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最易生病的季節來了,專家教你10招過個健康的春天!

春天是個生機勃勃的季節,大地回暖,萬物復甦,許多細菌、病毒等也開始活躍起來。再加上氣溫、氣壓、氣流、水汽濕度等天氣要素的變化多端,影響人體免疫功能,以致於使身體出現各種不適。特別在清明節前後,是氣溫變化較大時期,這段時間人體最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襲,因此,造成諸多疾病高發、多發、複發。

株洲市中心醫院中西結合科主任李洲平介紹,春季容易流行的疾病主要有5大類: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傳染性疾病、過敏性疾病、眼部疾病,尤其對於健康防禦能力較弱的老人和兒童,需要特別加以防護。

春季常見疾病

心血管疾病

入春後,早晚寒氣襲人,倒春寒氣象極易刺激人體熱平衡系統,交感神經受寒冷刺激,進而誘發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呼吸道疾病

由於氣溫忽高忽低,呼吸道粘膜的防禦功能會受到直接影響,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容易乘虛而入,造成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傳染性疾病

滋生繁殖的細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借著舒適的溫度乘機肆虐,引發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水痘、風疹、麻疹、猩紅熱、手足口病等傳染性疾病,抵抗力較弱的兒童為高發人群。

過敏性疾病

春天空氣中粉塵含量高,當花粉等容易引起過敏的物質漂浮到空氣中,被過敏體質的人接觸後,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發生過敏性疾病。例如,過敏性鼻炎、風疹、麻疹等都是春季高發病。

眼部疾病

春季花粉、病毒和細菌在空氣中傳播,進入眼睛會導致一些炎症,以病毒性角膜炎、過敏性結膜炎、流行性結膜炎(紅眼病)居多。特別是流行性結膜炎,由細菌、病毒、真菌等所引起,可經空氣、灰塵、水或被汙染的物品受到感染。

10招預防「開春病」

針對以上這些「開春病」,該如何預防呢?李洲平主任教你10招預防疾病小方法。

1.保持室內環境清爽—開窗通風。

開窗通風是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最簡單的方法,在上午 9點—11點或下午2點—4點打開窗戶,更換室內空氣,每次開窗時長可10—20分鐘。

2.加強免疫力—多吃蔬菜、水果、豆製品。

春天宜清淡口味為主,應多吃維生素C含量相對較高的蔬菜水果,如綠葉蔬菜、橙子、蘋果、草莓等,能夠增強免疫;適當選吃時令菜,如薺菜、春筍、馬蘭頭等,以及多吃豆腐、豆芽等補充蛋白質。

3.預防過敏—戴口罩能隔離病毒。

口罩不僅可以防沙塵,還可以預防流感和預防過敏。

4.防止被傳染—回家先洗臉洗手。

用流水洗手並仔細揉搓至少20秒,可以洗掉手上80%的細菌。另外,洗臉時還可用清水清洗鼻腔。

5.保護呼吸道—用淡鹽水漱口、清洗鼻腔。

口腔、鼻腔內的細菌易引起肺部感染,淡鹽水能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

6.保護眼睛—轉動眼球。

雙目微閉,全身放鬆,順時針轉動眼球36次,再逆時針轉動36次,能起到眼睛保健作用。

7.預防抑鬱—曬太陽。

曬太陽有助於心情愉悅,預防抑鬱。並且,背部適度溫暖有利於預防疾病,減少受涼、感冒和患肺炎的幾率。

8.正確「春捂」,但不能捂過頭。

春天早晚溫差大,可攜帶薄外套,隨時增減衣物。若捂出汗未及時減衣服,也會導致感冒。

9.保護皮膚—適時更換護膚品。

春天紫外線較強,護膚最重要的是補水和防曬,同時要循序漸進地更換護膚品。氣溫上升後,皮脂腺分泌旺盛,可將冬季使用的油性面霜,換成少油補水的乳液。

10.減肥消脂—快步走。

走路是運動中最方便實用的一目,稍加快走路步伐,使身體微微出汗,便能達到消脂作用。

★ 專家提醒 ★

李洲平主任提醒大家,在疾病多發的日子,預防為先,飲食上以清淡為主,生活中多參加各種體育運動,增強自己的體質,疾病就沒有可趁之機。若出現上述任何疾病的某些癥狀,一定要積極配合治療,切不可自己濫用藥物、亂點滴,要選擇自己適合的健康療法,以免延誤治療。

專家名片

微編:事業發展科 宋 璽 審核:事業發展科 羅國艷

打造株洲老百姓最放心的醫院


急救電話:28219219丨客服熱線:28561092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