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67城上漲到降價銷售,9月的樓市發生了什麽?

高漲的樓市出現了放緩的跡象。

國家統計局19日公布數據,1-9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建案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增速均出現回落,分別較1-8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1.1個百分點和1.2個百分點。

這說明了什麽?

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19日在中新社舉辦的國是論壇——2018三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上表示,8月房價上漲壓力還比較大,到了9月隨著部分開發商降價銷售,市場預期正在發生改變。

“9月份增幅有所放緩,預計四季度進入平穩調整期。”倪鵬飛說。

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 韓海丹攝

轉折

回顧8月份數據,全國70城房價,67個上漲2個持平,只有1個城市下跌。1-8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10.1%,建案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分別增4.0%和14.5%。此外,房企到位資金增速6.9%,也比此前幾個月明顯改善。

“由此得出一個粗略的判斷,在巨集觀調控大背景下,房地產價格上漲壓力仍然較大。”倪鵬飛分析。

但到了9月份市場發生重要變化。

首先是一些開發商企業表現出悲觀的情緒,龍頭房企萬科就喊出“活下去”的口號,市場一片嘩然;其次是以萬科、碧桂園為代表的房企開始降價銷售,多地出現不同程度“房鬧”。

倪鵬飛認為,在近期的國內外巨集觀經濟形勢下,加上上述消息影響,市場主體的主流情緒轉向觀望和決策猶豫,但並沒有出現大規模拋售現象。未來,房地產市場上升和下降劇烈波動都有可能,但大概率事件是平穩調整。

平穩

判斷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主要有兩方面的考量。

從上行因素看,第一中國的城市化還沒有結束,還有2億人口在向城市聚集,這意味著需求潛力仍然巨大;第二房地產的長效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包括財政、金融、土地、稅收的基礎制度改革還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社會普遍預預售屋產仍是最好的投資選擇。

從下行因素看,其一中國巨集觀經濟仍面臨一定下行壓力,中美貿易摩擦仍存在不確定性;其二房地產市場風險已經較大,全國平均房價收入比為1:7.5,35個大中城市超過1:10,一線城市甚至出現1:40這樣的水準,房地產價格泡沫嚴重;其三是三四五線城市空置率已經較高,個別一二線城市空置率也令人不安,因此存在著結構性的數量泡沫;其四是政府的調控力度沒有絲毫放鬆。

分化

倪鵬飛判斷,儘管後市有多方面因素影響,但分化的趨勢會再度凸顯。

“雖然四季度出現一定程度的調整,但一二線城市需求仍有較大潛力,尤其是土地、住房供給短缺矛盾沒有解決,房價上漲壓力仍然較大。但三四五線城市就不一樣了,經過上一輪超好發展,不僅房價漲幅較大,土地、住房供給增加,這有可能會形成新一輪庫存。所以,一二線城市與三四五線城市分化調整和發展的趨勢有可能再度凸顯”

因此,未來仍然要堅持和完善因城施策的調控思路,同時要做好穩預期和防範雙向劇烈波動的預案,加快基礎制度的改革和房地產穩健發展的長效機制的建立。

談及房地產稅,倪鵬飛指出,不管它對房價是否有影響,它對房地產市場發展和巨集觀經濟的發展都是有意義的。因為,房地產稅最根本或者長期的作用,是要解決國家土地財政問題,房地產稅逐漸到位之後,地方的公共支出就有了一定保障,土地財政也就可以退出了。

(本文根據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在國是論壇——2018三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上的演講整理。)

作者:國是直通車

編輯:郭凌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