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絕經後,子宮肌瘤就會自行消失嗎?

小C說健康,健康伴你行!門診常遇到這樣的朋友 40多歲,子宮肌瘤已經很大、出血多、小便頻、有便秘。

醫生建議手術解決根本問題,得到的回答是:「我等著絕經,絕經後肌瘤不就沒了嗎?」這裡Dr.C要糾正這個錯誤概念,絕經後子宮肌瘤可以縮小,但不會完全消失。

絕經前後,由於激素大幅波動,導致肌瘤生長速度更快,使手術難度增加,康復時間延長。

希望朋友們摒棄錯誤觀念,避免延誤治療。今天請Dr.C再來講講子宮肌瘤的「三件事」!講之前先來看到底什麼是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好發於30-50歲,發病率高達60%-70%。又被稱為纖維肌瘤、子宮纖維瘤。不止發病率高,複發率也很高,多發性子宮肌瘤的複發率甚至高達60%-70%。

第一件事:為什麼子宮肌瘤容易複發呢?

目前根治子宮肌瘤的辦法就是切除子宮,但有些患者有生育要求希望保留子宮,選擇子宮肌瘤剔除術。有些肌瘤體積非常小,超音波看不清,難以剔除乾淨,這些小肌瘤在雌激素作用下又逐漸長大。

據統計,手術治療子宮肌瘤後,單發性子宮肌瘤的複發率約為12%,多發性子宮肌瘤複發率約為48%,一般多在2-3年後複發。

子宮肌瘤複發率和肌瘤數量、患者年齡、個人飲食習慣等有關。患者手術時年齡越小、肌瘤數量越多、飲食習慣越差,複發幾率越高。患者服用過量含雌激素的食品或保健品,複發幾率更會明顯增加。

第二件事:子宮肌瘤病人是不是都會有癥狀呢?

不是所有子宮肌瘤患者都有癥狀,有無癥狀及輕重,主要決定於肌瘤部位、大小、數目及併發症子宮肌瘤常見癥狀有經期疼痛、月經量大、腹部腫塊、陰道溢液、壓迫癥狀等。

肌瘤越大越會出現癥狀,有的肌瘤小、生長緩慢、無癥狀,可以終生未被發現。有的肌瘤很小也可能出現癥狀,多見於肌壁間肌瘤。

子宮前壁肌瘤貼近膀胱者可產生膀胱刺激癥狀,表現為尿頻、尿急;宮頸肌瘤向前長到相當大時,也可以引起膀胱受壓而導致恥骨上部不適、尿頻、尿瀦留或充溢性尿失禁。

子宮後壁肌瘤特別是峽部或宮頸後唇巨型肌瘤充滿陰道內,向後壓迫直腸,可產生盆腔後部墜脹,大便不暢。

不少患者是因常規查體,經超音波檢查發現有子宮肌瘤,而其本人並無癥狀。

第三件事,也是最重要的,如何預防子宮肌瘤?

1、避免不安全人工流產:人流會損傷子宮,增加女性患子宮肌瘤的幾率,因此夫妻雙方應積極採取避孕措施,盡量避免或減少人工流產次數。

2、 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外陰清潔、乾燥,這樣可以防止病原體進入子宮,減少感染引起的子宮肌瘤。

3、避免長時間使用激素,定期做婦檢:子宮肌瘤是激素依賴性腫瘤,過量使用激素會刺激子宮。定期到醫院做婦科檢查,如果發現子宮肌瘤,一般應3-6個月複查一次,如肌瘤增大較明顯,出血嚴重,則應及早手術。

4、飲食上應注意這些:子宮肌瘤和雌激素水準高有很大關係,高脂飲食可促進女性雌激素分泌,刺激子宮的正常修復,女性朋友們應堅持低脂肪飲食,多喝水,避免過多食用桂圓、紅棗、阿膠、蜂王漿等熱性、凝血性和含激素高的食品。

子宮肌瘤的發生率和破壞率都非常高,所以要記住Dr.C科普的以上幾點呦。更多女性健康相關問題,歡迎提問,我們會持續為大家答疑解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