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季多吃「苦」就是在吃補,這樣吃「苦」養心又防暑

立夏過後,氣象日益炎熱,很多人會因為季節原因出現食慾減退、胃口不振的癥狀,人們很容易上火,需要清熱解毒,因此,能夠多吃苦味的食物對健康有幫助。奇妙的是大自然給了我們很多苦味的食物,就是希望通過這些食物來給我們的健康帶來裨益。那我們來看一下有哪些食物是苦的又是很有營養的?

夏季為什麼要多「吃苦」?

夏季酷熱潮濕,人常會感到「心火」旺盛、煩躁不安、疲勞乏力。中醫學認為,夏季人之所以不爽,是緣於暑盛濕重,既傷腎氣又困脾胃。苦味入心,苦味食物可以去心火,亦可健脾燥濕,從而使人體達到平衡。現代科學研究也證明,苦味蔬菜中含有豐富的具有消暑、退熱、除煩、提神及健胃功能的生物鹼、氨基酸、苦味素、維生素及礦物質。

苦味可通過刺激舌頭上的味蕾,增進唾液分泌,刺激胃液和膽汁的分泌,從而增進食慾,促進消化。夏季溫度高、濕氣重,適當吃些苦味食品,可清泄暑熱、排除濕氣,還可增進食慾、健脾利胃。

夏季要多吃這些苦菜

苦瓜

苦瓜具有清熱、養血益氣、補腎健脾、滋肝明目的功效,對治療痢疾、瘡腫、中暑發熱、痱子過多、結膜炎等病有一定的功效。苦瓜中的苦瓜素被譽為「脂肪殺手」能使攝取脂肪和多糖減少。

苦菜

苦菜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種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可清熱、涼血、解毒,對癤腫、吐血、鼻出血、便秘、感冒等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殺菌消炎,對黃疸性肝炎、咽喉炎、細菌性痢疾、感冒發熱及慢性氣管炎、扁桃體炎等均有一定療效;還能防治糖尿病、宮頸癌、直腸癌等。

苦菜開水燙後,涼拌、做湯、炒食或者拌面蒸食均可。吃前一定要先用開水焯燙,這樣可以除去草酸,有利於鈣的吸收。

苦筍

苦竹筍含有豐富的纖維素、維生素、生物鹼等,具有除濕利水、清熱除煩、清涼解暑、促進消化的功能。苦筍的烹法以炒、拌、泡這三種做法較為常見。

蓮子心

性寒、味苦,有清心去熱、澀精、止血、止渴的功效。飲用蓮子心茶可治療心煩口渴、心衰、便秘等症。

萵筍

萵筍味苦,性微寒,有利五臟、通經脈、開胸膈、利氣、堅筋骨、去口氣、白牙齒、明眼目、通乳汁、利小便和解毒的功效,可以用於血尿、小便不利、產婦缺乳、高血壓以及高血脂症。萵筍還具有鎮靜作用,經常食用有助於消除緊張,幫助睡眠。

萵筍葉中維生素B1、B2、C、E的含量分別是莖的3~5倍。葉中含的胡蘿蔔素(維生素A前體),幾乎是莖的6倍。萵筍葉所富含的葉綠素,有「綠色精靈」的美譽,能潤膚美容、清潔口腔、防齲除臭。因此食萵筍棄葉,大大降低了其食用的營養價值。

枸杞苗

枸杞苗全株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除煩、滋陰明目的作用。適於治療陰虛發熱、消渴口乾、手足心熱以及肝腎虧虛、兩目乾澀、虛火牙痛等病症。

蕪菁

蕪菁又名大頭菜。中醫認為,蕪菁性平,味苦、辛、甘,入胃、肝、腎經,具有開胃下氣、祛濕解毒的作用。適於治療食積不化、消渴、熱毒風腫等病症。蕪菁風味佳,可以代糧,也可做菜用,或鹽漬加工。

蒲公英

蒲公英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蔬菜,主要含有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核黃素及鈣、磷、鐵等營養成分。中醫認為,蒲公英性味甘、苦、寒,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止瀉、利膽、保肝、健胃、降血壓等作用。

夏季吃苦注意事項

夏季我們認為吃點苦,可以幫助解暑去火,讓身體收益。但是吃苦沒有度,反而會適得其反,其中有一些事項我們必須注意起來。

這3類人不宜「吃苦」

1、脾胃虛寒者

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大多體虛、氣不足的人容易脾胃虛寒,這類人群不宜常吃苦瓜,否則可能出現腹脹腹痛,甚至嘔吐、腹瀉等癥狀。

2、學齡前兒童

學齡前兒童為純陽之體,胃常有餘,脾常不足,不宜過食。

3、孕婦

孕婦應慎食苦味食物,例如苦瓜內含有奎寧,食用過量會刺激子宮收縮,可能造成流產。

雖然適度食用苦味食品能夠起到增強食慾、促進消化和清涼敗火、排除體內毒素的作用,但吃過多的苦味食品則易傷脾胃,會引起噁心、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因此,夏季「吃苦」別過量。

夏天暑濕較盛的地方,適當「吃苦」有助於化除人體內的濕邪。另外,工作環境不同對身體也會有很大的影響,可在飲食上多加註意。夏季多在高溫酷熱的室外工作的人群,可適當多「吃苦」以清熱瀉火祛暑濕。而長時間待在冷氣機環境下少出汗者,飲食上適當「增辛」有助行氣養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