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日話題丨“100股也配參加股東大會”:中國股民怎被懟這麽慘

特約作者 | 陸鵬

“你們散戶”,“今天有好多股東,只有100股,也來參加股東大會,不知是何居心”……最近,邁瑞醫療董事會秘書李文楣在股東大會出言譏諷散戶,將自己公司推進輿論漩渦。看到事態嚴重,涉事董秘趕緊致歉信試圖挽回印象。

但散戶可沒這麽好糊弄,李文楣年薪400萬、並非“資本市場新兵”等情況不斷被人挖出。輿論持續發酵。

100股就能參加股東大會,邁瑞醫療今日的成功也離不開散戶

對於股東行使權利,《公司法》有明文規定。股東投票權或許受持股數量多少的影響,但不管持股多少,股東都有參加股東大會,與管理層交流甚至質疑的權利,這項權利受法律保護。

至於為何有人隻買100股,也不勞董秘操心。也許有的人對上市公司不了解,先買100股獲得一個門票,希望在會上與上市公司管理層交流,從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公司,以作為下一步是否投資該公司的參考依據。

有的公司比較“封閉”,股東會限制媒體報導,有些記者便買入100股股票,以股東身份進入會場進行提問。

證監會管理下的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通常也持有各家A股上市公司100股股票,以便服務廣大中小投資者,維護股東權益。

其實,邁瑞在A股市場上能有今天,也離不開包括很多小股東在內的A股股東的支持,2016年,這家公司從美國退市時市值僅213億,18倍市盈率,如今市值高達1700億,市盈率47倍。如此成就,與A股市場上大中小股東的熱情參與是分不開的。

筆者也參加過一些公司的股東大會,有些上市公司相當開放,如果不參加投票連持股證明都不會檢查,也不需作任何登記,就可徑直領取會議資料,在會場上照樣可以提各種問題。也就是說,哪怕你不是股東,也可以參加股東會。

對上市公司來說,股東大會上一般不會涉及到什麽秘密信息,只要場地允許,完全可以堂堂正正地對所有感興趣的人開放,將股東大會變成展示公司的窗口。

世界上有的股東大會,甚至開成了嘉年華。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每年的股東大會即是如此。今年哈撒韋股東會共有5萬股東參加,88歲的巴菲特和95歲的芒格不辭勞苦,在股東會上與投資者進行三四個小時的交流。

哈撒韋的股價高達30.6萬美元一股,很多人就是為了參加股東會才買入1股,也從來沒見巴菲特質問這些人“是何居心”。

漠視小股東,是不少上市公司的通病

有人說,邁瑞股東大會上出現的情況,反映了公司在投資者關係(IR)處理上的漏洞和短板,做好IR工作是上市公司高管的必修課。

這麽說沒錯,但問題不僅止於此。因為上市公司IR工作有各種官方培訓,董秘也不是想當就當,必須通過考試取得交易所頒發的資格證。平等尊重所有股東,是從事董秘工作的基本常識。一個人連其工作中準則ABC都忘了,這可能嗎?

筆者覺得這種對小股東的怠慢行為,背後體現的是一種深層的心理,也是不少上市公司的通病。

從淺層看,那些持股100股的股東人數多,他們一盤散沙,公司與其溝通的成本比較高一些,再加上有些公司覺得這些“散戶”以炒作心態買股的,公司“用不著”他們。

不同類型股東對公司影響不同,這個無法否認,大股東可能為公司提供一些經營資源,但散戶的買賣也為市場注入了寶貴的流動性。一個沒有流動性的市場才是最可怕的。

從深層看,很多上市公司其實就是把股東特別是小股東視作交易對手,說得難聽點,視作“韭菜”。有再融資需求或想要減持時,加以利用;當不需要他們的時候,根本不會考慮他們的利益。

如果一個紳士某天做出對別人不禮貌的魯莽行為,他絕對不是不懂要尊重他人的簡單道理,而很可能是其內心某種情緒的流露。對企業來說也是如此,在常識上栽倒絕對不是他不懂這個常識,而是反映了這家企業缺乏尊重和敬畏股東的文化。

尊重股東有三個層次,投資者要擦亮眼睛

有學者研究發現,凡是股東利益至上的公司,長期回報高於那些漠視股東利益的公司。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尊重股東、敬畏股東,應該是一種本能。對待股東的態度,其實也有幾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最糟糕的。在公司經營中,不僅不尊重中小股東,還侵犯他們的利益。在股東會等程序式的事務上,漠視股東存在,貶低股東人格。

此外,財務造假、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不斷向中小股東要錢卻從不回報股東等欺騙中小股東的公司,在A股市場上不算少。

第二個層次,尊重股東在形式和實質隻做到一個。一種是形式上尊重股東,但公司在經營上不為股東創造價值,這種公司表面上做事都合乎程序,但管理層並不以股東利益為最高利益,要麽缺乏上進心,要麽把心思都用在為大股東及管理層自己謀利益,他們對中小股東表面恭恭敬敬,但從未把中小股東的利益放在心裡。

另一種就是形式上做得不好,但為股東創造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如格力電器的董明珠曾在股東會上“痛斥”股東:“你們看看上市公司,有哪幾個這樣給你們分紅的?”“我五年不給你們分紅,你們又能把我怎麽樣?”。

這番言論讓投資者目瞪口呆,但董明珠作為“霸道總裁”經營上實打實,帶領公司不斷地創造價值,最終股東也獲得了巨大回報。面對這種人,股東失去了面子,但收獲了裡子,很多人也能接受。

第三個層次,就是既創造了利潤,回報了股東,又和投資者形成了良好的關係,讓大大小小的股東們享受到了做股東的樂趣。這種把形式與實質做到完美結合的公司,實在不多,在市場上屬稀有珍品。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算一個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