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誤服藥物後黃金時間怎麼做?急救措施必須看!

你打開了媽媽網獨家專欄

【育兒有料】的第 9 篇原創文章

-瓜媽說-

寶寶生病後,有時候需要服用一定的藥物來治療病情,但是在給寶寶服藥這條路上,很多父母多多少少總會犯些小錯誤。

雖然這些錯誤可能暫時對寶寶不會有什麼大的影響,但畢竟是葯三分毒,父母還是需要謹慎一些。

所以,媽媽在給寶寶喂葯時,除了要有耐心外,還要掌握正確的喂藥方法!

一、如果是新生寶寶,媽媽可以把藥水倒入奶瓶中餵給寶寶吃,必要時用滴管滴入。

喂葯時,媽媽抱起寶寶,讓寶寶頭部略微仰起或呈餵奶姿勢。

喂葯前不宜餵奶,以免寶寶拒絕服藥,但要避免將藥物和奶粉混合後餵給寶寶,喂葯與餵奶宜交替進行。

二、嬰幼兒服藥時,應先將藥物研成粉狀,用水調成糊狀後用湯匙餵給寶寶,待寶寶吞咽後,再喂第二次。

三、如果寶寶已經能識別出藥品,拒絕服用時,媽媽不可強製給寶寶喂葯,需要耐心為他講解藥物是治療疾病的,讓寶寶積極參與治療。

四、如果喂葯時,寶寶有嘔吐的癥狀,應讓寶寶休息一會兒再喂。

如果寶寶把藥物吐出,應先將寶寶口腔清洗乾淨,再觀察寶寶吐出來的藥量,考慮是否需要再次給寶寶服藥。

五、媽媽在給寶寶喂葯前,一定要嚴格計算好寶寶的用藥劑量。

因為寶寶身體正處於生長髮育階段,肝腎功能、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如果媽媽在給寶寶喂葯時把握不好,一旦用藥過量,很容易造成寶寶藥物中毒。

應給寶寶服用兒童專用藥

給兒童服用成人葯,不少媽媽也犯過這樣的錯誤。

有的媽媽認為寶寶只是體重小,只要給寶寶服用的藥量少就可以,事實上,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成人藥物中的某些藥物成分會通過肝腎代謝,而寶寶肝臟的解毒功能較弱,腎臟的排毒功能較差,容易增加寶寶的肝腎負擔。

而藥物本身的不良反應,對成人可能只是輕微的影響,而對肝腎功能尚未成熟的寶寶而言,可能會引起毒性反應。

所以,切忌給寶寶服用成人藥物!

應用溫開水給寶寶喂葯

媽媽最宜選用溫開水幫助寶寶送服口服類藥物,但也有些藥物由於自身屬性的關係,並不適合用溫開水送服。

溫開水能促進藥物順利通過咽喉、食管,進入胃裡,有助於保護胃黏膜。

溫開水雜質較少,不會與藥物發生反應,還可溶解並稀釋藥物,不僅可減少藥物對消化道的刺激,還能輔助機體對藥物的吸收。

如果送服藥物的水溫過高,易使藥物失去藥性,還容易燙傷寶寶,所以給寶寶喂葯時,水溫不宜超過40℃。

而如果水溫過低的話,還易引起寶寶腹部不適。

但一些止咳糖漿主要依靠部分糖漿覆蓋在咽部黏膜表面,以減輕炎症對黏膜的刺激,從而達到止咳的目的。

如果使用溫開水送服,會稀釋藥物,降低止咳效果。

■ 小兒麻痹丸則宜用涼開水送服。

糖漿和混懸製劑放置久了,會導致藥物成分不均勻,影響藥效發揮,所以服用前應搖一搖。

而很多媽媽疏忽大意,沒有搖勻,使糖漿中藥物成分沉於底部,影響藥物濃度,不利於寶寶康復。

而寶寶下次服用的藥物濃度過高,易增加寶寶肝腎的代謝負擔。

此外,糖漿和混懸製劑只需放在陰涼、避光處保存即可,不宜放入冰箱中冷凍,以免引起藥物成分改變,影響藥效的發揮。

掌握正確的服藥時間,才能使藥效達到最佳效果,使寶寶儘快康復。

另外,根據藥物種類的不同,服藥的時間也有講究。

一、定時服藥

藥物需要一定時間才能被機體消化、吸收,並在體內維持一定的濃度,才能起到治病的效果。

因此,媽媽最好根據醫囑或藥品說明書讓寶寶連續、定時服藥。

二、服藥時間

藥品一般分為三種時間服用 :

■ 有的藥品適宜在飯前1~2小時前服用,如止瀉類藥品 ;

■ 有的藥品需要在吃飯時服用,如開胃類藥品 ;

■ 有的藥品需要在飯後0.5~1小時服用,如抗生素類藥品,能減少藥品對胃腸道的刺激。

寶寶誤服藥物怎麼辦?

寶寶不管抓起什麼東西,都喜歡往嘴裡塞,用嘴巴來感受一下。

如果寶寶不慎服用了成人藥物,媽媽宜儘快處理,以免藥物在寶寶體內發揮作用,引起不良反應。

媽媽應幫助寶寶迅速排出藥物、減少吸收、及時解毒、對症治療。

媽媽宜儘早發現寶寶誤服藥物的反常行為,如果媽媽的藥物感覺被動過,應及時耐心地詢問寶寶,不宜指責、打罵寶寶。

如果確定寶寶誤服藥後,也要冷靜處理,首先要確認寶寶服藥的名稱、服藥的時間和劑量。

■ 如果寶寶誤服不良反應較小的中成藥或維生素:如果劑量較小,可以讓寶寶多飲一些水,來稀釋、排出藥物。

■ 如果寶寶誤服的藥物劑量和毒性較大:應及時到醫院診治,並帶上誤服藥物的藥瓶。

■ 如果寶寶誤服的是腐蝕性較強的藥物:在寶寶去往醫院的途中,最好讓具有醫療知識的人來護理寶寶。

■ 如果寶寶誤服強鹼藥物:宜讓寶寶服用食醋、橘汁等;

■ 如果寶寶誤服強酸性藥物:宜讓寶寶服用生蛋清來保護胃黏膜 ;

■ 如果寶寶誤服碘酒:宜服用含澱粉的液體。

—END—

給寶寶喂葯不再糾結!

別忘了轉發這篇育兒知識到朋友圈哦~

好文精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