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漫威超英大舉入侵,91歲的奧斯卡金像獎何去何從


第91屆奧斯卡頒獎季的喧囂塵埃落定,按照我們的優良傳統,當首推拿獎多者,不過照這個邏輯做出的標題諸如“《黑豹》獨中三元成第91屆奧斯卡大贏家”“《波西米亞狂想曲》獨攬四座小金人領跑奧斯卡”等等,一定尷尬得要死。所幸《黑豹》沒有一黑到底拿下最佳影片,而一舉起獲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男配角的《綠皮書》也有三金在手,《羅馬》則拿下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和最佳攝影,以證電影藝術之清譽。

  

整體而言,第91屆奧斯卡大獎除了最佳女主和一些技術獎,基本都在看影迷預估射程。含金量最高的《羅馬》得償所願,《綠皮書》也拿下它該得的;影帝的歸屬在《副總統》克里斯蒂安·貝爾和《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拉米·馬雷克之間斡旋,橡皮人貝爾雖放話最後一次為角色胖瘦,但上一屆剛頒給《至暗時刻》裡類同的加裡·奧德曼,考慮其他競爭力的表演類型情有可原;相比之下,影后之爭似乎並沒有那麽突出,可就在大家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賢妻》格倫·克洛斯的第7次提名時,奧斯卡戲法般把大獎給了憑《寵兒》首獲提名的奧利維亞·科爾曼。

  

老實說我並不喜歡獲十項提名的宮鬥戲《寵兒》,然而奧斯卡似乎有意保障它不至於顆粒無收。我也沒那麽欣賞《黑色黨徒》,可就在茱莉婭·羅伯茨揭曉《綠皮書》為最佳影片時,已經收獲最佳改編劇本的《黑色黨徒》的斯派克·李憤然離席。91歲的奧斯卡看似坐懷不亂,其實暗藏妖風。


《黑豹》奧斯卡收獲三獎

  

漫威超英大舉入侵:奧斯卡獎的下行信號

  

《羅馬》和《綠皮書》的眾望所歸,一方面表現出奧斯卡對電影藝術的尊重,而漫威超英大片的大舉入侵,則釋放出一個背道而馳的信號。其實早在去年8月,奧斯卡官方就曾宣布增設最流行影片獎,後在一片反對聲浪中被迫取消。毫無疑問,該獎是為《黑豹》增設。作為漫威史上首個黑人主角的超級英雄大片,《黑豹》橫空出世,躋身全球票房十強,成為去年好萊塢現象級影片,奧斯卡增設流行影片大獎,實為《黑豹》訂製。

  

儘管最流行影片獎流產,但奧斯卡搞事之能不減。八大提名最佳的影片中,此前頗被看好的《不留痕跡》《你從未在此》《騎士》等紛紛出局,而漫威宇宙超級英雄大片《黑豹》赫然在列。遙想十年前,諾蘭《蝙蝠俠:黑暗騎士》因未能提名飽受爭議,終導致奧斯卡提名影片從5部增加到10部。十年間,《蜘蛛人2》拿過最佳視覺效果,《自殺小隊》拿過最佳妝發設計,《金剛狼3》入圍過最佳劇本。超英大片一步步向奧斯卡主流靠近的過程,其實也是奧斯卡獎一步步向流行風向妥協的過程。今年《黑豹》獲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7項提名,並最終斬獲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配樂,此外還有《蜘蛛人:平行宇宙》還起獲最佳動畫長片,某種程度上也是奧斯卡獎下行的一個信號。

  

按照奧斯卡頒獎禮之前的預設,阿方索·卡隆將在頒獎禮廣告時段接過他的最佳攝影獎,此外還有《波西米亞狂想曲》最佳剪輯等三個獎項移至廣告時段頒獎,可想而知,列位獲獎嘉賓彼時彼刻站在聚光燈下是何等尷尬。所幸阿方索·卡隆早有先見之明,公開發布“影史上曾有沒有聲音、沒有色彩、沒有故事、沒有演員、沒有音樂的傑作。但沒有一部電影能缺少攝影和剪輯而存在”的聲討,架不住各方壓力的奧斯卡,只好將廣告時段頒發四大技術獎項的規劃作罷。

  

本屆奧斯卡主動求變未能得手,被迫求變倒是成行,由於主持人因言論不當退出,奧斯卡啟動三十年來首度無主持人駕駛模式。從最終效果來看,無主持模式並沒影響到大獎的流暢性和活躍度,而由超英紅星構成的“大禮包”,成為本屆頒獎盛事的獎台外靚點。光是“漫威禮包”就包括“美國隊長”克里斯·埃文斯、“驚奇隊長”布麗·拉爾森、“女武神”泰莎·湯普森和“黑豹”查德維克·博斯曼等,DC的“海王”傑森·莫瑪則與《權力遊戲》老搭檔“龍馬”艾米莉亞·克拉克打包出席。

  

91歲的奧斯卡在求變,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問題在於,它這個變量是下行的,大有向超英流行靠攏的架勢。此外,這個美國影藝學院獎求變的過程中,也越發夜郎自大,比如此次未能兌現的廣告時段頒發四大技術獎項的設計,顯然冒著不尊重電影人之大不韙。對於這嬗變的世界來說,追求收視率的奧斯卡盛典求變並不是壞事,但須以對電影人和電影藝術的尊重為基礎。


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兩獲奧斯卡最佳導演

  

多元化:自我修正還是矯枉過正

  

多元化是本屆奧斯卡的顯著特徵。就拿五個最佳導演提名來說,美國黑人和白人導演各佔一名,剩下三位都是來自墨西哥、希臘和波蘭的外來務工人員。

  

最佳影片《綠皮書》聚焦種族和階層矛盾,這也是黑人演員馬赫沙拉·阿里《月光男孩》後,第二次獲得最佳男配小金人;最佳外語片和最佳導演得主阿方索·卡隆生於墨西哥城,他上一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是科幻片《地心引力》,沒想到他講起老家故事《羅馬》更具藝術張力;《波西米亞狂想曲》根據英國皇后樂隊故事改編,埃及裔新科影帝拉米·馬雷克為主唱佛萊迪·摩克瑞的傳奇人生又摹上靚彩一筆,埃及裔演員上一次奧斯卡封王還是1962年《阿拉伯的勞倫斯》時的奧馬爾·沙裡夫;最佳改編劇本獎《黑色黨徒》編劇兼導演斯派克·李是位黑人老炮;最佳動畫長片《蜘蛛人:平行宇宙》導演彼得·拉姆是獲此榮譽的首位非裔導演;此外最佳紀錄長片《徒手攀岩》和最佳動畫短片《包寶寶》導演則是亞裔。

  

這是一個修正的結果,也可能是一個矯枉過正的結果。在第88屆奧斯卡提名中,4大表演獎20個提名連續兩年被白人包攬,膚色單一問題飽受詬病,黑人導演斯派克·李乾脆宣布抵製該年頒獎禮。面對質疑和抵製,影藝學院舉行理事會通過改革方案,以提高會員構成多元性。次年第89屆奧斯卡,《月光男孩》凱旋,黑人演員馬赫沙拉·阿里捧起他人生的第一個小金人。而去年的第90屆奧斯卡,個人沒那麽喜歡的《逃出絕命鎮》笑到最後。

  

本屆奧斯卡的多元化除了膚色和國別,還體現在網飛(Netflix)和漫威的破局。個人以為,如果是諾蘭《蝙蝠俠:黑暗騎士》水準的超級英雄大片,奧斯卡沒必要固步自封設置壁壘,但如果是《復仇者聯盟》系列的水準,還是要潔身自愛為妙。但願越來越多超英大片按照奧斯卡大獎水準來打造,而不是奧斯卡獎越發向超英大片傾斜。

  

這裡重點要說的是網飛的破局。雖然此前斯皮爾伯格等放言“只在電影院上映一周的電影不應被提名奧斯卡”試圖設障,但網飛出品的《羅馬》依舊獲得10項提名,其中墨西哥素人主演爆冷提名女主,加上《巴斯特民謠》《生命終局》和《句尾》四部作品,網飛本屆共計拿下15項提名,並最終斬獲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最佳攝影和最佳紀錄短片四項大獎。所謂英雄不問出處,網飛基因的《羅馬》,不僅是去年世界電影中的佼佼者,也是近年全球電影中罕見的藝術流,只要是好電影,奧斯卡不應錯失。


原標題:進退與褒貶,91歲的奧斯卡何去何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