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眼皮跳十多年,中藥吃了一籮筐為啥還是跳不停?

面肌痙攣也稱面肌抽搐或偏側面肌痙攣症,是一側面神經受外因干擾而產生的系列功能紊亂的癥狀表現,患者多是40歲以上的中老人,男女比例為2:3,多發生在一側,雙側發病者很少,約佔4%。發病一般先從一側眼皮跳開始,後逐漸加重擴展至面部、口角,嚴重者可累及同側頸部。由於病因病理不明,古代長期認為不治之症,直到上世紀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才逐漸揭示並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該病一般不疼痛,也不會危及生命,但長期抽搐不治療不僅影響容貌,影響社交活動,嚴重者還可能造成神經損傷引發系列併發症。


近日,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神經外科中心陳國強教授應用顯微血管減壓術為一位來自山西的面肌痙攣患者郎***成功治療,已康復出院。術後患者眼睛不跳了,能自然睜開,視力恢復正常,臉不跳了,能正常吃飯喝水,心裡非常高興。患者對手術療效很滿意,2018年9月9日在《感謝信》中說:「非常感謝航空總醫院神經外科中心主任陳國強教授及醫護人員為我治好了多年的眼跳臉跳的毛病,手術之後眼睛就不跳了,也能看清楚了。陳教授知識淵博、技術精湛、平易近人,醫生認真負責,護士熱情耐心。」


眼皮跳以為得了眼病,中藥吃了無數卻無效


患者郎***,女,51歲,山西人,服裝廠縫紉工。2008年春天,因有一批服裝訂單客商催得緊,每天加班2小時,平時工作都很緊張,加班更使人疲勞。尤其眼睛,幾天加班後感覺眼花,不久偶爾「眼皮跳」,開始只是眼皮跳,休息一會又好了。當時以為是眼睛疲勞,也沒在意,隨後的幾個月中,眼皮跳逐漸加重,發病也越來越頻繁,跳的厲害了就閉上眼睛休息一會,不跳了繼續接著乾活。這樣過了大約半年,後來一打開縫紉機不一會眼就開始開始跳,範圍也逐漸擴大,由起初的右眼角到下眼瞼,一年後蔓延到整個右眼周圍的肌肉,這時已經影響了工作,想請假去看病,因趕工期一直不準請假,堅持到一批貨做完,終於可以休息了,去醫院看病,掛號處給掛的眼科醫生的號,估計小縣城當時知道這種病的醫生不多,醫生沒檢查出病因,沒確診究竟什麼病,給開了些葯和滴眼的眼藥水就回去了,服藥休息了幾天眼睛就不怎麼跳了,上班後不久又出現跳,大約三個月後因沒訂單服裝廠停產,工人失業。


患者當時孩子上學,家裡老人腰腿疼要常吃中藥,家庭經濟困難。失業後先去一家餐館做服務生,後來又去了一家服裝店做銷售員,雖然有點眼跳的小毛病也顧不上治療。又過了一年,眼跳加重,整個右面頰部都出現抽動。臉有些變形,有時顧客正在看衣服,她眼跳臉也跟著跳,不停「擠眉弄眼」,而自己又無法控制,非常尷尬。這才感到自己的病不治不行,西醫看不好就去看中醫,在附近的一家中醫診所針灸沒見好,接著吃中草藥。山西曆代經商的多,開藥鋪的多,有名的民間中醫郎中也多。一個沒治好換另一個,這個方子不行就找偏方,本地看了又去外地,這樣折騰了幾年,可病始終沒徹底治好。天冷了發作,天熱了也發作,吹電風扇會發作,吃個冰棒也會跳一陣,生氣使發作,高興激動大笑也會發作,雖然只是跳抽,沒感到疼痛,也沒有其他身體不適。

2017年兒子大學畢業後到北京工作,一年後家裡經濟狀況有了好轉,母親已經五十多了,蒼老很多,2018年春節回家看到母親的病又發作,決定在北京找專家治療。經朋友介紹,才知道航空總醫院的陳國強教授專治頭面部功能神經疾病,而且是國內著名專家,網上查閱疾病及醫生的資料,並親自到醫院了解,看到了跟母親一樣癥狀病人手術治好了,心裡有了底。五一放假期間回到老家跟母親說,她的病可以治好,患者將信將疑,說:「很多年前醫生都說不清楚什麼病,吃了那麼多葯也沒好,這麼多年了還能治好嗎?」兒子再三勸說,終於答應等到女兒放暑假陪她去。由於事情耽擱,直到8月底女兒才陪著母親來到北京就醫。來之前兒子已經預約了陳國強教授8月27日的專家門診。陳國強教授經過檢查結合患者的癥狀表現確診面肌痙攣,病因為血管病變壓迫神經引起,建議手術治療,收入住院。完善各項必要檢查後,經過術前評估、製訂手術方案、術前準備,陳國強教授、王曉松主任等為患者行顯微血管減壓術。術後不久患者眼睛不跳了,臉也不跳了,面部基本恢復原形狀。心裡非常高興,說:「以前經常閉著眼睛,像瞎子一樣,看不清路,不敢出門,現在好了,非常感謝陳國強教授、王曉松主任及醫生護士,你們是我和家人的恩人!」


面肌痙攣中老年人多發因血管病變,年輕人發病應警惕腦部疾病


據陳國強教授介紹,原發性面肌痙攣發病原因多數是由於血管壓迫面神經導致,約佔99%,以上,目前已知可能引起血管異常或病變的危險因素有:高齡、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後顱窩容積小等。極少數面肌痙攣可繼發於顱內腫瘤、動脈瘤、動靜脈畸形、腦乾病變及骨性病變等,發病機率低於1%。

面肌痙攣多見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可能與人中年以後隨著人體機能的衰退,動脈硬化、高血壓等病變有關。女性多發可能跟女性更年期後內分泌的變化引起人體結構變化有關。近年來,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和不良生活習慣,有些人飲食偏大魚大肉、過量飲酒,加上過度疲勞、熬夜睡眠不足、壓力大、精神過度緊張等引起血管硬化等,一些年輕人也偶見發病。如30歲以下青年人發病,除了血管出現異常外,也可能腦小腦角、內聽道、膝狀神經節、中耳乳突或腮腺記憶體在著神經刺激性病變,如先天性膽脂瘤、血管瘤、聽神經瘤和蛛網膜囊腫等,應就醫檢查,如顱腦CT或MRI檢查,排除疾病,因為痙攣是病發的危險信號。

面肌痙攣發病後呈緩慢進展,逐漸加重,一般不會自愈,如不給予有效治療,部分病人晚期可能出現麻痹而抽搐停止。一些發作數年而不見痊癒的病人,應採取積極的治療措施,以防發生面肌麻痹。


面肌痙攣眼皮跳不停影響視力嗎?


正常情況下,人的眼睛一直在不停地眨,這樣就可以把淚液刷到角膜和結膜上,從而營養和保護眼球表面的結構,人並沒有什麼明顯感覺。但如果掌管眼瞼肌肉的神經受到了過度刺激,就會指揮著肌肉反覆收縮,讓眼皮連續活動,人會感覺眼皮在跳。大部分的眼皮跳都會轉瞬即逝,大多數的眼皮跳也確實不是什麼大毛病,只是眼睛疲勞或者過度緊張後的反應。但如果眼皮每天都要跳上很多次,而且越來越頻繁,持續幾個月還不好,那就要去醫院做檢查。如果持續三個月還再跳,很可能就是面肌痙攣的先兆。


健康人的神經和血管各司其職相安無事。但隨著人的生長、老化,血管也在慢慢發生變化。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好像也鬆懈變長了,慢慢變得彎曲。彎曲了的血管有時候會不小心碰到周圍的神經,隨著心跳每搏動一次,這根血管就對神經產生一次衝擊,天長日久之後,神經纖維之間的髓鞘就被磨損而缺失了,發生面神經信號傳導「短路」,局部神經的電信號傳導發生了改變,變得無規律、無節製,面肌就會隨著傳導信號做相應活動,出現了眼皮跳,甚至半張臉都在抽動。

大部分面肌痙攣患者初期癥狀就是眼皮跳,因長期的眼皮跳得不到有效控制,使得眼睛很難睜開看清,更無法看報紙、做針線活,有人擔心眼睛會出問題,去眼科就醫,檢查後發現眼睛沒病,也有的被誤診誤治。醫學研究顯示,面肌痙攣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面神經根部受血管壓迫所致。人的左右兩側的面肌分別受兩根面神經控制,而兩根神經很少會同時都被壓迫到,所以面肌痙攣往往是單側發病,比如早期的時候是一側眼皮跳,嚴重了之後不僅眼皮跳,同側的嘴角也會跟著抽動,甚至有人出現同側的耳鳴、下巴抽動,但很少出現兩邊都跳的情況。當面肌痙攣通過手術得到有效治療後,眼皮跳的癥狀很快消失,視力也恢復正常。


(東方紅星 文/李烈;資料來源:好大夫-陳國強網,百度文庫,配圖/網路,航空總醫院神經外科)


專家介紹


陳國強 主任醫師,教授。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副院長、神經外科中心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擅長: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舌咽-迷走神經痛及其它各種顱神經疾病;軟性-硬性神經內鏡治療各種腦室內疾病;顱內脊髓腫瘤等,手術超過2萬例。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