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兒童的閱讀世界需要再“拓荒”,科學和人文缺一不可

“很多人經常說,閱讀還需要書目來指引嗎?每個人的閱讀都是很個性化的事情,但我一直認為閱讀最首要的問題就是讀什麽。”在近日由深圳市愛閱公益基金會組織評選的“2018年度愛閱童書100”發布會上,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說,精神的高度取決於我們閱讀的高度,用更多的眼睛去發現更好的書,推薦給教師和父母們,這是我們閱讀推廣應該用心去做的一件事。

此次發布的“2018年度愛閱童書100”包括100本2018年首次在國內出版的童書和10本教師用書。會上,來自兒童文學、兒童閱讀研究、兒童心理、少兒科普等領域的專家各抒己見,圍繞兒童閱讀教育和中國童書市場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科學和人文缺一不可

數據顯示,中國少兒出版已經連續17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年出版童書4萬多種,總量居世界第一。在2014年至2017年的4年間,童書總銷售量平均增速達50%以上,但是跟風出版、重復出版現象非常嚴重。

為了讓小學階段的閱讀更全面系統,愛閱公益基金會對書單結構做了專業科學的設計。既要綜合考核圖書的文學性、藝術性、科學性、趣味性以及適切性,還需遵循四大研製理念篩選圖書:既關注作品的價值觀,也強調多元思考;既尊重孩子的興趣,也強調圖書的引導性;既關注作品的趣味性,也關注作品的思想性;既凸顯本民族的文化傳統,也強調國際視野。入選圖書中,文學、人文、科普的童書數量佔比分別為63%、22%、15%,涵蓋中國、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等17個國家的出版物,其中中國原創圖書佔比為35%。

整個評選過程由項目委員會、初評委員會和終評委員會進行層層篩選,其中終評評委會由朱自強、王志庚、張明舟、王林、阿甲、談鳳霞、周益民、姬炤華和楊鳴鏑9位專家組成,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朱自強擔任評委會主席。

作為文學組的評委,兒童閱讀專家王林坦言,讀得太辛苦:“現在文學類的好書太多。據統計,童書市場上幾乎60%以上都是文學類的書,一方面閱讀量很大,另外一方面我們考慮更多的是,這是一個結構化書單,評委們會從題材、體裁、多元文化、閱讀價值、性價比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評選,就像到水裡撈魚,有很多條線織成網,最後把最適合的魚撈出來。”

相比文學類圖書的繁榮,真正優質的原創科普和人文類圖書不多,這是一個特別值得擔憂和思考的問題。在朱自強看來,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猶如鳥之雙翼、車之兩輪,缺失之後可能出現嚴重問題。我們要引導孩子,打開更廣闊的閱讀世界。

兒童閱讀推廣人阿甲表示:“科普和人文閱讀的目的不在於為孩子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而在於喚起他們的興趣,給予他們探索的方法。比如《壽命圖鑒》一書從日常生活中探討了動物植物和人類的壽命,有趣又有意義。”圖畫書作家朱成梁也用自己的圖畫書《團圓》被一個孩子發現了其中的錯誤來舉例:“對於孩子而言,興趣才是最好的導師,而童書作品引導的正是孩子的這份興趣。”

改變“土壤”更重要

作為一個老童書出版人,海飛感慨地說,新中國成立初期,17個孩童擁有一本童書,現在70年過去,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中國已經不缺書了。但什麽是真正的好書?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書?社會有責任去引導和幫助。

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主席張明舟表示,中國童書的發展從萌芽到繁榮,都跟國際交流有關係。那些從國外引進的優質童書,比如《安徒生童話》,對讀者、創作者、出版人在高品質童書的理解上有很大作用。在引進大量優秀國外童書作品的同時,中國作品也會逐漸“走出去”。

朱自強認為:“中國原創童書的品質不斷提高,童書出版迎來黃金十年,但是面對現狀我們要保持足夠的清醒,中國原創童書在品質上還有相當大的提升空間。”

王林用“謹慎的樂觀”這5個字表達對原創的看法。對此,圖畫書作家姬炤華深有同感。他坦言,從繪畫角度來講,中國一直以來不缺少好畫家,上世紀80年代時曾經有一個連環畫的高峰,但是我們缺少其他的東西,比如從技術來講,畫畫的人不太會講故事。他特別提到萬氏兄弟在上世紀40年代拍攝的動畫片《芭蕉扇》,那時候中國引領整個亞洲動畫行業的發展,還有上影廠曾經拍攝的動畫片,都因為某些原因沒有好好運作。“一部作品的成功不是作者一個人的事,而是背後一個體系在支撐。中國原創圖畫書發展就和經濟上的中等收入陷阱一樣,可能也有一個類似的點,突破這個點,優秀作者就會像雨後春筍一下成長起來,所以改變我們的‘土壤’更重要。”

閱讀環境仍然令人堪憂

“我的女兒正值一個求知欲很旺盛的年紀,為她挑選圖書也是我的工作。”國際公益學院公益網校副校長、哈佛大學亞洲中心研究學者楊子雲是一個4歲女孩的媽媽,她說,女兒1歲9個月之前全家住在美國波士頓,女兒從出生開始,基本上每周都去圖書館。女兒1歲9個月之前借閱圖書約七八百本,閱讀量非常豐富。但回國後,發現幾乎找不到適合小孩子的圖書館,比如新華書店沒有閱讀區,只有一個小孩可以畫畫的地方。

楊子雲認為,在低幼齡公共閱讀空間和資源上,中國存在著較大的缺失。“公共圖書館的數量、品質和服務是保證孩子低成本高品質閱讀的必要條件。”因此,她聯合了社區的鄰居們,開設了專為兒童準備的線下讀書會。

但是僅有一個閱讀的環境是不夠的,還需要家長的參與。如今電子產品的普及,壓縮了成人的閱讀時間,朱自強也借用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的論述表達了對於碎片化閱讀和只看電視、電腦、手機圖像的擔憂。他認為親子閱讀還是值得不斷深挖的,希望通過兒童閱讀帶動一部分成人的閱讀,同時也讓兒童從小開始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非洲有一句古諺,養育一個孩子需要舉全村之力。現代社會飛速發展,全球分工越來越細,世界已融為一個整體,現在諺語裡全村的概念也就是地球村的概念。讓一個孩子愛上閱讀,提高孩子的閱讀品質和能力,就需要全社會的力量。

在“2018年度愛閱童書100”中,有一本圖畫書叫《馬背上的女圖書館員》。該書取材於美國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羅斯福新政之一“馬背上的圖書館員項目”裡的真實故事。從這本書中我們看到,即使在極端困難時期,美國仍然舉全國之力,不忘每一個孩子的閱讀。

愛閱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李文說:“我非常喜歡這本書腰封上的一句話:‘致敬孩子身邊所有的送書人。因為有了書,才有了幸福的種子,也才有了照亮未來的光。’‘愛閱童書100’就是集專家、出版社、兒童閱讀推廣人等多方之力,為孩子送上這照亮未來的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