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劉強東牛津大學演講:永遠保持一顆向上的心

圖片設計| 泉十七責編| 嘉琪

第2261篇深度好文:12728 字 | 15分鐘閱讀

完整筆記·組織管理

本文新鮮度:★★★★★口感:鳳尾蝦

“如果真心想成功,不用恐懼、不用迷茫,你只需要每天能夠保持一直向前、一直向上、永不停止。”

“創立一個公司,你做的事情不僅僅是能夠得到個人的滿足和財富,更重要的是你能夠幫助無數人,內在的這種成就感會遠遠超出金錢、媒體給你的讚譽。”

當地時間6月12日,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應邀在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發表演講,面對世界頂尖學府的莘莘學子,劉強東如是說。

在當晚的演講以及和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彼得·圖法諾院長的對話中,劉強東不僅分享了自己早年的創業經歷和商業理念,還闡述了自己的對於成功的定義。

他表示成功的機會來自於對行業的觀察,問題越多的行業獲得成功的機會也越多,越應該勇敢的投身其中。

更多精彩內容,影片+文字,一睹為快~

歡迎收看活動演講影片

(影片時長1小時14分,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很榮幸能夠來到這所有著將近一千年歷史的偉大學府,見到這麽多同學。

之前沒有跟任何同學深入溝通過,不知道大家想聽什麽,主辦方說現在很多在校學生多多少少還是充滿著迷茫,大家都想讓自己成功,都知道自己的A點在哪兒,B點在哪兒,但是不知道怎麽到達。

希望讓我講講大學時期的經歷,以及創業後幾個重要的關鍵節點是如何做出選擇的。

一、我的大學歷程

我1992年考上中國人民大學,當時從宿遷,中國江蘇北部的一個鄉村去上學。大家知道在那個年代不可能像今天一樣,能夠在牛津這麽好的環境裡學習,不僅風景美,有文化、有歷史,而且各項條件也非常好。

那時中國非常窮,窮到什麽程度?

當年我上人大的時候,我們家所有的親戚、朋友,還有全村的村民,大家兩分錢、五分錢,最多是給一塊錢,集資了500塊錢。

全體村民把所有的雞蛋都拿出來送給我,76個雞蛋,就背著它去了北京,那是我第一次到北京。

所以到學校之後,對我來講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生存。因為我知道家裡,還有村裡再也不可能給我一分錢了,只有500塊錢、76個雞蛋,從此就要靠自己。

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應邀在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發表演講

那個年代,在北京打工是很難的,幾乎很難找到打工的活。但沒辦法,我跟很多同學一樣去做家教,去學校食堂門口刷廣告。

第一年相對來講雖然很辛苦,但是基本上能夠生存。

我一直努力學英語,因為我知道在那個年代,不能只靠學自己的專業社會學,一定要多學東西。

1993年下半年,我決定學電腦。但那時,人民大學根本就沒有什麽電腦,電腦在中國是非常高科技的,買一台電腦都要弄一個機房,並且要恆溫恆濕,還要鋪地毯。

所以我買了很多書開始自學編程,學完之後,大三時去中關村去給人裝電腦,發現裝電腦賺錢還是很多的,所以裝了一年電腦。當時學習也很好,各方面都分數很高。

二、第一次創業:以失敗告終

到大三時,我在想因為雖然打工賺很多錢,但隻裝電腦,這不是一個事業,只是可以賺錢。

在那個年代,經過詳細的分析,我覺得中國有十幾億人口,民以食為天,吃一定會成為未來20年整個中國不斷上升的一個行業,所以我說開一個餐廳,希望有一天能夠在中國開一萬家餐廳,像麥當勞、肯德基。

然後就把打工幾年賺到的錢,背著一大書包現金,那時候我沒有銀行卡,沒有在線支付,背著一書包的錢去人民大學西門找了一個我最喜歡的餐廳,門口告示說餐廳轉讓。

吃完飯我問老闆多少錢轉讓,老闆說24萬,我說下午過來找你,買你的餐廳。老闆一看就知道我是學生,我估計走的時候肯定說神經病。

下午我去銀行把所有積蓄全部取出來,老闆在那兒都傻了,他說你不討價還價嗎?我說:

我喜歡的東西不需要討價還價,而且這是我事業的起點,我不是靠你這一家餐廳賺錢,這是一個種子,我把它做好以後要標準化,要連鎖化,所以我不在乎這一家餐廳貴一點。

老闆聽了以後說:“你,有前途。”

就這樣,我把餐廳買了,找了一個小姑娘在前台收錢、點菜。那時還看了很多管理的書,複印聯三聯,要對得起來,這樣後廚的菜和前面收錢的對得起來,採購方面也定了很多規矩,所有員工工資翻倍,每個人都送了一塊手錶。

過去員工全部住在地下室,條件非常糟糕,我在六郎莊租了三個院子,讓他們搬過去,能看到太陽,有暖氣、有冷氣機,又建立了很多制度。我想員工一定對我非常好,剛開始確實是這樣。

但過了三個月之後發現虧錢,不但自己拿不了幾個錢,發工資沒錢,結豆腐沒錢,買啤酒沒錢。

那時我大四,忙著畢業論文,沒有太多時間,所以每個月就去兩個小時。剛開始員工給我錢,後來就不斷問我要錢,到了半年多的時候,我的錢也沒有了,然後我就去調查發生什麽了。

最後餐廳一個老人跟我說了一件事情,他說“小劉啊,你這樣開餐廳,永遠是虧的,你家都虧沒了。”我問為什麽?他說“收錢的小姑娘和後面的大廚談上戀愛了。”

她每天把餐廳收銀的複印聯一扔,這錢不就不用交給我了嗎?這樣就查不出來。

買菜的小夥子剛開始不斷地漲價,當年的牛肉,最早是8塊錢一斤,到6個月以後變成18塊錢一斤,他還不過癮,想貪更多的錢,怎麽辦?買5斤說10斤,買10斤說20斤。

餐廳的幾個人天天在一塊,關係處的好,分一筆錢,也沒人告訴我。餐廳吃飯喝酒一定要喝最好的酒,菜吃最好的菜。晚上我也不在,十點下班之後,全體廚師、服務生要吃最好的,所以大概6個月時間,那個餐廳把我的錢就虧光了。

我知道這件事時,跟員工開了最後一次會,給所有員工都多發了一個月工資,提前讓買菜的人貼告示,要求所有的供貨商,就是你供豆芽、豆腐、牛肉、啤酒的,必須來結账,把所有供貨商的錢全部還完。

我說這是我第一次創業,也曾經是我最大一個的夢想,我覺得我對你們非常好,但你們做了什麽,你們很清楚,現在我也知道了,這是讓我最為傷心的地方。

這個地方我再也不會回來了,我開完會就會走,餐廳留給你們,你們經營不經營,還是找個老闆,我不管,總之這個餐廳我也不會再賣給別人,我也懶得再賣給別人。

因為年輕時是非常理想化的,對這件事情覺得是很痛苦、很傷心,那種痛苦和傷心不是來自於金錢的損失,更多的是對人性的某種失望。就懷著這樣的心情就走了,再也沒有回去過。

但是我在反思,作為一個在校大學生,為什麽第一次創業這麽慘?

把過去三年所有的積蓄都賠了,沒日沒夜的賺來的錢也不容易。上學時是幾乎每天上學、裝電腦、看書、工作、學英語要花費16個小時。

所以我在想應該是我的管理出了問題,我應該學點管理知識。所以我就找了一個大家都說管理最好的日本企業,加入進去。

加上自己的努力,老闆也很器重我,不斷地給我升職,從最早的電腦擔當,後來到庫管擔當,再到銷售擔當,經過三個輪崗,老闆要給我升職,那時候我說不,我不會停留在這家公司。

因為雖然我第一次創業失敗,但自己的夢從來沒有喪失過,而且在日本企業工作兩年之後,我原諒了當年餐廳的幾十個員工。

我離開餐廳時,其實我對那一幫兄弟不能叫恨,而是不滿意,我就想對你們好,工資待遇那麽好,你們這麽對待我,我覺得這是不對的,我覺得他們虧欠我。

但到了企業工作兩年以後,我覺得是我的責任,不是他們的責任。

劉強東在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向台下數百名同學們分享了自己早年的創業經歷和商業理念

在那個年代他們都沒有上過大學,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文化素質一般。當你的企業沒有很好的管理機制,或者當你的管理機制失靈時,慢慢會把人性的壞給發揮出來。

所以那時候我就想我必須要出去,那股勁就是不服氣、不服輸,激勵自己要去創業。

三、第二次創業:

在我的櫃台買東西要排隊

我剛才為什麽花這麽長時間去講第一次創業失敗的故事?

雖然我們是商學院,教的是管理,但全世界最好的商學院教的管理和你真實地去管理一個團隊,管理一個公司,多多少少還會有區別。

所以也希望大家不要對管理掉以輕心,不要說我商學院出身的,一定是最好的管理者,有的時候不一定對的

企業工作兩年,把餐廳虧的錢還了,還剩一萬兩千塊錢,我就拿著一萬兩千塊錢去中關村。

那個年代北京的中關村是很火的,因為我學過電腦編程,又想進入IT行業,還因為中關村有無數年輕人,高素質的人很多,大家有共同的語言。

所以就租了一個最便宜的櫃台,買了一台電腦。大概還剩400塊錢,如果三個月之內這個小櫃台不能賺錢,基本上第二個創業的公司可能又倒閉了。

但還好,很幸運,我做到了?我在中關村走了一個多月,發現那個年代中關村幾乎都在騙,假冒偽劣商品橫行,沒有什麽服務,每個櫃台的老闆培訓自己的服務生,說白了就是怎麽去欺騙客戶,只是為了賺更多的錢。

同時我發現中關村一件貨物在櫃台之間搬來搬去,搬很多次,我就在想:

這樣搬來搬去沒有為社會創造任何價值,沒有為行業創造任何價值,它帶來的都是損耗,是沒有意義的浪費。

所以我說一定要做到跟別人不一樣,1998年我開的櫃台是中關村第一個明碼標價的櫃台,賣的所有貨全部都是正品行貨。

顧客來了之後不用討價還價,發票要不要都給你,都是一樣的價格,不賣假貨、水貨,用非常公平的價格保證自己基本的利潤。

那個年代中國電腦還是很少的,但那時有一股浪潮,就是很多縣裡做婚紗影樓的老闆開始去中關村買電腦,要把過去大的錄影帶轉成VCD光碟,因為1998年在中國VCD是非常火的。

我就記得有一次我教一個老闆用滑鼠,就教他放在桌子上不要拿起來這個,大概花了四個小時。

因為我服務好,願意花的時間比別人多很多,別人做一單生意可能三五分鐘,錢收到了盡快打發走,而我願意教三四個小時。

這樣大概堅持了半年的時間,所有買我電腦的都認識了“京東多媒體”這個品牌。

買了京東多媒體電腦回去的老闆都賺了錢,買了別人的電腦回去都不會用。因為別人賣電腦不培訓,而我培訓了,所以半年之後很多人都紛紛去中關村找京東多媒體。

因為那時只是一個小櫃台,沒有廣告,也沒有百度,不能搜索到。所以一夜之間,中關村冒出來五六個京東多媒體,當然最終還是有人找到我,所以我的生意非常火。

四個月後聘了第一個員工,後來幾乎每個月都聘員工,我的櫃台是在中關村買東西唯一要排隊的。當然跟我交易的時間長也有關係,因為買了東西要在那兒培訓,一個個教,所以生意很火。

後面開始租了門臉,一個不夠,就兩個、三個、四個,6年時間,我在中國就有了12個IT連鎖店面。

四、非典之後的抉擇

那時我就希望做連鎖,因為看到國美、蘇寧的成功,做家電連鎖很成功,我想IT連鎖沒人做,這應該也是能夠成功的。

結果到了2003年來了非典。因為不想讓自己的員工感染上非典,我去人民大學西門超市買了四個金杯車的火腿腸、方便麵和礦泉水,回來發給所有的員工,命令任何員工不允許去門市工作。

在那個年代,中關村幾乎所有的老闆都逼著自己的員工必須上班,不上班就開除,你如果想保住你的工作,不管多危險,都要堅持上班,因為上班多多少少還能賣一點東西。

我反過來把12個門臉全部關掉,要求員工在家裡不許出來。我們有六七個員工在自己的辦公室著急,因為我一直住在辦公室,所以在辦公室聊天時,我就開始給我們六七個部門經理一日三餐地做菜。

我們也著急,怎麽辦呢?公司大概能支撐6個月,如果非典六個月之內不過去,京東就會面臨第二次的倒閉。

第一次就是三個月之內不能賺到錢,400塊錢就沒了,因為400塊錢只夠三個月自己吃飯的錢,好在3個月之內就賺了錢,所以第一次度過倒閉。

我們有一個經理,迄今為止誰也記不清是誰說的,當時中午大家喝了酒,都在那兒鬱悶,一個經理說“既然我們不敢跟客戶見面,為什麽不通過網上去賣東西呢?這樣就不用見客戶了,就沒有非典的問題了。”

我們說太好了,趕緊去接了一個ADSL(非對稱數字用戶環路,是一種新的數據傳輸方式),就開始去搜狐、新浪每個新聞底下,天天在那兒打字,“我們是京東多媒體的,賣什麽東西,這些東西多少錢,如果想買給你一個郵局匯款地址,匯給我們”。

結果發了四天,一個人都沒有,哪有這麽傻的人,會在新聞底下看到一個評論就說要買東西,給郵局匯款,然後就把錢匯過來?

京東多媒體我知道,這是中關村五年以來從來沒賣過假貨的一家公司。

結果一星期之內有21個網友給我們匯款,買了我們的東西。

五、京東的雛形

二十多天之後整個非典就過去了,想想還挺有意思的,真的有人在網上買東西。

那個年代我們沒有交易系統,沒有商城,全部在BBS上,如果你想買請把錢匯到郵局地址,匯完之後你必須要跟帖告訴我幾月幾日錢從哪個郵局匯出。

接著還要在BBS上回帖告訴我們自己的家庭地址、電話。然後我們就抄下來,去庫房拿貨發給他。十幾天后,郵局收到貨,再回個帖子,確定貨物收到,沒問題。

2003年年底我做了一個分析,判斷出電子商務一定是零售的未來。

因為6年線下傳統的零售讓我知道零售很核心的三個關鍵點:前端用戶體驗後端成本效率

我發現在線上購物不用出家門,就可以買到東西,並且雖然只有一兩百人在線上買我們的東西,但成本比12個連鎖店的低了50%。

於是我開始把BBS上所有的帖子全部扒下來,放在一個數據柯瑞,用我有限的編程知識進行分析,分析出客戶對什麽感興趣。

這樣我就可以對我的庫存做銷售預測,做到精準庫存,也可以讓庫存周轉天數更低,讓整個零售鏈條效率更快。

所以那時,我們就決定要做電商,2004年網上在下載了一個小的電商免費程式,由於沒有網管,上線三天之後伺服器就被黑客攻掉了,在網頁上面寫著“京東網管是一個大傻冒”。

沒辦法,跑到機房,格式化,重新裝Windows2003。回公司的路上,同事又給我打電話說:“老闆,不好了,網頁上還是‘京東網管還是個大傻冒’。”系統剛剛上線不到一個小時,又被人攻破了。

後來我們在網上發帖子,問有沒有黑客高手,做個系統安全。有人看後說我們沒有打SP,沒有打補丁,漏洞無數。2003年的時候Windows已經出了SP3,我們連個SP1都沒打。

於是,那個年代我公司第一個工資超過我的就是網管,以確保我們用戶數據的資訊安全。

2004年,公司全年電商業務佔了5%銷售額,95%是來自於線下,90%的淨利潤來自於線下12個店,線上隻佔10%。

那是我創業第一次遇到的一個大的抉擇,年底把38個兄弟召集起來,召開了員工會議,大家整整吵了一天。

本來我想說服大家做線上,因為資源有限,不可能線上線下同時做好,結果大部分同事說要做線下,因為線下很賺錢,還可以不斷發展。

但到最後,我還是堅持要把線下的店全關掉,那也是我的團隊第一次發生動蕩,6年內沒有一個人離職,但那時候前前後後有十幾個兄弟走了,因為他們覺得沒有希望,覺得老闆瘋了。

線下連鎖店這麽好都不做,做什麽線上?

人們對未知的東西本能都是充滿恐懼,但是堅持做下來,證明整個京東發展得非常好。

六、如果隻做一個垂直品類,

永遠只能是一個小公司

2007年,是我做電商之後的第二次大的抉擇,決定擴充品類。之前我們隻做電子產品,現在要從一個只賣IT、數位的垂直平台做到全品類。

但投資人非常反對。她說你就做成中國的NewEgg就行了,說你市值能值10個億。

但是我說如果只是做一個垂直品類的話,那麽我永遠是一個小公司,我不願意停止,所以一定要擴充大的品類,將來可以做成100億美金市值的公司。

當然我們投資人根本就不信,後來我說我就嘗試,如果數字不好隨時可以停。最後品類擴充,數字非常好,慢慢投資人同意了。

品類擴充與否,注定了京東是一個IT、數位垂直類的小電商公司,還是一個超級大的平台,這是決定一個公司兩個完全不同的走向,2007年的時候我們決定一定要做全品類的超級大平台。

七、一個行業太亂、太糟糕,

那就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到2007年底,我們又發生第三次大的抉擇,就是自建物流。

因為2007年底,我發現全年72%的投訴都來自於物流,我們賣的產品太高值了,被偷竊掉包的風險也大,所以說我一定要做物流。

那個年代整個中國的物流行業效率低下,成本高、服務意識差。既然中國快遞行業、物流行業沒有一個像樣的公司,對於我來講就是一個機會。

我做生意有個原則:

如果行業很完美,幾乎看不出來這個行業還有什麽問題,京東是從來不碰的,因為意味著對你來說幾乎沒有機會。

如果你發現一個行業太亂、太糟糕,簡直可怕,那就是巨大的機會,一定要進去。

因為你的商業模式只要能夠解決問題,就一定能夠獲得成功的機會,這是我的思維觀念。

所以當時決定做物流,投資人又不看好,幾乎所有的投資人都反對。

最後跟他們做了對賭,我說這個決策是我做出來的,如果將來虧了錢,我拿我的股份補償給你們,如果賺了之後,大家按照股份比例,享受公司的利益。

劉強東和牛津大學的同學們合影

今天在座很多中國的學生,大家在來英國之前應該在京東上買過東西,應該知道京東物流有多好;大家在英國也會在亞馬遜上買東西,有的人也是亞馬遜的Prime會員,199美元,買了之後,然後兩天快速交付。

在中國,京東今天90%的包裹,都是從客戶下訂單到收到貨24小時之內送貨,包括新疆、西藏,以及中國的村莊。

全國57%的訂單是在12個小時之內送達,從你下訂單到收到貨在6個小時之內完成,不僅是大城市,還有小城市、農村。

今天京東物流不僅帶來優質的用戶體驗,最主要的是創造了全球零售行業最低成本,只有美國的Costco的商業模式能夠跟京東的零售模式相媲美。

今天京東在中國大陸已管理了超過515個大型物流中心,我們的庫存周轉天數大概只有34天。這些在零售行業也是創造了一個奇跡。

在座的同學如果學過供應鏈應該知道,一般傳統零售企業、連鎖店大概15萬種SKU,平均庫存周轉是30-50天,中國的連鎖零售商更加差,有的是在60-70天,而我們只有34天。

這就是我們自建物流帶來的好處,用戶體驗、成本和效率都得到了,這也是為什麽去年京東物流會獨立。

我們希望京東物流一定要成為我們國家做出貢獻,未來一定要成為全球化的供應鏈基礎設施,不能只服務於京東,要服務於整個社會。

給大家總結一下:

我永遠不知道怎麽去成功,我也永遠沒法教你們如何成功。

但我可以告訴各位同學,如果你真心想成功,不用恐懼、不用迷茫,你只需要每天能夠保持一直向前,一直向上,永不停止,那麽你的夢想終究能夠實現。

謝謝大家!

互動環節

賽德商學院彼得·圖法諾院長

您在最初的飯店創業可以說並不十分成功,是什麽驅動您,讓您克服了創業路線上的種種困難?

我們一直說企業家要有堅持不懈的創業精神,您的創業動力是什麽?

劉強東

作為一名創業者、企業家,對我來說最感興趣的事情是,希望嘗試能夠創造某種商業模式,解決我想解決的社會問題,這是我們的商業邏輯。

比如說我們的電商業務,能把整個零售行業的成本降低50%,把它的運營效率提高到70%以上,用戶體驗不管線上線下都達到最佳狀態,但這只是一個商業。

對我來講,做零售,最主要的是在中國能夠解決什麽問題。

在中國有一個上千年沒有解決的物流導致價格差距,就是越富裕的地方,大家購物越方便越便宜;

越貧窮、越落後、越偏遠的地方,買東西的價格越貴,而且很難買到好的東西。

越富裕的地區,周圍的農產品,農民很容易賣到城裡去,越偏遠、越貧窮的地區,比如說四川的深山老林很多好的農產品,根本賣不到北京、上海去。

所以對於我來講,建物流,做零售,不僅僅是常規上的商業上的成功,最主要的是還能夠消除我們國家千年存在的價格不公,導致區域發展不平衡,導致越富的地方越富,貧困差距拉的越來越大。

這是我非常非常感興趣的:

比如說還有食品安全問題,我一直想建立一套商業模式,怎麽去解決食品安全;

還要幫助這些農民,比如京東在中國已經成功打造四個扶貧品牌;

這些品牌只是圍繞扶貧的,比如說我們的“跑步雞”、“游水鴨”、“飛翔鴿”,還有“村長劉”的品牌。

我們按照國家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給每個貧困戶發100-200個雞苗,而且京東金融免費給他貸款。也就是這些貧困戶不用花錢就可以拿到雞苗,要求他們不喂任何飼料。

他們有大量的土地,讓雞去找蟲子吃,每隻雞腳上戴一個計步器,這雞每走一步就計一步,我們每隻雞走6-8個月,大概能走到100萬步。

當一隻雞走到100萬步的時候,我們按隻回購,不按照重量。

平時農民養一隻土雞拿到當地的鎮上大概只能賣30-40塊錢,但是京東是120塊錢一隻回購,然後在我們平台上賣159塊錢,因為京東還有成本,要建立商業模式,不能虧錢,虧錢還不如捐贈。

而我希望公司在不虧錢的情況下能夠建立一個正向的商業循環,所以我們去年光一個“跑步雞”項目,在中國就幫助了大量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了脫貧。

你會突然發現創立一個公司,你做的事情不僅僅是能夠得到個人的成就感,能夠得到你的財富,最重要的是你發現你的生意能夠幫助無數人。

還有比錢、比你的成功更重要的就是你能幫助無數人,內在的這種成就感是遠遠超出金錢,超過媒體給你的讚譽和榮譽,能讓你睡的更加踏實,能讓你真心覺得自己一輩子的人生特別有意義、有價值。

這就是不斷激勵我去創新,去創造很多新的商業模式的一個很重要的動力源泉。

圖法諾院長

最近幾年劉總在人工智能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包括在劍橋建立了一座實驗室,為什麽您會對人工智能的發展如此感興趣?

劉強東

目前有兩件事情對於京東很重要:

①一件事情就是以物流為載體的供應鏈服務,這個我們花了十幾年在中國成功了,兩年前去了東南亞,接下來會去美國、歐洲。

我會再花10年的時間做成一個覆蓋全球的龐大的物流體系,這樣才能夠為全球的供應鏈提供服務。

②第二件事情我想做的是技術,這對京東來講至關重要。

今天我們的用戶體驗很好,送貨速度很快,其實如果背後沒有技術的支撐,光靠人是做不到的。

京東整個集團現在已經超過2萬名研發人員,我們每年巨額的研發投資,人工智能做到什麽程度?

今天我們在庫房管理的幾百萬種SKU裡面,57%的SKU全部是人工智能管理的。

到今年年底我們的目標是達到94-95%,也就意味著94-95%的採購,什麽時候採購,以什麽價格採購,採購過來以後放在哪些物流中心,物流中心庫間還有調撥,有些貨還有滯銷,還要及時退回去,包括產品的定價、售後服務全部由人工智能來管理。

我們今天60%以上的在線客服都是人工智能,大家感受不到,你以為在跟我們的一個客服人員對話,其實你是在跟一個機器人對話,這是我們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

除此之外,我們還有硬體的布局,去年京東已經在上海建立了全球第一個B2C全無人倉庫,一個龐大的庫房裡面全部是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在操作。

我相信今天在座的很多老師和學生會說無人庫房見過很多,全自動化的歐洲有很多,德國有很多。

但我可以告訴大家,過去你們見到的所有的全自動化庫房,百分之百都是To B的,大部分都是一個周轉箱或者一個托盤作為整單的。

而京東是B2C的物流中心,要從一個龐大的庫房裡,有幾百萬種商品裡面揀出來一件物品,全部要用人工智能,這個技術難度非常大,但我們已經做成,並第一個上線。

無人配送站方面,我們在西安已經做成了全球第一個無人配送站,配送機器人在北京多所高校裡面用京東的機器人送貨。

我們還有無人機技術,京東的無人機現在已經實現每天幾百架無人機在投入常態化運營了,已經不再是實驗室產品,而是每天有幾百架在做。

所有的這些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的技術幹什麽?

我希望要把我們的用戶體驗做極致的提升,把我們的成本再度降低,把我們的零售成本,綜合費用率降到7%以內,物流成本降到3%以內。

如果做到這一點,那麽京東零售業務將會創造全球零售行業最低的成本,最高的運營效率。

像這些其實多多少少都要有技術才能不斷地做成,做成了有什麽好處?是幫助社會降低大量的成本,減少社會的浪費,提高我們品牌商的利潤。

大家知道中國有龐大的製造業,老闆很辛苦,工人也非常辛苦,大家每天拚命地乾活,結果都沒有利潤,很重要的是因為我們中國的社會化物流成本太高,把大量的實體經濟、製造業的利潤全部吞噬掉了。

而我建立這套系統,希望能夠幫助這些實體制造企業,幫助他們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利潤。

去年的社會商品零售總額是36兆,而我們國家的社會化物流成本佔GDP比值14.6%,英國大概只有6-7%,日本只有5%,京東未來終極目標是要做到3%。

如果能做到3%,也就意味著幫助中國的行業提升3萬多億的淨利潤,有了這麽龐大的淨利潤之後,企業就需要人才,就會來請你們,會不斷加薪,消費者就有更多的能力去消費更好的產品,我們的零售商,整個國家的經濟和商業就在正向循環。

這就是我們投資技術很重要的原因。

圖法諾院長

京東的運營包括零售、物流和金融三個板塊,您也對FinTech領域投入了大量資金,能否介紹一下京東在互聯網金融方面的發展是怎樣考慮的?

劉強東

我們內部討論了一年多,我們到底能夠創造什麽價值?我們跟銀行相比能有什麽優勢?最後發現因為我們是零售平台,我們有龐大的物流體系,我們有數據,又對每一個產品的生命周期有判斷,它能不能賺錢,消費者喜不喜歡,這些數據我們都有。

所以我們做了一個金融科技公司,背後其實跟銀行合作,資金還是來自於銀行,但是我們把產品、服務、用戶體驗做到極致。

我們貸款是按日收利息,大家知道去銀行貸款,你要土地質押、房產質押,一貸三個月,但是你貸完的錢在三個月之內並不是每天都使用的,可能三個月的貸款隻用了10天,另外兩個月趴在账上沒有用,結果你還要付銀行利息。

但京東不一樣,你用一天給一天的錢,周一貸的周五還回來,你還可以設定,向京東要求保證账上的安全運營資金比如說100萬,你超過100萬,我們自動扣掉,你不用付利息,不到100萬,自動給你貸款,保證你账上有足夠安全的運營資金。

這樣一來就解決了過去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這其實都是技術,用全新的商業模式,做一些跟銀行不同的內容。

這些產品能值多少錢,能賺多少錢,銀行不知道,它沒有這些數據,沒有這個物流體系。

這樣一來就把我們的貸款全部流向了大量的中小製造企業,還有農民的手中,這就解決了我們過去的痛點,也是能夠為這個行業,為很多中小企業創造巨大的價值。

圖法諾院長

這裡有幾位同學想問劉總同一個問題:您是怎樣做到事業、生活和家庭之間的平衡?

劉強東

公司是用來管理的,家是用來愛的。

所以對我來講,我從來不認為它是衝突、矛盾的,是完全不同的。對於一個人來講,一輩子能讓你覺得生活最幸福的,無非就是你事業上取得成功,家庭也非常圓滿。

圖法諾院長

您對優秀員工的定義是什麽?您個人最喜歡哪種類型的員工?

劉強東

價值觀,在京東有一句話,價值觀比能力重要。

什麽是價值觀?就是你對你自己、對他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這對京東來講是最重要的。

我們每年全員360度考核,我們通過能力價值觀體系把員工分為幾類,有鋼,有金子,有鐵,還有鐵鏽京東價值觀就是三條——隻做第一、客戶為先和正道成功

如果員工的價值觀不符合這三條的話,我們立即把他“砸掉”,我們內部叫掄起大錘砸鐵鏽。這在京東叫“鐵鏽”,就是你業績很好,你價值觀根本不對,就是鐵鏽。

我們最看重三個能力:

第一個能力是自我學習能力,特別是管理者,沒有自我學習能力很可怕;

第二個就是你的激情,對於我來講,我認為人一輩子活的有激情最好,你對生活的熱愛,你對明天充滿憧憬,所以你才有源源不斷的動力,你不會覺得累,你不願意停止下來;

最後一個就是你為人誠信,很Nice,一定要是比較Nice的人,我們不喜歡那種不好的人。

圖法諾院長

您覺得中國一些創業公司的特點和國外的創業公司有什麽不同的地方?

劉強東

第一點,中國市場龐大,機會很多。在中國創業,你要思考如何跑的更快、更穩。

我們有無數的場景,有無數的消費者,任何一個產品,你只要能滿足一個群體,哪怕是1%的群體,能夠滿足中國人的1%就是1000多萬,在歐洲就相當於一個小國的人口。

第二點,就是市場這麽大的情況下,你可以放心大膽不斷地去創新,只要你好的產品、好的服務,哪怕是1%,也有上千萬的消費者買,這就是機會。

第三點,你如何做到既有好的服務,還要把成本降到很低。

圖法諾院長

京東與競爭對手相比有著哪些優勢和劣勢?

劉強東

每個人都是獨有的,都是特別的,一家公司也同樣如此。2003年在網上賣東西候,我還不知道亞馬遜,當我們做“當日達”,自建物流,而且倉配一體化時,亞馬遜還沒做。

京東從第一天開始,我們只是抱著非常樸素的商業理念或者是一個商業的信仰,就是只要有問題,我如果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就可以取得成功。

所以我們十幾年以來不斷在無數的地方大量地創新,在中國市場脫穎而出。

2004年京東正式做電商時,比主要的競爭對手晚了7年,人家2001年已經拿到10億美金的投資了,而我們那個時候只有38個兄弟,沒有什麽錢。

我們一直要做一個獨特的京東,所以才會在競爭當中脫穎而出,成就我們今天的市場地位。

圖法諾院長

之前您提到了“Boundaryless Retail”,能否請您詳細解釋一下?

劉強東

對,這是我們去年提出來的,我們叫“無界零售”,我們認為未來零售三個核心要素:

第一個是人,人就是消費者,大家知道現在不僅僅是歐洲、美國,特別是中國,消費者是變化非常快,越來越個性化,對品質的要求越來越嚴,所以消費者在變化。

第二個是貨,貨物在變化,過去我們中國人因為沒有錢,大家買個桌子買個沙發,只要能使用就買回家了,不在乎品質,也不講究品牌。

但現在不是,現在要有品質,要有品牌,還要有設計,放在家裡還像個藝術品,所以他對品牌、設計、品質、品質、功能,各個方面要求都在快速變化。

第三個是場景,這是最大的變化,我們前10年做電商,業務幾乎百分之百都來自於PC,叫PC時代,幾年之後進入移動時代,今天京東85%的銷售來自於手機和Pad移動端。

但大家再想想,未來購物的場景,5年前京東提了一個概念叫“NSNG”,No smart no goods,如果一個商品不帶智能的話,就不能稱之為商品,也就是所有商品未來都是智能化,百分之百,萬物皆智能。

在智能時代,人們的購物可能在PC,可能在手機上,可能在iPad上,可能在智能電視機上。冰箱、智能音箱,甚至汽車都可以是一種購物的界面。

未來汽車一定會變成全部是自動駕駛的,可能你坐在車裡面唯一乾的事情就是娛樂、買東西。

線下便利店、商超、city mall,有各種各樣的業態,所以未來購物場景成千上萬。

可是這麽一種變化,大家想想對品牌商來講是一個噩夢,你如果做一個品牌,你要面對一萬個不同的購物場景,你如何管理你的庫存,如何用CRM管理你的客戶,如何定價,如何提供履約服務。

這些對品牌來講都會變得非常複雜,京東的“無界零售”核心說白了是用我們的技術,我們的物流體系,去為品牌商打造一個無界零售,全部是一盤貨、一個價格、一個品質,可以滿足成千上萬的各種場景,還有消費者無處不在的購物需求。

我們有一句話,希望將來有一天消費者抬頭就能看到京東,比如京東在中國已經開了很多家便利店,還有7Fresh,以及各種各樣線下業態。

所以我們希望大家只要一抬頭都能看到京東一個店;低頭一定能看到京東,你的手機有京東APP。

圖法諾院長

最後一個問題,如果您能回到從前,和還在上大學的自己對話,您會對那個時候的自己說什麽?

劉強東

我是1996年畢業的,就在那一年,我們的賽德商學院也建立了,如果我能夠Go back young的話,我應該在1996年來到這裡上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