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底部思維為主流 高毅、朱雀等大牌私募開啟左側交易

  底部思維為主流 大牌私募開啟左側交易

  中國證券報

 

  “最近兩天主要在二級市場上配置了一些滬深300ETF指數基金,另外抄底了部分創業板指數的成份股。”在本周A股市場下跌之後,上海某中型私募基金投資總監嚴思(化名)向中國證券報記者介紹了他的做法。在嚴思看來,隨著近兩年陸股通北上資金大量湧入,A股納入MSCI指數並大步踏上國際舞台,A股估值水準會更加合理,以往歷史上曾經出現的非理性殺跌、“漲過頭跌過頭”的情況將更少出現。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端午小長假前後本輪A股市場的持續下挫,目前多數私募機構秉持“底部思維”,不少大牌私募基金在上證綜指2900點一線開啟左側交易。

  私募尋找個股機會

  在市場估值降至歷史低位、境外資金持續流入的背景下,私募機構投資策略較為積極。在“底部思維”成為主流的當下,不少私募在2900點一線大舉開啟左側交易,堅定看好優質個股的投資機會。

  上海富钜投資首席投資官唐弢表示,從一季報情況看,在剔除金融股後,上市公司平均利潤增速達23.53%,多數上市公司基本面處於較健康狀態。本輪下跌存在“泥沙俱下”的個股錯殺情況,一旦市場出現明顯見底標誌,就可能隨即展開一波中線級別的上漲行情。該私募看好大消費板塊的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等投資機會。

  高毅資產指出,歷史經驗表明,估值合理、基本面扎實的股票,往往能從類似近期市場擔憂導致的下跌中率先復甦,為投資者提供積極的長期回報。在過去幾年市場大幅波動的環境下,有一批優秀公司股價不斷創出新高。隨著市場調整,許多長期結構性的投資機會逐步顯現。

  朱雀投資表示,19日市場下跌之後,A股整體估值低於2016年熔斷後低點,不少行業估值甚至創造或接近歷史最低記錄。從歷史上看,在經濟社會總體穩定的背景下,類似的市場下跌往往會為長期投資者提供買入優質標的的良機。該私募“自下而上”的擇股指標顯示,指數已跌入較確定的絕對收益區域。朱雀投資維持對2018年“指數小年、結構大年”“震蕩格局”的基本判斷。在系統性風險得到充分釋放後,後續價值股和成長股都將存在結構性機會。

  源樂晟資產認為,所謂經濟出現“斷崖式下跌”的預期並不能成立。從具體投資層面來看,A股優質龍頭公司享受高溢價的特徵“不可逆”,“大水有大魚”的情況會繼續出現。儘管消息面等外部因素可能還會有所擾動,但估值低、現金流好、競爭力強、享受行業集中度上升的個股會走出“慢牛”。

  普遍看好基本面

  在A股市場整體估值支撐凸顯、部分市場特徵已明顯類似於歷史底部的背景下,私募機構對於經濟基本面、金融去杠杆的看法保持正面。

  朱雀投資表示,19日市場大跌之前,市場上存在一些壓製投資者情緒的因素。比如,臨近6月底資金面偏緊,新股發行帶來的流動性擔憂,資管新規、信用違約的交叉影響,對巨集觀經濟向下,信用緊縮的擔憂;市場前期持續走弱後投資者離場,產品止損的負反饋,信用資金成本的切實抬升,海外市場動蕩。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中國經濟基本面,以及A股市場基本面,依舊表現良好,相關因素不會成為導致A股持續走弱的原因。

  先看經濟基本面。當前,內需對經濟拉動不斷提升。監管層反覆強調高度警惕系統性風險,相關風險的有效化解有利於中國經濟轉型更新,實現高品質發展。同時,A股投資者對監管的邊際變化會有一個逐步適應與自學習的過程。隨著監管政策實施的協調性與有效性進一步提高,投資者的適應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高毅資產等私募機構指出,儘管當前可能面臨一定外需有所轉弱的風險,但中國擁有14億人口和世界上最大的內需市場,依靠內需中國就可以保持較平穩經濟增長。同時,以往產能過剩、庫存過高、杠杆過高,是加劇經濟波動的放大器。近年來我國逐步完成了去產能、去庫存,目前經濟保持了較高的產能利用率和較低的庫存水準。杠杆率降低之後,經濟將會進入一個更為健康的運行狀態之中,A股市場將蘊含更多投資機會。

  重陽投資聯席首席投資官陳心認為,今年以來銀行表外融資持續萎縮,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放緩,但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好於預期。1-5月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長6.9%,發電量累計同比增長8.5%,製造業PMI在3-5月逐月上升。鋼鐵、水泥、煤炭、有色金屬、化工等主要工業品價格處於相對高位,PPI保持較快增長。1-4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5%。這既顯示了中國經濟的強勁韌性,也表明隨著經濟結構調整,經濟增長對融資的依賴度大幅下降,經濟增長品質越來越高。在經濟基本面穩定的大背景下,A股市場在某些短期因素影響下走弱的同時,投資價值日益凸顯。

  多數私募機構表示,雖然年內經濟可能呈現前高後低走勢,但經濟大幅下滑的可能性很小。在經濟下行壓力逐步顯現的情況下,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政策可能會在精準調控框架下有針對性地放鬆,A股市場所處的基本面環境相對有利。

  區域特徵顯現

  端午小長假前後,A股市場走弱。20日滬綜指跌至2900點一線。21日滬深兩市整體震蕩企穩之後,A股市場暫時進入“3000點下方”的時間周期。面對本次A股調整,嚴思本著今年以來一直奉行的“主要股指預計持續區間震蕩”“不跌不買,不漲不賣”的投資思路,再度出重手大幅提升其所管理的產品倉位水準。

  進一步從當前主要股指和權重藍籌估值水準,以及市場弱勢個股數量等角度分析,市場經過一輪殺跌後,整體估值與主要股指點位大體降至底部區域的特徵逐步凸顯。

  財匯大數據終端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9日和20日收盤時,A股跌破淨資產個股數量分別為201只和200隻,分別佔兩市股票總量的5.70%和5.67%。從歷史橫向對比來看,這一比例水準相較於過去多年中的市場重要低點,已大體相當甚至明顯超出。具體來看,在2016年1月27日(滬綜指當日最低至2638點)、2014年5月21日(滬綜指當日最低至1991點)、2013年6月25日(滬綜指當日最低至1849點)等三個重要低點,兩市破淨個股比例分別為1.89%、5.88%和6.29%。而上述三個交易日,之後均成為了市場的重要階段性底部。

  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表示,根據歷史經驗,A股市場長期持續下跌回歸估值窪地時,會伴隨大量破淨資產、破定增價、破發行價個股出現,這往往是市場接近底部的標誌。當前,破淨板塊中個股主要集中於銀行、房地產、交通運輸等行業,其中銀行業破淨股數量高達16隻。從業績角度來看,破淨股數量居前的銀行板塊一季報業績表現亮眼,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市場情緒出現過度宣泄。

  進一步從當前A股市場的最新估值情況來看,截至20日,上證綜指、深證成指、中證100、滬深300、中小板指、創業板指等六大指數的最新市盈率水準(整體法),分別為13.15倍、22.02倍、11.44倍、12.33倍、27.83倍和37.99倍。整體來看,目前滬深兩市以及權重藍籌整體估值水準均顯著處於歷史低位。而中小創等板塊的整體估值泡沫也已得到大幅釋放。綜合考慮到上市公司業績成長性,A股市場主要股指普遍處於估值較低狀況。

  □本報記者 王輝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