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濕氣進入身體有5個通道,長按4個「排濕穴」,消滅肚腩便秘好了

濕氣重百病生,大家都知道濕氣對我們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會誘發各種婦科疾病和心腦血管病,今天給大家講一下如何用艾灸來去除濕氣,艾灸為純陽之物,而寒濕為純陰之物,陽進陰退!陽壯陰衰!而且艾灸還能夠起到活血化瘀,排熱解讀、舒筋通絡等作用。

下面來一起看一下,濕氣是通過哪些穴位來進入到我們的體內的。

【濕氣進入的身體的通道】

1、大椎穴

大椎穴位於我們的肩頸部,濕氣通過大椎穴進入我們的身體容易引起肩周炎,頸椎病,肩頸酸痛、失眠多夢等癥狀。

2、膻中穴

膻中穴位於我們前胸,心包膜所在的地方,濕氣通過膻中穴進入我們的身體會引起胸部疼痛、腹部疼痛、乳腺腫瘤、乳腺管道阻、乳腺炎、心悸塞等癥狀。

3、神闕穴

神闕穴位於我們臍窩正中。濕氣通過神闕穴進入我們身體,容易將濕氣聚積在我們的盆腔,當盆腔內的濕氣嚴重時,就會引發各種婦科疾病,比如:婦科炎症,月經不調,痛經,血塊,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不孕不育症等。

4、命門穴

命門穴位於我們的後腰,在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的棘突之間,濕氣從命門穴進入身體會導致我們腰痛、腎臟疾病、骨質疏鬆等。

5、湧泉穴

湧泉穴位於我們腳底,濕氣從湧泉穴進入,會引起風濕、關節炎、從「湧泉穴」進入的「濕氣」容易往上流動,容易引起膝關節酸痛,風濕關節炎等癥狀。

濕氣通過這五個穴位進入我們的身體,給我們的健康帶來了很大的危害,那麼我們來一起看一下艾灸祛濕的幾個穴位。

【艾灸祛濕的穴位】

1、中脘穴

中脘穴位於人體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當臍中上4寸。在這個穴位進行艾灸,能夠起到疏肝養胃、祛濕健脾、消食導滯、美容養顏的作用。還能夠緩解治療胃痛、腹痛、腹脹、便秘、慢性胃炎等癥狀。

2、承山穴

承山穴位於位於小腿後側肌肉浮起的尾端,在這個穴位進行艾灸,可以運水化濕、固化脾土。還能夠治療膝蓋勞累、腰背痛、腰腿痛、便秘、痔瘡等癥狀。

3、豐隆穴

豐隆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八寸,條口穴外1寸,豐隆穴主治一切痰病,尤其對於祛痰濕效果顯著,還可以治療頭暈目眩、咳嗽痰多、精神衰弱、支氣管炎、高血壓等癥狀。

4、解溪穴

解溪穴在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中,解溪穴是人體足陽明胃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全身祛痰祛濕的穴位,在解溪穴艾灸還可以起到舒筋活絡、清胃化痰、鎮定安神的作用。

在上述四個穴位進行艾灸可以很好的祛除體內的濕氣,但是一定要注意穴位的準確性,來保證艾灸的效果,一定要找專業的機構找專業的人員來進行操作,還有艾灸需要長期堅持,偶爾艾灸是不能達到預期效果的。如果覺得艾灸比較麻煩,可以試一下隴.香無濕貼,純中.葯的配方,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晚上睡前使用一個,一段時間後會發現小肚子不見了,其他濕氣重的癥狀也會得到改善。

濕氣重的人還要注意以下一些事項。

【注意事項】

1、要避開潮濕的環境,住所要保持通風,下雨天盡量不要外出,也不要穿潮濕的衣物,否則會加劇體內的濕氣。

2、要保持運動,運動可以幫助排出體內的濕氣,而且運動可以增強體質,能幫助我們緩解壓力,所以我們一定要抽出一點時間來保持運動。

3、少吃一些辛辣油膩的食物,飲食清淡一點,在烹飪的時候多放蔥薑、花椒等調味用品,這些調味用品也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祛濕。

總之,身體濕氣重是現在很多人都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希望大家都能重視這個問題,早日排出體內濕氣,這樣疾病才會遠離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