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腫瘤就是癌症?一起來正確認識腫瘤!



近些年很多名人患病的新聞讓「腫瘤」可怕的形象深入人心,人民群眾對「腫瘤」二字聞風喪膽且避之不及。其實這裡面有很多對腫瘤的誤解,今天就和大家澄清一下。



1.腫瘤和癌症是一回事?


No、No、No,「腫瘤君」和「癌症君」可不能劃等號哦~!腫瘤家族分兩大陣營——「良性腫瘤」「惡性腫瘤」大家常說的「癌症」其實是指惡性腫瘤。

良性腫瘤還算本分,大多數不會惡變,很少複發,生長緩慢,對機體影響較小。當然,有一些良性腫瘤是可以和你和平共處一輩子的,但有一些還是有較高的惡變率,不是說良性腫瘤就能完全放任不管。

而「惡性腫瘤」家族就有很多厲害角色了,它們有無限制向外周擴張地盤、浸潤到正常組織內、轉移到身體其他器官等等惡習,對身體的危害程度相當大!

所以,當檢查出腫瘤先別亂陣腳,弄清楚是良性還是惡性的,再做進一步打算。



2.得癌症就是運氣不好,沒法防?


癌症的發生是由於某些未知因素(目前醫學對大多數癌症的病因並不明確)刺激,導致個別原本正常的細胞發生基因突變,黑化成了「癌細胞」而造成的。

幸運的是人體有一種防禦機制叫——「免疫系統」,正常情況下它會及時派兵剿滅這個不法分子,阻止事態進一步惡化。但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不法分子會趁機鑽空子興風作浪。

所以,預防癌症的最好方法就是——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記住5點:戒煙控酒、飲食均衡、鍛煉身體、心態平和、定期體檢。因為很多癌症有一定的家族遺傳性,如果家族中有直系親屬患過某種癌症,你可以定期進行相關癌症的篩查,可以早發現早治療。



3.常規體檢就能及時發現癌症?


體檢有很多種,檢查項目也不同,最終能查出來的病也就不同。

常規體檢不外乎包括:量血壓,查查心、肝、肺功能,血糖,血脂,做個心電圖、彩超,拍個X光片等等,這種體檢能發現一些常見的慢性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疾病。雖然常規體檢有時也會意外發現腫瘤,但絕不能說用來篩查癌症。

癌症有很多種,每種癌症的篩查項目也不同。明智的選擇是先弄清楚自己可能屬於哪種癌症的「高危人群」,如家族中有患乳腺癌的就重點篩查乳腺癌,長期吸煙、長期接觸有毒有害氣體的人就重點篩查肺癌等等。

有針對性地篩查癌症,不但守護了健康,也節省了人力和財力。


4.吃某些食物可以防癌?


經常聽人說吃綠花椰菜、大蒜、番茄等等食物可以防癌,這都是片面的說法,隻吃這些東西可達不到防癌的目的,真正的科學的飲食還是「營養均衡」。

大家記住「兩高一低」原則——高維生素、高纖維素、低脂肪。

維生素主要來自新鮮的果蔬,纖維素存在於果蔬和粗糧中,控制脂肪需少吃豬、牛、羊等紅肉,用雞、魚等白肉替代。

在上述基礎上,還要盡量保證飲食多樣化,最簡單的方法是數顏色,一天吃3種至5種顏色的食物是最好的。


5.是癌症就不能治癒?


雖然惡性腫瘤家族種的厲害角色很多,但隨著醫學的進步,和人們對健康意識的增強。大多數癌症早期被發現都是可以治癒的,甚至部分晚期癌症也可治癒,比如晚期淋巴瘤和睾丸癌的治療效果就不錯。

而且醫學對治癒的標準可能和多數人想的不一樣。醫學上認為——惡性腫瘤患者經治療後,5年內不複發就等同於痊癒。因為如果惡性腫瘤細胞沒有被消滅乾淨,經過5年的時間,應該可以發展出新的癌細胞組織。所以5年後沒有再發現新的癌細胞,就可認為患者痊癒了。




6.酸性體質易患癌?


近年來「酸鹼性體質」的各種說法被廣泛傳播,大力吹捧「鹼性體質」有益健康,「酸性體質」會得癌。

科學家都說並無酸鹼性體質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首先,人體中有多種液體,包括細胞內液、細胞外液、組織液、血液、淋巴液、消化系統分泌的各種消化液以及汗液、尿液等,這些液體各種各的酸鹼度,所以如何鑒定「酸鹼性體質」呢?





7.斷食可殺死癌細胞?

有些患者病急亂投醫,想要通過斷食的方式「餓死」癌細胞,隻喝水、吃少量果蔬,結果自己卻被餓的七葷八素。有的斷食的癌症患者一周體重可減少10公斤,出現嚴重的營養不良,免疫力也會隨之下降,反而讓癌細胞更囂張的活下去。


科學地認識腫瘤才能科學地去防範,希望關於腫瘤的這篇科普文能讓大家正確地認識腫瘤。有時,可怕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對無知的恐懼。



·感謝您的閱讀·

蚌埠康橋醫院

全新服務 全新體驗

在線顧問|預約掛號|最新醫訊|惠民政策


搜索添加公眾號kqzhyy並關注獲取更多內容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關於 腫瘤 的健康資訊:

TAG:腫瘤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