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0-3歲寶寶輔食添加原則 輔食也要分月齡!

大家好,我是育兒師於倩,在和寶媽接觸的這段時間裡我發現,很多寶媽對寶寶輔食有很多研究,各式各樣的輔食菜單,變著花樣做給寶寶吃,但是,很多時候都是聽別人說寶寶該吃這個了,寶寶可以吃那個了,有時寶寶並不愛吃,有時吃了可能會讓寶寶起疹子,拉肚子,一切的原因都歸根於媽媽並沒有遵循寶寶輔食添加原則。研究發現,母乳餵養滿4-6個月間為小兒輔食添加的最佳時間!寶寶邁向吃大人食物的這個過程尤為重要,爸爸媽媽要合理地添加輔食,才能讓寶寶既能吸收營養又能合理適應!

為寶寶添加輔食的原則

每次隻添加一種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由單一到混合,循序漸進。

由單一到混合

開始添加第一種輔食時,可以再一天之內餵食兩次,連喂三天,在這三天之內要留心觀察,如果寶寶接受良好,那麼這種食物進食一周後就可以再添加另一種新食物了。

一旦寶寶出現異常反應,要停止餵食,等三到七天后再嘗試添加,如果同樣的問題再次出現,應考慮寶寶對此食物不耐受,需停止至少三個月,以免寶寶出現過敏等損傷。

由稀到稠

先從流質開始到半流質再到固體,如剛添加米粉時可沖調稀一些,使寶寶更容易吞咽。

量由少到多,質地由細到粗

開始的食物量可能只是一小杓,後面逐漸增多,讓寶寶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食物的質地開始時可以先做成泥狀,方便寶寶吞咽;當乳牙萌出之後,可以選擇一些相對粗一些和硬一點的食物,例如讓寶寶試食碎菜來訓練寶寶的咀嚼能力。

輔食最初建議從嬰兒營養米粉加起,等寶寶能夠接受米粉後,逐漸添加維生素和纖維素為主的菜泥、蛋白質為主的肉泥和蛋黃。

其實寶寶輔食的添加只是寶寶成長的一個重要項目之一,寶寶輔食要按照寶寶的月齡有原則的進行添加,寶寶的發育更是如此。

0-3歲是一個寶寶發育的關鍵時期,其實寶寶從出生開始,每個月齡都會有一個重點發育的關鍵點,聽見聲音、聞到氣味、辨別色彩、抬頭、翻身、爬行、抓握,大動作及精細動作發展,大腦發育都在按月齡逐步進行,粑粑麻麻們一定要抓住這個黃金髮育點,用科學的方法對寶寶進行有效引導,才能讓寶寶健康茁壯成長。

有時一萬句苦口婆心不如一個好方法,我將我從業育兒師這麼多年的經驗整理成了文檔形式的《0-3歲分月齡成長指南》對於寶寶成長路上的各種問題進行匯總,無論是餵養、發育、還是早教、性格培養、疾病護理都涵蓋其中,讓父母知道在什麼時間為寶寶做什麼事情才是正確的,添igf6635 我的微信,「性格養成3不要」、「習慣培養5須知」 培養好孩子的捷徑,都在這裡。免費發給你。

寶寶輔食種類也應該按原則添加

氣象炎熱或者寶寶生病時,應暫緩添加新品種

增加新的食品種類應在寶寶健康時進行,同時盡量安排在午餐前,即使寶寶遇到過敏等問題,白天也比較方便找醫生,同時也不太會影響晚上睡眠。

合理的飲食結構

寶寶的飲食結構在過渡到成人的飲食之前,伴隨著身體的發育,需要定期進行調整,以免出現營養不良。只要爸爸媽媽把握好以下幾項原則,在均衡飲食的基礎上豐富飲食即可,無需額外添加營養品。

4-6個月

以母乳或嬰兒配方粉為主食,逐漸嘗試添加輔食,輔食種類和數量要少,性狀要細。

7-12個月

以母乳或嬰兒配方粉為主食,添加輔食後不主動減少奶量;輔食中首先要考慮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 ——包括嬰兒營養米粉、稠粥或稠爛麵條,在此基礎上添加蔬菜、肉泥和(或)雞蛋黃。由於蔬菜、水果中含能量極少,所以碳水化合物食物是輔食中的「主食」,至少應佔每次餵養量的一半。輔食的性狀可逐漸由細變粗,種類逐漸增多,數量逐漸增加。

一歲內不建議添加的食物

1歲內的寶寶輔食中不加鹽,少糖,少油!

1歲內不吃鮮牛奶,蛋清,帶殼海鮮,大豆,花生等!

1歲內不能食用蜂蜜!

不建議吃乾果,一是乾果高過敏風險,二是容易嗆住引起窒息。如果寶寶大一些媽媽想要嘗試食用乾果一定要碾碎餵食,不要讓寶寶單獨吃以免出現危險!

12-24個月

此時寶寶的膳食應包括種類齊全的食物:米面等糧穀類食物100-125g,鮮牛奶不低於350ml或全脂奶粉40-50g,蛋、魚蝦類、瘦畜禽肉等100g,豆類20g,蔬菜和水果各150g,植物油20g。

24-36個月

米面等糧穀類食物125-150g,蛋、魚蝦類、瘦畜禽肉等100g,新鮮綠色、紅黃色蔬菜和水果各150-200g,植物油20-25g。

對於12-36個月的寶寶,每月選用豬肝75g,或雞肝50g,或羊肝25g做成肝泥,分次食用,達到膳食多樣化。

輔食添加順序

12-36個月食譜示例

寶寶輔食按原則添加,寶寶發育用科學方法,分月齡進行有效引導,才能讓寶寶健康茁壯成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