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胃病3種常見類型,消化科醫生:認得清治療更精準,胃痛也會少

我國被稱為「胃病大國」,胃病已經被人們認為是最普遍的疾病之一,很多人一胃痛就判定自己為胃炎,開始吃藥治療,胃不痛了就斷葯,過了幾年再檢查已經發展為很嚴重的胃潰瘍了,多是分不清胃病類型,亂用藥或用藥不準造成的,在此消化科醫生呼籲患者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胃病類型。


常見的胃病有三種:胃潰瘍、慢性淺表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

  • 胃潰瘍

胃潰瘍是比較常見的胃病,是由胃病長期反覆發作而形成的,胃潰瘍發作是一個慢性過程,反覆胃痛是一個明顯的徵兆,多數患者病程已長達幾年,甚至十幾年,病情發作具有周期性。

臨床表現:飯後出現上腹部疼痛、同時患者還可有消化不良,胃潰瘍的疼痛程度一般被描述為鈍痛、壓迫感、灼痛、劇痛和刺痛等。


  • 慢性淺表性胃炎

也叫作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是胃病類型中比較普遍的一種,也是慢性胃炎中癥狀比較輕的一種,慢性淺表性胃炎缺乏特異性癥狀。

臨床表現:大多數患者無癥狀,消化不良、上腹隱痛、食慾缺乏、飽脹、反酸、噁心、乾嘔等等輕微癥狀。

日常感覺胃病不太好的,建議做胃鏡+幽門螺旋桿菌檢查確定病因。

  • 膽汁反流性胃炎

膽汁反流性胃炎是膽汁流入胃造成胃黏膜慢性病變的一種胃病,膽汁反流性胃炎容易引起併發症,包括食管狹窄、出血、潰瘍等,嚴重的話還會出現胃癌,其中部分胃液可以反流到呼吸道引起肺炎,可以說是比較嚴重的一種胃病了。

臨床表現:腹脹(飽脹不適,中上腹持續燒灼感)、胃出血、出現黑便、嘔吐


對於胃病的類型患者一定要檢查清楚,並進行治療,很多人一開始吃藥後,覺得胃不痛了,不適感消失了就開始斷葯,同時不注意調理飲食、作息的壞習慣,以致於胃病再發作的時候更嚴重了,再次叮囑:不痛的胃病 並不等於痊癒,即使斷葯也要有所調理!

俗話說胃病七分靠養,食療調理是最好的方法。

  • 養胃食物一:火麻油

火麻油是桑科植物果實火麻仁經過物理冷壓榨獲得的植物油,在長壽鄉巴馬較為常見,具有「長壽油」的稱呼,因為巴馬村民習慣吃火麻油,當地人幾乎沒有胃病,老人飲食很好。


火麻油之所以能養胃,因為油中富含有亞麻酸、亞油酸、多不飽和脂肪酸,這些物質對於調理胃炎引起的胃潰瘍、胃酸過多、胃脹等癥狀有很好的效果,一方面是火麻油可以修復胃黏膜,並殺滅幽門螺旋桿菌,消除病變隱患。另一方面是火麻油中含有乙醇提取物,可以中和多餘的胃酸,緩解胃酸腐蝕胃黏膜。長期食用可以養好胃病。

  • 養胃食物二:蜂蜜

蜂蜜味道甜,價格適中,是人們比較青睞的養胃食物之一,但是建議人們在飯前吃蜂蜜,這樣可以增強蜂蜜調理胃酸的作用,飯後吃蜂蜜反而不好。

養胃偏方:火麻油+蜂蜜

兩種皆是液體,混合拌水喝,養胃效果能翻倍,建議飯前1小時飲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