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多年腹痛腹瀉,中醫專家教你祛脾胃之寒!

受訪專家: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教授張忠德

醫案

趙先生,30歲,腹痛腹瀉多年

趙先生今年30歲,正處於事業上升的黃金期,但卻被身體拖了後腿。反反覆復的腹瀉腹痛困擾他好多年了,幾年前他被診斷為慢性結腸炎,中西藥吃了不少,病情卻時好時壞,發作時一天拉好幾次,稍微吃點涼的就會拉肚子。這段時間,氣象變化頻繁,趙先生拉肚子的情況又加重了,大便粘馬桶,肚子經常不舒服,出汗多,感覺沒什麼力氣,手腳冰涼。趙先生通過朋友介紹找到德叔,德叔詳細詢問,發現趙先生長期以蔬菜、水果為主食,誤認為多吃水果、青菜等於健康飲食。

德叔解謎

脾胃被寒涼食物打敗

德叔認為趙先生的腹痛腹瀉,主要是長期大量食入過多水果、蔬菜,脾胃受涼導致。水果、蔬菜,雖有寒熱溫涼屬性,但大部分偏寒偏涼,長期大量食入後,會影響脾胃的正常運化,運化不了水濕,水濕跑到腸中,正所謂「無濕不成瀉」,所以會反覆腹瀉腹痛;吃進去的食物不能正常轉化成氣血,就會出現出汗多、疲倦乏力等一系列不適。治療以溫中醒脾,補氣化濕為法,除了服用中藥外,德叔還叮囑趙先生,飲食要注意水果、蔬菜、魚、肉、蛋類合理搭配。經過近4次中藥辨證治療,趙先生腹痛腹瀉明顯緩解,目前仍在門診調治。

Tips

對症飲用湯品是關鍵

現代年輕人生活節奏相對較快,因此對於湯的選擇以快捷、解渴為主,很多人偏愛瓜菜湯、番茄湯、紫菜湯等滾湯類,但長此以往易慢慢耗傷脾胃的陽氣,德叔提示煲湯有技巧,食材選擇要得當,還要注意把握好度和量。

預防保健

飲食不盲目,曬太陽,敷敷臍

「小寒大寒,凍成一團」,小寒來臨,預示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已經開始。此時極易引起慢性胃腸系統及呼吸系統等疾病複發或加重,因此尤其要注意對疾病的防護、對日常飲食生活的管理。德叔建議,像趙先生這類陽虛體質的人群可以經常曬曬太陽,尤其是背部,因為後背是多條陽經循行的地方,經常曬一曬此處,可以吸收大自然陽氣助益自身陽氣,改善陽氣不夠的狀態。平時也可以灸神闕穴,將點燃艾條,置於神闕穴,離皮膚約2-3cm,烤灼約10-15分鐘,有溫中散寒之效。

德叔養生葯膳房

花椒陳皮煲鯽魚

材料:鯽魚1條(重約500克),陳皮1/3個,花椒3克,生薑3-4片,食用油、精鹽適量。

功效:溫中健脾。

烹製方法:鯽魚宰凈去鱗及內臟,洗凈,抹乾水;在鍋中油煎至微黃。將陳皮、花椒、薑片放入瓦煲內,加清水1500毫升(約6碗量),加熱至沸騰,再放入鯽魚、生薑片,文火煲約1.5小時,調入適量精鹽即可。可供2-3人食用。

來源:羊城晚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