個數字感歎道,當酷派還差幾個億就能盤活盤子的時候,金立蒙著眼睛讓60億元打了水漂。據金立內部人士透露,此前金立每年的市場費用一直在2億到3億元,但前兩年直接在後面“加了個零”。

盲目追逐熱點、品牌定位不清,且在沒有銷量支撐的時候跟風式行銷,加速了金立危機的爆發,成為壓垮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這輪洗牌大潮下,岌岌可危的不只是金立。錘子科技CEO羅永浩曾在一場發布會上表示,沒有料到手機的衰落來得這麽早。對於近期“錘子科技成都分公司面臨解散”的傳聞,錘子官方稱是在為公司加強技術團隊研發實力、正在進行三地技術團隊的“整合”。

調研機構Canalys的最新報告顯示,目前華為、小米、OV以及蘋果在內的手機廠商份額幾乎佔據了國內市場份額的八成,其他國產手機廠商與三星等瓜分剩餘市場。某種程度上看,中小品牌的洗牌接近尾聲。

綜合AI財經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