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賈湖骨笛是最古老的樂器,但古人為何要用鶴骨製笛呢?

提到中國最古老的樂曲,想必讀者第一反應就會想到賈湖骨笛,一支充滿了神秘色彩的仙鶴骨笛,也讓無數專家和學者們,無不神往那九千多年的悠遠時光。可問題來了,賈湖先民為何一定要用鶴骨製作骨笛呢?如果您也想知道答案,下面就讓小編來給您揭秘吧: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河南舞陽縣賈湖村,當地村民在勞作時,就時常會發現各種圓潤的石器和一些碎陶片。後來,這一現象被博物館的專家注意到,他們將村民們發現的陶石器進行收集,通過深入的研究和討論,最終確定賈湖村一帶應該存在一處大型的石器時代遺址。

專家們經過幾年的清理和發掘,陸續發現了房屋,紅燒土和水井等文化遺跡。由此,這片遺址被命名為“賈湖遺址”,同時對賈湖遺址的大規模發掘和研究,也逐漸拉開了序幕。其中最大的發現之一,就是在1986年出土了震驚世界的賈湖骨笛。

賈湖骨笛是在幾處墓穴中被發現的,而且它們擺放的位置都距離墓主人很近,有的在腰間,有的在手上,還有的在頭部,可見其對墓主人來說是十分的重要。從1986年到1987年,專家們陸續出土的骨笛累計有20多支,其中長的20多厘米,短的10多厘米,而笛孔數量從5個到7個都有。

專家們經過科學的鑒定,確定賈湖骨笛距今約9000多年,而它們的製造材料則全部都是仙鶴的尺骨。這一點讓專家們感到很驚奇,因為在賈湖遺址中,專家們出土過大量的其他動物骨骸,比如牛骨,鹿骨和鳥骨等,為何賈湖先民偏偏全部都用鶴骨製作骨笛呢?

通過對賈湖文化的深入研究,專家們推測賈湖先民用鶴骨製作骨笛,主要原因有三個,第一是仙鶴能通天,第二是仙鶴可知物候,第三鶴骨有天然的“優勢”。

從生物學角度來看,仙鶴就是丹頂鶴,它體態輕柔,羽毛潔白秀美,而且其叫聲更能撼動人心,比如《詩經》所言“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古代先民認為,丹頂鶴是仙界的神鳥,具有通天的能力,故此稱之為“仙鶴”,並逐漸對仙鶴形成了一種原始崇拜,從而就使用仙鶴的尺骨來製作骨笛,以奏響的聲樂和仙鶴溝通,同時也能和神靈溝通,以祈福上天獲得庇佑。

在長年累月的觀察中,古代先民還發現仙鶴可以“報時”,因為它會在每天半夜時分準時鳴叫,如《淮南子·說山訓》中記載,“雞知將旦,鶴知夜半”。而且10年以上的仙鶴,每個時辰都會鳴叫,即所謂的“十年十二時鳴”,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都帶來極大的幫助。

於是仙鶴可知物候的特徵,也就逐漸被賈湖先民所掌握,正如它們在春分和秋風前後規律性的遷徙,對指導農業生產和勞作,都提供了時間上的參考依據。因此,他們才用鶴骨製造骨笛,希望能和仙鶴擁有同樣的能力。

除了以上兩點之外,專家們在對鶴骨進行生物研究時,又發現製造骨笛的仙鶴尺骨有點特殊。首先,通過對仙鶴進行觀察,可知在它翅膀的中間尺骨一段,通常會生長16個大羽毛,然後將尺骨解剖,就會發現尺骨上長大羽毛的地方,就會有與之對應的16個乳突。

專家們仔細觀察出土的骨笛,發現每個骨笛的開孔幾乎清一色的都在乳突上,即便是有誤差也只是很短的距離。因此專家們推測,古人其實並不懂如何給笛子開孔,只是因為發現它上面有乳突,於是就在乳突上鑽孔從而製成了骨笛。

現代專家們對骨笛的音調進行研究,發現骨笛的開孔極其的規律和科學。由此可見,或許賈湖先民認為,鶴骨是上天恩賜給他們最好的樂器材料,於是採用鶴骨製造骨笛,而不用其他的動物的骨骸。

面對9000年前賈湖骨笛,讓人不得不讚歎古人偉大的智慧。同時,賈湖骨笛閃耀的“神秘”光輝,也吸引著大批專家和學者們去不斷的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關於賈湖遺址和賈湖骨笛的奧秘肯定也都會被一一揭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