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Model Y現身衝擊平價市場 但產能仍是特斯拉的最大挑戰

台灣時間3月15日中午11:45分,伴隨著Midnight Magic的《Beam Me Up》入場音樂,特斯拉位於美國洛杉磯Hawthorne的LA Design Studio,一襲黑衣、腳蹬定製特斯拉logo“聯名”Nike的馬斯克在各種美式歡呼中為首發了萬眾矚目的Model Y。專題鏈接>>

作為特斯拉旗下第四款核心量產車型,Model Y共推出 4 個版本:基準版、長續航版、雙電機四驅版、性能版。幾款車型售價區間為39000-60000美元、EPA續航368km-480km、0-60英裡加速3.5秒-5.9秒,並且還會保留7座車型。

馬斯克透露,Model Y基準版的交車時間為2021 年一季度,長續航版、雙電機四驅版、性能版則為2020年三季度。

兩年前,特斯拉Model 3幾乎在同樣的時間發布,不僅僅在短短一周內收獲超過40萬訂單,更是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一系列關於產品、技術、體系的變革及爭論。兩年之後,Model Y以更加成熟的姿態呈現在全世界面前,他藏著馬斯克的妥協,期待將特斯拉帶入一個新的高度。

那麽,Model Y究竟是一款怎麽樣的產品?又會對行業帶來哪些實際的衝擊呢?

出身曲折,好事多磨

關於Model Y的信息,最早可以追溯到2016年。

最初在進行產品規劃時,馬斯克曾經希望為Model Y匹配一套全新的平台,而且還要保留同為SUV車型的Model X上的鷹翼門。不過,最終在團隊其他人的強烈建議下,馬斯克聽取了大家的建議,拋棄了問題多多的鷹翼門、使用Model 3的平台,大大縮短了Model Y的研發和推廣周期,吸取了之前總是給自己找不必要麻煩的教訓。

所以,Model Y從最初全新車型的身份一下“委身”成了Model 3的“衍生車型”。

它同樣使用了Model 3的無進氣格柵前臉,採用了掀背Hatchback的造型,但是相比Model X要更加具有流線型,風阻系數為0.23cd。我們注意到,Model Y的大燈使用了類似奔馳S級一樣緊密排列的三條樣式,或許是日後特斯拉新的大燈造型。車內採用與Model 3幾乎相同的內飾,單個大屏、全景天窗,而且可以選擇7座布局。

發布會期間,馬斯克並未透露Model Y的具體車身尺寸,不過它相比Model 3是一輛“大了10%、成本增加了10%、續航略微減少”、升高版本的SUV,就像Model X之於Model S。

根據車雲的預測,它的三圍尺寸應該與Model 3的4694×1850×1443mm和2875mm的軸距比較接近,基本與國內中級SUV的水準接近,至少也是緊湊級SUV。且全車75%的零組件與Model 3通用,包括電池組,Model S和Model X也只有約30%的零件通用。

目前,特斯拉Model Y共推出了4個版本的車型,長短續航、單雙電機、四驅的選擇通通有,最快的性能版0-60英裡加速可以達到3.5秒。電池容量預計與Model 3的50kWh、62kWh、75kWh相同,實際續航可以分別達到368km(標準版)、448km(雙電機四驅、性能版)、480km(長續航版)。不過鑒於有不少實測Model 3接近600km續航的案例,Model Y的續航或許也有能力超過500km。

前不久的3月6日,特斯拉發布了最新的Supercharger 3.0超充,最高功率可以達到250kW,充電時間可以縮短50%,尤其是低電量下的充電效果。經過OTA升級之後的Model 3將會是第一款支持V3超充的車型,充電5分鐘就可以為Model 3長續航版增加120km的裡程。由於同樣使用2170電池,Model Y則毫無疑問的是第二款可以享受它的車型。

Model Y在美國的起售價為39000美元(標準版),跟Model 3的35000美元的起售價相比剛好多了10%,長續航版本為47000美元、雙電機四驅版為51000美元、性能版為60000美元,按目前的匯率換算成人民幣分別為26.3萬、31.6萬、34.3萬和40.9萬。同樣,除了標準版將在2021年春季最晚交付之外,其他車型都將會於2020年秋季開始交付。

衝量基石,挑戰頗多

作為更加入門級別的SUV車型,Model Y現在終於可以與Model 3一起開辟馬斯克心念已久的平價市場了。

之前的Model S和Model X雖然已經達到了年銷量超過10萬的水準,不過其主打的高端市場也讓這兩款先行的轎車和SUV價格居高不下,這毫無疑問是製約特斯拉銷量上漲的原因之一。通過Model 3打開中低端市場之後,異常看重SUV市場的馬斯克自然要盡快加碼。馬斯克本人也表示Model Y的市場要比Model 3多50%甚至是100%,他在發布會中則預計生產量將要比Model S和Model 3的總和還要多。

廉價+SUV,使得Model Y遠比Model 3更重要,而且特斯拉寄希望於它才能達到2020年總銷量破50萬的目標。Model Y的預計2020年下半年上市,在特斯拉2018 Q4的報告中,特斯拉已經開始為Model Y的生產裝配做準備,並預計在2020年底以前實現Model Y的大規模量產,地點在內華達州的超級工廠Gigafactory 1,8月份開始進行投產,目標在9月的時候達到周產量2000台,年底之前達到周產量7000台。

而在2020年下半年這個時間點上,來自傳統汽車巨頭的競爭對手們將紛紛推出自己的純電動產品,奧迪E-tron和奔馳EQC都將在今年年內上市,寶馬iX3以及保時捷Taycan將在明年上市,還有日產長續航版Leaf、別克Enspire、大眾I.D.系列,以及以蔚來ES6為代表國產純電動車,Model Y面臨的市場競爭已經今非昔比。如果說Model S/X/3之前是電動車市場的一枝獨秀,搶先於傳統車企佔領了高端電動車市場,擁有更多造車經驗的後者已經開始發力。

特斯拉的優勢在於,它佔據了國產之後價格的先機。馬斯克不止一次表示過對於國內市場的重視,而且在未來一定會超過美國市場。Model Y在國內的生產要排在美國本土之後,但也隻晚了兩個月。有了超級工廠,可比當年晚了兩年的Model 3要進步了許多,至少國內用戶不用再那麽死等了。上海超級工廠Gigafactory 3的首條Model Y生產線預計將在明年10月開始投入生產,在年底之前達到周產量2000台,2021年2月的時候達到5000輛。

國產後的價格嘛,最近的大起大落已經很讓人摸不到規律了,按照之前的推測大概在45萬左右,僅供參考。而隨著Model 3在上海超級工廠的投產,從電芯、電池組、電氣系統以及其他零組件成本的下降,到規模效益、本地供應商等因素,特斯拉的國產車型在未來5年內成本會降低30%左右。因此,國產Model 3的價格會逐漸降低甚至下探到30萬之內,Model Y也是同理。

另外對於電池組的供應商選擇我們後續還會繼續關注,畢竟這牽扯到電池的形態、能量密度進而影響車輛本身的性能和續航,這是影響特斯拉用戶最直接的體驗。是否會使用寧德時代正極材料為鎳鈷錳的NCM 811、繼續使用Model 3上的圓柱NCA 2170、還是讓寧德做一個NCM 2170等等方案目前我們都不得而知,寧德方面甚至還在澄清未簽署任何協議,不過當時上海臨港集團也否認與特斯拉合作建廠,well...所以很有可能上海Gigafactory 3生產的Model Y會是國內特供車型。

產能瓶頸,能否突破

所以,除了來自各方的競爭,關於馬斯克之前的各種打臉和特斯拉的風波,許多問題還來自於特斯拉內部。

我們再來看一下Model Y的生產周期,雖然整個時間線的投產距離Model Y今天的發布還有一年多接近兩年的時間,但不要忘了Model 3困難的產能爬坡。曾經希望用5個月的時間將Model 3的周產能提升至5000台的特斯拉最後卻用了超過一年的時間,而現在特斯拉在美國對於Model Y產能的預期是5個月達到7000台、國內達到5000台。

也就是說特斯拉的目標是用不到原來一半的時間達到比原來還高的產能。不是說Model Y和Model 3共用75%的零件嗎?有了Model 3的生產經驗和已經鋪設好了的生產線,產能還愁上不去?然而事實上Model Y和Model 3並不能共線生產。看起來對於Model Y交付的再次跳票或者延期已經不需要驚訝了。

原因有很多,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整車線束長度的不同。特斯拉出於集成化和自動化的考慮,在生產線中大幅減少了整車線束的長度而使用半導體,從Model S的3km到Model 3的1.5km再到Model Y傳說的不到100m。而線束長度很影響生產線的自動化程度,所以其實Model Y和Model 3所需要的自動化程度是不一樣的。事實上就是因為最開始Model 3的自動化生產線過於先進,在仍需要不少人力組裝、“不足夠先進”的Model 3上影響了生產效率,當然其他環節準備不足的倉促上馬也造成了Model 3的“難產”。

這背後體現的是特斯拉對產品底層電子架構進行了革命性的優化,將AutoPilot、車載娛樂、4G通訊這三個運算量最大的模塊整合進了一個中央處理器,並歷史性地隻使用Linux的唯一系統統一操作管理,除了減少的線束長度,還大量減少了各部件ECU的使用數量,所以在核心架構上來看就相當於一部智能手機。

更重要的是,馬斯克不止一次地提到,Model Y是“新一級層次的產品”,Model Y的誕生會引領一場“製造革命”。更加先進的Model Y正適合這種更加先進的的生產線,馬斯克旨在將它打造成行業內第一款全自動製造裝配的車型。

所以,Model Y在根本上與生產線八字更合,沒有Model 3上的“系統誤差”。經過了Model 3生產線的去線束化,進一步優化Model Y需要克服的困難就小多了,相應產能爬坡的難度也就小多了。雖然當初Model 3在塗裝、焊裝、總裝等環節都出現了問題,不過馬斯克會讓自己再重蹈覆轍嗎?

車雲小結

回想起前一陣子國內某新造車勢力CEO說到特斯拉都已經打到家門口了,雖然一定程度上代表特斯拉最新理念的Model 3並不那麽完美,但不可否認其國產後對自主品牌的衝擊。

現在雙劍合璧有了Model Y之後,身為舶來品的特斯拉,無論對於豪華品牌還是自主品牌,在國內市場不得不說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伴隨著上海超級工廠,2020年或許會成為特斯拉新一階段的開始。當“補貼後價格”這最後一塊遮羞布被人掀開,自主品牌們將如何迎戰呢?

(本文由車雲網和騰訊新聞同步首發,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