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印度強製數據本地化,本土外來玩家大亂鬥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志象網(ID:passagegroup),作者|邵世明

10月15日,是支付公司遵守印度央行在印度存儲數據的截止日期。

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大多數數字支付公司都已按照印度央行的要求完成了合規,或者提交了合規時間表。印度央行目前已經開始評估各公司的合規情況。

這一次WhatsApp仍屬於“少數”。

儘管它已經建立了一個系統,可以在印度本地存儲與支付相關的數據,並試圖藉此來遵守印度儲備銀行關於數據本地化的要求。

但印度國家支付公司(NPCI)表示,WhatsApp最近在印度存儲支付數據的行為,尚不足以在統一支付接口(UPI)上全面推出運營。

根據政府官員的說法,WhatsApp只是在印度建立了支付數據“鏡像”,這些數據的副本也存儲在海外。而印度儲備銀行在4月份規定,金融機構的數據應當只存儲在印度。

4月6日,鑒於只有部分支付系統運營商在印度存儲了部分或全部支付數據,印度儲備銀行表示,“所有支付系統提供商應確保與其運營的支付系統相關的全部數據存儲在僅位於印度境內的系統中。數據應包括收集/輸送/處理的完整端到端交易細節/資訊,它們都是消息/支付指令的一部分。”

但同時也有消息稱,印度儲備銀行目前不會立即懲罰沒有達成數據本地化規範的支付公司,前提是他們必須提交一份附加條款時間表

這個讓步來之不易,應該說是多方斡旋的合力所致。此前,印度的政策制定者們就曾表示,儘管來自各方的遊說絡繹不絕,但本地化規則並未放鬆。

甚至美國參議員John Cornyn和Mark Warner,都公開呼籲要求莫迪總理在數據本地化問題上能更溫和一點。他們還表示,印度的政策將對在印的美國企業產生不利影響。

“數據本地化的要求,包括數據保護法案草案和國家電子商務政策框架草案中的要求,都將對公司在印度開展業務產生負面影響,可能會破壞您自己(莫迪總理)的經濟目標,也無法提高印度公民數據的安全性。”他們說。

但樹欲靜而風不止。全球支付公司在印度最強勁的對手、印度最大的支付巨頭Paytm,就從未停止過“痛打落水狗”的大棒。

Paytm的首席執行官Vijay Shekar Sharma,對WhatsApp支付的質疑和抨擊一直不絕於耳。

上個月底,Paytm又調轉槍口,對谷歌幾周前更名的支付平台Google Pay暴起發難。

不可放過一個

9月21日,Paytm致信給印度國家支付公司(NPCI)的CEO Dilip Asbe,列舉了谷歌的隱私政策,表達了對谷歌與合作公司、第三方用戶分享印度消費者的支付數據的擔心,並請求就此進行緊急調查。

Paytm 在信中寫道:“Google Pay 是一個不受監管的平台,它能夠利用客戶的數據獲取經濟收益,完全無視用戶對隱私的需求。

Paytm 還表示,谷歌在印度以外的地方共享和存儲用戶數據,“一旦數據泄露,會導致嚴重的安全隱患。”它補充道,儘管如今印度正在制定數據保護法,谷歌仍可以與集團公司和印度以外的第三方公司共享數據。

“最近,WhatsApp 已被勒令停止與母公司 Facebook 共享用戶數據。有鑒於此,Google Pay 與谷歌、集團公司、支付參與方共享其用戶的重要個人數據這一事實令人不安。”

統一支付接口是NPCI開發的支付系統通道,可以讓全球科技公司與銀行合作向印度消費者提供支付服務。這導致印度本土的支付公司(如Paytm等)與全球性公司(如谷歌和WhatsApp)為了爭奪市場份額,產生了劇烈的衝突。

在2月份,印度最風行的即時通訊應用WhatsApp為部分用戶推出了支付功能。當時Paytm的創始人Vijay Shekhar Sharma就曾表示,與WhatsApp這種全球性公司之間存在不公平競爭,並將就此事實與NPCI進行接洽。

另一家最近受全球隱私保護問題影響的科技公司Truecaller也在印度提供支付服務。但由於其產品在印度消費者中幾乎沒有引起關注,因此逃過一劫,並未引起印度競爭對手的注意。

但事實上,數據共享是所有支付平台的共同主題。只是根據各公司在網站上列出的隱私政策,他們分享用戶數據的程度各不相同。根據《經濟時報》最近對各公司有關政策的詳細調查,出於交易目的,每家支付公司都需要共享一些用戶數據。有時,公司也會共享數據用於促銷和防欺詐檢測。

PhonePe就表示要與其所屬公司共享數據,其所指的可能是Flipkart。Paytm表示,它隻共享“需要知道”的數據。業內專家表示,由於印度尚未制定強有力的數據保護政策,因此公司可以在用戶同意的情況下共享用戶數據。

Paytm稱,為確保使用數字支付的印度人隱私,所有支付公司都應該遵守約定,公平競爭。

儘管谷歌作為第三方服務提供商並非由印度儲備銀行(RBI)直接管控,但其他公司(如數字錢包和支付銀行)均由RBI根據支付政策來進行管控。

朝聞夕改,巨頭的反擊

谷歌的應變可謂神速。

作為對Paytm的回應,谷歌迅速通過《經濟時報》作了回復,表示它並未共享UPI(統一支付接口)數據

該公司的發言人表示,“Google Pay用戶與谷歌之間有直接關係——根據Google Pay的服務條款,谷歌帳戶歸屬谷歌有限公司。普通谷歌帳戶允許對管理風險、欺詐、垃圾郵件以及增強安全措施進行所需的檢查和管理,這些措施普遍適用於谷歌各產品,以保證各服務間的無縫體驗,讓用戶受益。谷歌不會利用任何單獨的UPI交易數據謀取任何商業利益,比如將其用於廣告。”

谷歌去年在印度國內支付市場推出了Tez。運營一年內,它獲得了大約2500萬月活躍用戶,共進行了8.6億筆交易。最近,該公司將Tez重新命名為Google Pay,已為自己設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要推動數字支付在印度的廣泛使用並提升金融包容性。

在遭到Paytm投訴的次日, Google Pay還迅速更新了隱私政策。

在新的隱私政策中,Google Pay詳細說明了它如何使用和可以使用的印度用戶支付數據。該更新同時在谷歌的網站上公布,進一步澄清了Paytm稱谷歌可能濫用印度人的支付數據的說法。

更新後的隱私政策顯示,“您的UPI交易數據不會被谷歌以外的任何實體用於任何商業目的(例如,用於廣告)。”

谷歌表示,該公司可能會與銀行、商家和第三方服務提供商分享UPI交易數據,但這與只是為了協助交易順利進行。

在舊版的隱私設定中,谷歌表示,它可以與集團公司一起使用個人資訊進行促銷,發送有關第三方、谷歌集團公司的產品和服務資訊。如今這些內容已蕩然無存。

谷歌表示,其隱私政策的條款將進行修改完善,Google Pay僅 “為處理交易或向我們的授權合作夥伴提供Google Pay服務”而共享數據

行業專家表示,為了確保交易順利,某些形式的支付數據確實需要與第三方實體共享。至於有關數據共享程度的細節,或許只有在政府通過數據隱私法之後才有定論。

更絕的還在後頭。

10月上旬,谷歌宣布限制第三方應用訪問用戶數據。谷歌表示,只有用戶選擇作為撥打電話或發簡訊的“默認應用”,才能訪問此類數據。

此舉結束了開發者無障礙生態系統的時代,將對依賴這些數據來確定客戶信用評分的貸款和金融服務公司,以及篩選這些資訊以建立客戶檔案的電子商務公司產生直接影響。

“谷歌的舉措非常大膽。”一家價值10億美元的互聯網初創公司的高管說:“如果他們真的嚴格打擊這種行為,那麽從Flipkart、Paytm等大公司到小型公司都會受到影響。”

此時,很多創業公司正在瞄準下一億用戶,谷歌有關消費者行為和智能手機使用模式的數據,可以幫助它們構建更好的產品,提供巨大優勢。

業內專家表示,谷歌此舉在印度這樣的市場尤其影響深遠。印度用戶並不明了數據的意義,很多人免費將其授權給應用。

支付初創公司Freecharge的創始人Kunal Shah說:“谷歌禁止應用程式訪問用戶簡訊日誌和通話記錄,將對印度的Fintech公司產生巨大的影響,而這些公司都並未做好準備。”

對此,Paytm的一位高管表示,該公司“是Play商店白名單的一員。我們是一個UPI應用程式,這讓我們可以訪問SMS。我們從未讀取過通話記錄,這並非我們所使用/需要的數據種類。”

數據的世界大戰

在給IAMAI的一封信中,Paytm說:“這是我們支持國家,並通過‘數據壟斷'促進‘數據主權'的時刻,這些都可能通過數據本地化來實現。”

Paytm表示,印度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消費者數據保護框架,以示對公民隱私問題的尊重。同時,面對全球科技巨頭的咄咄逼人,這將為印度的創業生態系統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Paytm還建議對印度的所有支付進行監管。“作為印度最大的支付公司,我們堅信,印度人的財務數據必須被視為‘關鍵個人數據',只能在印度存儲和處理。”

而隨著印度央行的截止日期臨近,全球支付公司意識到,印度數據本地化的規定,背後的真正意圖並非只是為了“訪問”數據。如果只是為了隨時利用這些資訊,在印度建立數據的鏡像伺服器就可以做到。

大膽推論一下,或許對印度政府而言,目標是“控制”這些資訊。監管機構可能認為這些資訊價值連城。在一個銀行滲透率低的國度,這十年間產生的數據可能是極其龐大的。

10月15日,印度央行所規定的截止日期,印度獨角獸InMobi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Naveen Tewari表示,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動,印度將輸掉這場“數據戰爭”。

他認為這是一場世界大戰,“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數據戰,戰爭中無人受傷,但這是一場最激烈的戰爭,而印度的形勢不妙。”

“這些(數據)戰爭在兩到五年前就已開始,那時印度的決策者尚不理解(數據被收割的意義)。當東印度公司進入印度時,他們花了100多年的時間來接管(這個國家)(現在)的5-7年,就是那時的100年。”Tewari說。

一位知名風投的投資人士對志象網表示:“政府想要控制更多的事情……這樣容易做成大事,從而形成巨大的影響力。”

“同時,我認為一些本土公司正試圖利用這些,在與外國公司的對抗中取得優勢。它們就是不想要競爭。”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