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牛頓先生:面對Libra我們更需要了解它的靈魂

互鏈脈搏按:2019年6月27日,互鏈脈搏在北京組織了一場關於Libra的私享會,邀請了區塊鏈領域許多學者、企業家、政府直屬機構相關人員進一步討論Libra。當時距離Libra發布白皮書已經過去9天,其直接影響已經談論很多,因此本次私享會更多更多聚焦在中國如何應對方面。

由於本次會議是私享會,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願意公開討論內容。互鏈脈搏隻選取了嘉賓授權公開的內容,以饗讀者,分享專家們的真知灼見。

下為利勢資本聯合創始人、獨立學者——牛頓先生的分享:

Libra白皮書表現的價值觀和以前我們看到不一樣。白皮書出來後,很多傳統公司的朋友說沒有什麽創新。從技術角度似乎是這樣,我完全同意。但是Libra把不同的技術、資源組合到一起,產生了革命性的東西——世界銀行+穩定幣。比特幣從技術角度也沒有創新,今天人們所熟知的POW共識機制等,都是前人已經發明出來的,中本聰只是將已有的技術做了一個組合。但是它把多種技術組合到一起帶來了革命。

而研究Libra,我們要知道它是哪些技術和思維的組合,以及為什麽Libra發起團隊會在特定的模塊選擇了相應的組件。

我將Libra分成四個部分進行拆解:價值觀+Libra貨幣+Libra協會+Libra區塊鏈。

很多大經濟學家對政策的制定產生分歧,並不是因為經濟學理論的高低或對現實判斷的偏頗,而是因為價值觀。價值觀的不同,導致對政策應該努力實現的目標有不同的規範觀點。

價值觀的不同,也會導致項目向不同的方向發展。所以,我將Libra通過白皮書傳達的價值觀看似形而上,但卻是內核。

Libra的價值觀可以概括為三個詞,我們會發現這三個詞貫穿了下文會講到的幾乎所有的機制設計,而且一開始便奠定了Libra位於道德的制高點。

a. 開放。是不受任何一個單一主體控制的開放,是儲備資產選擇的開放,是協會成員的開放,是技術的開放。

b. 平等。是不論身份、不論地域、不論職業、不論貧富的用戶平等,是不論投資、不論影響力的投票權平等,是所有貨幣都有納入儲備考慮資格的平等。

c. 共享。是管理權力的共享,是價值回報的共享,是連接新舊世界的共享。

用大白話來說就是,Libra的任何環節都可以進來,而且都是平等的參與,還可以共享權益。

開放,平等,共享這三個價值觀,相互貫穿相互影響,鑄就了Libra的靈魂。

也有很多人質疑祖克柏是否會按照這個價值觀來落地執行,一方面我們看到了它所有的機制設計確實相符(縱然有很多不得不折中處理的方式,從落地的角度考慮也是合理的),另一方面,起碼它敢於揭示一個問題:科學技術的發展,並未帶來全球經濟的良性發展,甚至在製造更大的不均衡,由此而造成的社會問題,貧富差距問題,以及加劇貧富差別的貨幣金融資源分配的嚴重不合理。

在這個意義上說,Libra的白皮書是21世紀以來,最倡導貨幣金融平等、公正和普惠的宣言書。

如何面對這種革命,我注意到Libra的開放性。Libra的開放性表現在技術的開放性,組織的開放性,以及資產錨定的開放性,基於這個開放性,LIBRA不屬於任何人。這種開放性給了我們機會,中國的機構可以去參與到技術、組織中去。如果Libra排斥我們,那麽說明它的開放性是忽悠人的,如果不排斥,我們可以獲取更大的話語權。與此同時,我主張兩條腿走路,中國發展自己的數字貨幣勢在必行。

我們對Libra的研究還會持續,Libra是動態的。Libra的熱度有多高、影響周期有多長?我認為,它的周期是比較持久性的,會不斷發酵下去。並且Libra自身也不是白皮書發出來之後定型的,它會不斷改善自己,以及他會根據政府的反饋調整自己。這些都需要密切關注。

“熱那亞私享會”是區塊鏈領域高端、私密的思想交流活動,互鏈脈搏作為活動服務方,協助行業專家產生更高效地思想碰撞。本期“熱那亞私享會”的主題是:“Libra出世——東西方金融天秤砝碼如何平衡”,探討區塊鏈技術加持下,數字世界科技金融的發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