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胎寶寶好動是好事嗎?那可不一定哦!有些胎動可能預示著胎兒危險!

胎動這個詞,相信孕媽媽都不陌生,胎動是準媽媽感知寶寶的重要途徑。如果孕媽咪是第一次懷孕,那麼很有可能在孕18-20周時第一次感覺到胎動。由於這時候胎兒還小,力量不足,胎動的感覺若有若無,像是蝴蝶扇動翅膀一樣輕。隨著孕周的增加,胎動會越來越規律。

進入孕晚期,你會發現胎寶寶更加好動了,不但動作幅度特別大,動的頻率也非常高。不過,動得多就說明胎寶寶特別健康嗎?胎動頻繁一定就好麽?

胎動頻繁應區分生理性or病理性

一般導致孕晚期胎動頻繁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生理性原因,這是胎兒正常的生理反應,準媽媽不必擔心;另一種則是病理性原因,這時候準媽媽需要立即到醫院求助,以免胎兒發生意外。

那麼如何判斷自家寶寶的頻繁胎動屬於哪種情況呢?

1、生理性原因

孕晚期胎動頻繁,大多數是由生理性原因造成的,大概有以下3種情況:

(1)飯後

吃過飯以後,準媽媽體內血糖含量增加,寶寶也托媽媽的福一起「吃飽喝足」了,有力氣了,所以胎動會變得比飯前明顯增加一些。

(2)對著肚子說話時

孕晚期胎寶寶已經能聽出媽媽的聲音了,ta喜歡和爸爸媽媽用對話的方式交流,因此準媽媽在對著胎寶寶說話的時候,寶寶會有回應,用頻繁胎動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覺。

(3)夜晚睡覺前

通常胎兒在夜間會比較活躍一些,一方面是因為夜晚ta比較有精神,另一方面是因為準媽媽此時更能靜下心來感受寶寶的胎動。

2、病理性原因

準媽媽需要警惕,並不是所有的孕晚期胎動頻繁都是正常的,如果原本胎動一直很稀少,忽然變得頻繁了,就要引起注意,因為這有可能表示胎寶寶缺氧或者正受到一些疾病的侵襲。

胎兒發生缺氧時,會變得煩躁不安而好動,在缺氧初期胎動次數會增多,當宮內缺氧繼續加重時,胎動逐漸衰弱,次數減少,此時為胎兒危險先兆。若此時不採取相應搶救措施,胎兒會出現胎動消失,乃至胎心消失,心跳停止而死亡。一般缺氧可見於胎盤早剝、前置胎盤、臍帶繞頸等情況。

另外如懷孕時候準媽媽受外傷撞擊,可導致胎動突然加快並且胎動劇烈,甚至會因此造成流產、早產。

所以,若孕晚期胎動頻繁並無先兆,事發突然,準媽媽一定要引起警惕,及時到醫院治療,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私信刪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