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風味記憶|奶奶家的石磨芝麻糊

講述人:小橋,東莞人

風味產地:東莞水鄉片區

夏天悄然而至,小橋最忘不了的夏日甜品就是奶奶做的石磨芝麻糊。芝麻不是東莞特產,但香甜的芝麻糊是。不信你看許多高檔商圈裡的各種甜品店,又或者本地人開的糖水店裡,必不可少的一道甜品就是芝麻糊。

小橋奶奶家在麻湧水鄉,幽長的麻石小巷中間的瓦房子就是奶奶家。小橋說,她很小很小的時候,總是記不住哪間瓦房才是奶奶家,於是,她找了一個記號——奶奶家門口的麻石邊有一台家用小型石磨。

炎炎夏日,沒有空調的農村,大家想盡各種辦法納涼:小孩子喜歡往離家不遠的河裡鑽;男人們喜歡在河邊的涼棚裡拉家常、拉二胡或打牌;女人們就在家搗騰各種解暑甜品。紅豆沙、海帶綠豆糖水、番薯糖水、香蕉糖水……奶奶會做的甜品很多,可以一個月不重樣。小橋最愛的是石磨芝麻糊,有芝麻的香,米糊的滑,冰糖的甜,細膩綿軟順滑。

奶奶把芝麻和大米用水泡了,然後用石磨一遍遍地磨碎。奶奶年紀大,推起石磨很費勁,小橋上小學三年級時,就開始替奶奶推磨了。小橋學習好,不會在放學後被老師留下,總是比其他堂妹堂弟們先回到奶奶家這個「大食堂」,然後幫奶奶推磨,推完磨還幫奶奶點柴燒火煮芝麻糊。奶奶很喜歡勤勞的小橋,每次做好吃的總是先給她盛上滿滿一大碗。

後來,小橋離開村子到鎮上讀中學,每周才回去看奶奶一次。奶奶說「你要經常回來讓奶奶看看你,我就不會那麼想了。」再後來,小橋到更遠的地方上大學。奶奶門前的石磨也漸漸空置,後來村裡重修下水道,所有的麻石都被撬開,那台小石磨也被撬壞了。等小橋再去看奶奶時,村裡所有的麻石小巷、青石大街全都變成水泥小巷、水泥板大路,石磨早已不見蹤影。

就在村裡的路終於修好的那幾天,奶奶因為中風,不能走路了。奶奶半邊手腳不能動彈,加上眼睛看不見,但她腦筋非常清醒。每次小橋來看她,她都會用她靈活的另一手捏著小橋的手腕說,「工作很辛苦嗎,怎麼瘦了,奶奶做點好吃的給你!」小橋問起芝麻糊的做法,沒想到奶奶思路清楚,開心地傳授著其中的「秘訣」:芝麻要先炒熟、米要提前一晚上用水泡開、芝麻糊一定要夠甜才好吃……奶奶還講了許多甜品和眉豆糕、番薯糕等的做法。小橋看著奶奶失明的雙眼發著亮光,腦海中浮現起奶奶以前在小廚房裡忙裡忙外的樣子。

奶奶去世後,小橋不時給孩子做芝麻糊等各種甜品,不過,高功率破壁機磨出來的芝麻糊終究不如石磨磨的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