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做好這些預防,肝硬化患者照樣帶病延年!

很多肝病發展到一定程度都會出現肝硬化,所以肝硬化就成為各種慢性肝病的最終歸宿,被肝病醫生稱作「終末期肝病」。因此,一旦被告知已經到肝硬化階段,很多患者會十分恐懼,以為這就預示著生命的終結。

其實,早期肝硬化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怕,只要在積極針對病因治療的同時,採取正確措施來防治肝硬化的常見併發症,完全可以長期帶病生存,甚至不會太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

1、腹水的防治

腹水是肝硬化病人最常見,也是最早出現的併發症。出現腹水後患者大都會感到肚子發脹,腳踝部位水腫,體重會有明顯上升。腹部超音波檢查會發現液性暗區。

根據腹水的程度不同,醫生會選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治療。利尿劑是早期肝硬化患者第一次出現腹水後的常用治療藥物。不過是葯三分毒,對這些藥物要謹慎使用,因為這些藥物會對人體血液中的鉀、鈉、氯等電解質離子的濃度造成不同影響。如果使用不當,可能會造成人體內環境紊亂,嚴重者會出現心搏驟停。因此,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並按照醫生要求定期檢測電解質情況。

生活中為了預防腹水出現,確診肝硬化的病人應該注意低鹽飲食。按照每人每天不超過6克的標準,用定量鹽杓來測定飲食中食鹽用量。建議使用每杓2克的鹽杓,以便於每日三餐均勻分配食鹽用量。

2、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

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病人出現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也是肝硬化最為兇險的併發症,一旦得不到及時搶救,就會導致病人死亡。

進食硬質食物劃傷曲張靜脈是出血的常見誘因,因此日常生活中肝硬化病人應該進食易消化、富營養及少渣滓的食物,食物烹調得細軟些,多吃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

另外,肝硬化患者應該每年複查一次胃鏡,來監測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的嚴重程度。如果發現有嚴重出血風險,可以做相應的預防性治療,以免意外出現大出血時措手不及。

3、肝性腦病的防治

肝性腦病,俗稱肝昏迷,是由嚴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謝紊亂為基礎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的綜合病徵,其主要臨床表現是意識障礙、行為失常和昏迷。

慢性肝性腦病起病隱匿,起初常不易發現,易被誤診和漏診。因此,同肝硬化病人一起生活的家屬,應該學會識別早期肝性腦病的表現,可通過如下變化來判斷:

①性格改變

性格發生變化是肝昏迷最早出現的癥狀,主要表現為:原屬外向型性格者表現為抑鬱;而原屬內向型性格者表現為欣快多語。

②行為改變

肝昏迷患者的行為改變也比較常見,最初可能僅限於一些「不拘小節」的行為,如亂寫亂畫、亂灑水、亂吐痰、亂扔紙屑、亂摸亂尋、隨意亂拖亂放房間內的桌椅等毫無意義的動作。有的甚至衣冠不整,隨地便溺。

③睡眠習慣改變

肝昏迷患者的睡眠習慣也會發生改變,常表現為睡眠倒錯,也就是白天睡覺,晚上興奮。這其實就是俗語說的「陰陽顛倒」。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病人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製處於紊亂狀態,常預示肝性腦病即將來臨。

腸道內氨的吸收是誘發肝性腦病的最主要原因。對於曾經出現過肝性腦病的肝硬化病人,務必保持每日大便1-2次。如果大便過於乾燥甚至便秘,醫生會建議病人口服乳果糖來治療,其是防治肝性腦病的首選藥物。

積極的治療,避免這些併發症的出現、減少併發症,可以延緩患者的生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如果出現併發症,有可能導致患者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平時要合理安排作息的時間,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防止出現便秘,這樣才可以減少有害物質的產生,按照醫生的囑咐來服用藥物,按時按量服藥,定期去醫院做隨訪。

如想諮詢更多肝病診療防治、肝臟養護信息,想要得到幫助或有好的分享和建議歡迎留言交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