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四川多個城市土拍遇冷,宜賓地價竟然居高不下?

8月14日,南充土拍爆冷!3宗共596畝土地全部流拍。

8月14日,視高三宗地塊因未達到出讓底價,最終流拍!

8月16日,成都遠郊都江堰一宗地塊拍賣,起始樓面價約為2283元/㎡。最終也因無人應價流拍。

8月末,綿陽金家林金西湖兩塊共計377.53畝土地流拍。房企不敢報名,還沒上台表演就胎死腹中。

……

與之相對的,則是在八月的最後十天裡,宜賓一口氣賣了6塊地……

(來源:地產全說)

★調控前後,流拍成常態★

隨著土地市場調控政策的持續深化,限地價、限房價、競自持、競配建等條件成為了熱點城市在土拍環節中設定的主要“門檻”。來自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前7個月,國內土地流標共796宗,各地土地流標持續上漲,漲幅均接近100%。

其中,一線城市土地流標13宗,7宗位於北京;二線城市合計流標經營性土地154宗,而2017年同期數據為77宗,同比上漲近100%;三四線城市合計流標經營性土地達629宗,2017年同期僅為284宗。

而伴隨著土地市場收緊,全國熱點城市的房價水準依然處在一個高位運行的狀況,似乎土地市場遭遇的“寒冬”還未傳導到房地產市場。

就近來說,8月以來,四川多地遭遇的土地流拍,已不是什麽新聞,而同期,宜賓市場的供地良好,似乎讓人覺得有點“逆市場”的感覺。但如果實際分析來看,8月末宜賓推出的那幾宗地,要麽是屬於原本項目的後續地塊(如半島大院三期),要麽就是附加條件過多的規定地塊(如港騰拿下的兩宗地塊)……

實際上,真的能有如之前大地坡、南部新區那種區位條件的宗地的,宜賓最近並未再次推出過,當然並不是說這種類型的宗地推出後不吃香了,從諸多房企爭相進入宜賓的態勢來看,這種類型的地塊只要敢入市,肯定是多多益善的。

那麽,是不是意味著全國都出現的“土地流拍”現象,宜賓不大會出現呢?先來看看,造成這些城市“土地流拍”的原因何在吧?

以成都、南充乃至綿陽等“流拍”地塊來分析,地價過高是最大動因,如果按照政府約定價格,即便是以“起拍價”成交,依然會造成後續產品價格超出周邊同類型在售建案。另外,還會在出讓地塊中捆綁大量苛刻的公共配建要求,進一步增加開發成本以及減少開發商利潤。

說白了,位置偏、地價高、代建多、利潤低……以上種種因素遇到一起之後,開發商誰還願意拿地呢?

★宜賓土地,正在變化?★

有的人肯定會說了,你看之前大地坡A7-1地塊,同樣是代建多,價格卻在11940元/㎡,樓面地價約5427元/㎡,78畝土地賣出了6.25億元……

但值得一提的,該地塊所在區域本就是宜賓房價最高的區域,這一區域內現在新房價格在1萬元/㎡左右,而依托大地坡區域日臻完善的配套和舒居性,這一價格依然會有上漲的太空。

那麽回到剛才的問題,對於房企來說,拿下大地坡地塊本就屬意的是高端人群的高端產品,成本高意味著高房價,而從宜賓現目前的市場態勢來說,預期高房價並不缺乏“買房人”。

但,這並不意味著宜賓地塊就真的一推出來就能被搶,宜賓之前並不缺乏流拍地塊。往遠點說,現在的邦泰花園城地塊,當初就曾無人問津,往近點說,前段時間推出的一些城郊地塊也遭遇過“流拍”的尷尬。

即便是岷江新區,也曾有過地塊流拍……宜賓市場並不是獨特的存在,土地流拍是有的,只是近一年多以來,明顯減少了而已。

究其原因,無非是兩種。一是小地塊區位好,不缺買家,往往高價成交,如天池(現碧水長灘)地塊,大地坡以及南部新區地塊,二是大地塊,往往都走的是先招商後競拍的模式,前期都敲定買家了,後續自然不缺成交了,當然價格就相對低一些了,如三江口地塊、掛弓山地塊等……

這也似乎也在昭示著宜賓土地市場發生的變化,即低價走招商開發,帶動某片區域快速發展的城市開發思路來取代單一的市場零散供地競拍的方式,而這樣一來,土地流拍的可能性就大幅降低了……

★最後說幾句★

從多地土地流拍的情形來看,有著獨特性也有共通性,但都意味著開發商現在拿地更為“理性”了。在諸多房企轉戰三四線城市的當下,土地是他們爭奪的重點資源,但相較於過去盲目舉牌,肆意搶地的現象,如今房企更願意思考以後再做出決定,畢竟與其“砸手裡”還不如多看一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