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百草枯以致死率高而聞名,中毒途徑有哪些?中毒機制及後果又如何

從媒體看到很多談及百草枯中毒案例,大多將百草枯中毒說的無法治療,現實中百草枯確實以致死率高為聞名,那麼它導致的中毒途徑有哪些?中毒機制以及後果又是什麼呢?

百草枯在1882年合成,屬於聯吡啶雜環化合物,一般分為二氯化物與二硫酸甲酯鹽兩種,易溶於水,在鹼性溶液中易水解。在1962年開始用於農業除草劑,其對人和牲畜毒性很強。

一般來說,成人口服致死量為5-15ml,且還是算20%溶液(20-40mg/kg),其多為口服中毒,但經皮膚、呼吸道也可以造成急性中毒。百草枯口服吸收後迅速分布到全身組織器官,0.5-4小時血漿毒物濃度達到高峰,肺組織含量為血液的十倍或數十倍,且很少降解,24h經腎臟排出約60%,余幾乎隨糞便排出。百草枯中毒機制尚不完全明確,主流認為百草枯是電子受體,可作用於細胞內氧化還原反應,在細胞內形成大量活性氧自由基及過氧化物,引起組織細胞膜脂質過氧化,從而導致多臟器受損。肺泡細胞對百草枯主動攝取和蓄積,使生成的過氧化物等損傷肺泡上皮細胞,引起肺泡細胞腫脹、變性和壞死。

一般臨床表現分局部損害與系統損害,局部多有皮膚汙染,出現遲發性紅斑、水皰、潰瘍、壞死等,口服者多出現口腔、食道等粘膜灼傷及潰爛,眼部被汙染可出現結膜與角膜灼傷。吸入者可出現鼻腔出血。系統受損最重要的為呼吸系統受損,尤其肺臟,呼吸系統癥狀呈進行性惡化,表現為咳嗽、咳痰、咳血、急性呼吸窘迫以及肺水腫等。多預後不良,於2-3周死於瀰漫性肺纖維化導致的呼吸衰竭。

消化系統損傷也非常嚴重,可先出現胸骨後燒灼感,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胃腸道出血及腸麻痹,1-3天出現肝臟受損甚至急性肝壞死。此外中毒後也會出現胸悶、心悸、血尿、蛋白尿或急性腎衰竭、頭暈、頭痛、抽搐昏迷,一旦出現MODS(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則患者多於數天內死亡。

百草枯中毒與網路上說法存在很多出入,尤其是中毒後癥狀及急救,下期我們聊聊中毒後癥狀及急救。

特邀作者:龐德醫師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