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別把直腸癌誤當痔瘡治了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直腸癌的發病率逐年增加,有報導大腸癌(結腸癌+直腸癌)的發病率位列第三位(前兩位是肺癌及胃癌),到2015年,大腸癌的發病率可能超過肺癌及胃癌的發病率。這個健康殺手可能使無數個美滿家庭支離破碎。

多數認為直腸癌的發生與食物或遺傳有關。也有這樣的說法,直腸癌是一種生活方式病,所以飲食、生活方式是癌症的禍根。研究證明酸性食品的攝入是癌症的元兇,癌症是酸性體質的代表。在食物方面,肉類、蛋白質、脂肪的攝取量增加很多,大腸直腸癌有明顯上升趨勢。

痔瘡與直腸癌最突出的相似癥狀就是便血,而且往往便的都是鮮血。特別是直腸息肉和直腸癌早期(晚期腫瘤出血壞死可能有膿血便),除便血外無其他不適,很容易誤以為是痔。在現有醫療條件下,有些惡性腫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早期發現。許多發生在結腸或直腸的惡性腫瘤,如果能夠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效果是非常令人滿意的。

最近,我接診了這樣一個病人。病人主要癥狀是便血,之前兩年時間一直按照痔瘡在治療,效果不佳,因患者恐懼痔瘡手術一直未作詳細檢查。經過詳細詢問病人病史及專科查體後建議病人行結腸鏡檢查,結果發現直腸腫瘤。其實這樣的例子在臨床工作中並不少見,甚至發現過幾例直腸癌在痔瘡的「掩護」下,不斷「生長壯大」,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而釀成悲劇。

廣東民安肛腸專家提示:年齡40歲以上人群或者有便血的病人,無論有沒有痔瘡,都應定期去正規肛腸專科醫院就診,請醫生做直腸鏡或結腸鏡檢查。發現血便等癥狀時,一定要考慮排除腸道的其他疾病。在痔瘡的治療過程中,如癥狀長期無明顯好轉或反覆出現便血亦應予以重視。千萬別讓小小痔瘡耽誤了對直腸癌等疾病的診斷。

另外,希望醫務工作者、痔瘡病人及家屬一定要提高防癌保健意識,千萬別讓癥狀相似的痔瘡掩蓋了直腸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