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緩解更年期潮熱多汗的小妙招

潮熱多汗是女性進入更年期最早的癥狀,也是更年期中最常見的癥狀,處於更年期的女性常常感到胸部頸項向面部擴散的陣陣熱浪 ,並往往伴有出汗,出汗後熱由皮膚蒸發而散出後,又有畏寒感,有時單有熱感而無潮紅及出汗,因此稱為潮熱。

潮熱的發作頻率,嚴重程度及持續時間個體差別很大,有些人偶然發作,時間短促,有些人則每天數次,持續數秒至數分鐘不等,嚴重者可頻繁發作,甚至數分鐘一次,每天發作30-50多次,持續時間可達10-15分鐘,發作多在下午,黃昏或夜間,往往在活動後,進食後或穿衣蓋被過多等熱量增加的情況下容易發作,從而影響情緒,工作及睡眠,常使更年期女性感到痛苦。

現代醫學認為更年期潮熱多汗是內分泌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所致,中醫則認為更年期潮熱多汗多是由陰虛內熱、虛陽上亢,津液不固所致,那麼更年期潮熱多汗中西醫都是怎麼治療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下。

西醫如何治療潮熱多汗?

西醫真多更年期潮熱多汗主要採用輕度鎮靜劑,降血壓藥物或抗抑鬱葯都可以用來緩解更年期潮熱多汗的癥狀,嚴重者通常使用激素替代療法,但是需要在專業醫生的診斷、指導和監督下進行。

中醫如何治療潮熱多汗?

01中醫治療方法

1. 溫補腎陽-柴胡桂枝龍牡湯

柴胡6克,桂枝6克,白芍10克,煆龍骨20克,煆牡蠣20克,五味子10克,熟地黃10克,黃芪20克,山茱萸10克,浮小麥15克,肉蓯蓉10克,補骨脂10克,巴戟天10克,甘草5克,酸棗仁10克。

每日一劑,分2次煎服,15天為一療程。

2. 中成藥治療

更年期常用的中成藥有2類,一類適用於腎精不足型,一類用於肝鬱氣滯型。

(1)腎精不足型

臨床表現:腰膝酸軟、潮熱盜汗、乏力、月經延遲或閉經,月經量少,脫髮,耳鳴,舌淡,苔薄白,脈沉或細緩等。

治療可選用地黃類藥物,如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杞菊地黃丸、金匱腎氣丸等,但每種藥物作用又稍有差異,六味地黃丸用於肝腎陰虛,知柏地黃丸用於陰虛內熱,杞菊地黃丸用於肝腎陰虛、肝火偏旺,金匱腎氣丸用於腎陽虛證。

(2)肝鬱氣滯型

臨床表現:心煩失眠、煩躁易怒、情緒不寧,潮熱盜汗,舌質紅,苔黃,脈弦等。

治療可選用逍遙類藥物,如逍遙丸、加味逍遙丸,逍遙丸用於肝鬱氣滯證,加味逍遙丸用於肝鬱化火證。

對於更年期潮熱多汗的治療,無論是中醫還是西藥都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不要自行購買藥物,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嘗試採用食療的方法緩解:

1、淮山30克,棗肉20克,豬瘦肉100克,加水一同放砂鍋內煲熟爛,吃肉飲湯。

2、小麥30克,紅棗10枚,甘草10克。將小麥、紅棗、甘草加水煮熟,幾沸後澄汁飲用,早晚各1次。

3、枸杞30克,淮山20克,甲魚1隻(去內臟)洗凈切塊,一同放砂鍋內煲熟,加蔥、薑等調料,佐膳服用。

4、燕窩6克,銀耳9克,冰水適量。將燕窩、銀耳用熱水泡發,摘洗乾淨,放入冰糖,隔水燉熟服食,早晚各1次。

出現更年期潮熱癥狀時,最好儘快諮詢醫生或去醫院就診。此外,更年期女性在日常飲食中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適當多吃些西瓜、梨、蘆柑、百合、甲魚等清涼、養陰生津類食物,以滋陰降火、生津止渴、補虛扶正、增強人體抵抗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