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斐訊“0元購”與聯璧金融嫁接 消費者看病錢血本無歸

  推薦閱讀:

  斐訊“0元購”陷阱:買家數億資金被套 買房的錢懸了

  媒體:斐訊“0元購”坑消費者 電商平台難辭其咎

  小華為斐訊欠債85億被查封 聯璧金融揭開冰山一角?

  購買斐訊電子產品 捆綁聯璧金融全額返現 定期產品年化率12%吸引人們不斷投入——

  零元購 “提現秒到”至血本無歸

  來源:法制晚報

  法制晚報訊(記者 張蕊) 沒有人會相信不花錢可以買東西,但是如果購物的錢可以陸續返現,也許你覺得有幾分合理。

  沒有人會平白無故買互聯網理財產品,但是如果必須走這個管道返現,也許你會同意。

  購物+理財,這兩個毫無關聯的事兒就被“斐訊電子”和“聯璧金融”成功嫁接了。斐訊“0元購”就是消費者花錢買了產品,只要下載聯璧金融APP,注冊账戶後,購買產品的錢以及利息就會在約定時間內返還。

  值得注意的是,每人只有一次免費返現機會,如再次“0元購”,就需要在聯璧金融的平台上購買產品。而此時,消費者的身份就轉變成了投資者。

  截至6月30日24時,據投資者自發建立的“聯璧金融維權網站”統計,有效登記的投資者為3973人,涉及資金8.44億元。

  上海松江警方已依法立案偵查,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血淚故事

  買房錢、看病錢一無所有

  家住北京的王惠至今都特別後悔,她今年3月份才接觸到“0元購”,一開始沒有動心。直到購買的產品本金和利息全部返現,後來需要買房了,王惠開始倒騰自己手中的定期理財。她發現,聯璧金融的零錢產品比較符合自己的需求,可以隨用隨取,而且是當天計息,幾次秒到,讓王惠放鬆了警惕。6月份,王惠將買共有產權房首付的35萬放入了聯璧金融的活期當中,6月20日想取出來時,才發現之前秒到的錢一直沒了消息。

  同樣也是6月20日,正是李雪要去做化療的日子,她想提出五萬元未果,“知道平台出問題後,我死的心都有了。”

  《法制晚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幾乎所有的投資者都是通過斐訊才知道的聯璧金融,然後又通過“0元購”的模式相繼購買了大量聯璧金融的理財產品。

  同樣是2016年,北京市民王剛第一次接觸斐訊,當時家裡想換一個路由器,他上網搜索,“當時就看到了斐訊的‘0元購’,我還奇怪這是什麽意思。”王剛詳細谘詢客服後,才明白,購買這款路由器的錢是可以返回來的。

  王剛毫不猶豫地下了單,收貨後,他按照說明書的指引,掃描了K碼,下載了聯璧金融的APP,並注冊了账戶,一月後,399元的本金和利息如期而至。這讓王剛感覺挺好,之後他又看上了斐訊的另外一款產品,“這次要買的時候就得投資500元以上的理財產品,才能獲得返現資格。”於是,王剛投了一萬元進去,不僅獲得了返現資格,還獲得了一些積分券和加速券。

  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算上信用卡和朋友的錢,王剛一共投了72萬。

  但狂歡戛然而止,6月19日,有投資者陸續發現聯璧金融出現兌付困難,定期投資及活期存款均無法提現。 “我的信用卡要還款了,想提現花錢,結果錢一直沒到账。”王剛問客服,對方稱,“平台正在維護,稍晚錢會到账”。但直到第二天,錢還是沒到。

  王剛這才慌了,再聯繫客服,已經聯繫不到了,他又去看了聯璧金融的投資群,發現大家說的都是“無法提現”的事情。 

  實體企業背書

  讓人放鬆了警惕

  在上海提到斐訊,幾乎每個人都知道。張磊自然也不例外,他知道斐訊是本地著名企業,但作為一個謹慎、從來不買理財產品的人,直到收到第一個路由器399元的本金和利息後,張磊才有些心動了,“我住的地方每天能看到斐訊的廣告,每天上班也能看到斐訊看上去很高大上的班車。”

  最後讓張磊下定決心的還是,聯璧金融是他所知道的唯一一個有實體企業“背書”的理財平台。

  同年8月18日,張磊在聯璧金融平台上投入了第一筆資金19萬,此後就一發不可收拾,“每次提現都是秒到,從來沒出過問題。”

  就這樣,張磊陸續投入了400多萬。《法制晚報》記者注意到,聯璧金融只有兩款理財產品,一是“活期”,年化率6.9%,二是三個月、六個月的定期,年化率12%。

  公開資料顯示,聯璧金融是上海聯璧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一款互聯網理財平台,誕生之初便與上海某知名通信企業在個人消費數位領域開展了成功的跨界合作,由此獲得大量用戶資源。

  而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則是上海一家電子數位企業,主打產品有路由器、體脂秤、電視盒子等。自2016年起,斐訊開始在電商平台上以及聯通、電信等營業廳推出“0元購”模式,即購買斐訊產品的顧客可通過上海聯璧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聯璧金融APP全款返現,但一個身份證只有一次免費返現機會,如需要再次“0元購”,就需在聯璧金融平台投資。

  這正是大家信任聯璧金融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有實體企業“背書”。“斐訊一直有新產品推出,也就一直吸引人買理財獲取資格。”投資者王剛如是說道。實體商品捆綁金融產品,讓聯璧金融獲取了大量的投資,而斐訊產品銷量也一路飆升。

  然而,6月23日下午,上海市警察局松江分局官方微博發布通報稱,上海聯璧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相關人員涉嫌違法犯罪。松江警方已依法立案偵查,目前,張某等1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強製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最新進展

  各方都在撇清關係

  採訪中,記者注意到,目前斐訊“0元購”的產品被多家主流電商及零售商平台下架,上海的部分地鐵站、辦公大樓也下架了斐訊的廣告。

  與此同時,斐訊公司也發出多條公告,稱與聯璧只是合作夥伴關係,並稱將妥善處理已購買產品的“K碼”激活問題。

  而一名斐訊內部有關人士否認斐訊和聯璧金融有關係,稱雙方只是合作關係。“我們公司運營一切正常。”但該人士也承認,聯璧金融以及“0元購”的事情,公司有規定不能對外說,內部也不允許討論,發現者一律開除並追究責任。

  吊詭的是,另據知情人士稱,斐訊內部員工也需要購買自己公司的產品,而獲得的利潤則通過聯璧金融才能拿回來。

  《法制晚報》記者梳理相關資料後發現,斐訊和聯璧金融的關係似乎並非只是合作,雙方在高管以及投資的企業方面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也有聯璧自己的員工對外宣稱,“聯璧的資金是供斐訊上下級供應商使用”。

  根據“天眼查”,聯璧公司投資的麗江瑞錦大數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法人、董事長正是斐訊CEO王佳彬。另據媒體報導,聯璧的前股東陳海東、金偉與斐訊均有關聯。

  陳海東和顧國平(斐訊創始人)是小學、初中的同學,上海綠庭投資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12月2日的公告顯示,陳海東、金偉、顧國平均為上海康斐的間接持股股東,陳海東累計間接持有上海康斐57.06%的股份,金偉累計間接持有32.94%股份,余下10%股份為顧國平持有。

  據天眼查,陳海東目前在6家公司擔任法人,記者撥打這些公司所留手機號碼,要麽關機,要麽為空號。陳海東擔任法人的6家公司,電子郵箱後綴均為phicomm.com,正是斐訊的企業郵箱的後綴名。而金偉擔任法人的15家公司中,10家公司的電子郵箱後綴也為phicomm.com。

  2017年5月24日,陳海東、金偉轉讓了其在聯璧的股份。

  專家解讀

  保存好相關憑據維權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律師劉仁堂認為,“0元購”與別的平台共同推廣產品或服務,可以認為是一種跨界行銷。“但是,我們又要清醒地認識到,商家的行銷目的是為了盈利或者是吸引潛在客戶,天上不會掉餡餅。”劉仁堂說,“如果聯璧金融沒有經過國家正式批準銷售理財產品或者吸納存款,這就已經涉嫌違法經營,甚至涉嫌犯罪。”劉律師認為,目前眾多的非法理財公司欺騙方案花樣不斷,推廣初期往往可以兌現承諾,甚至故意給用戶一點“甜頭”,造成一種麻痹大家的假象。一旦進行到中期,在巨額的利益驅使下,拆東牆補西牆結果造成無法兌付。大家在遇到需要投資和動用大筆資金時,一定要首先明確該公司是否有資質銷售理財產品。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老百姓要想分辨一款產品是否安全不容易。“不要盲目相信所謂的大平台,在利益驅使下,他們一樣會作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第5條,未經中國人民銀行依法批準,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擅自設立金融機構或者擅自從事金融業務活動。“一旦已經購買了公司理財產品或者進行了投資,一定要保留好合約原件、付款憑證票據等關鍵資訊,以備進行民事訴訟或刑事報警。

  (文中投資人均為化名)

  文/記者 張蕊  製圖/廖元

責任編輯:王瀟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