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發育遲緩應當被家長所重視

「嚇死我了,原來就是發育遲緩啊,沒事的。」

「發育遲緩就是發育慢一點咯,大了會好的吧。」

「誰誰家小時候也慢的,你看現在都考上名校了。」

一般剛發現孩子發育落後去找醫生診斷,聽到腦癱家長都會嚇一跳,聽到醫生說發育遲緩,都會鬆一口氣,發育遲緩這個名詞聽上去是挺好聽的,可是你們知道什麼是發育遲緩嗎?

一、先來科普一下定義:

發育是指功能的分化和不斷完善心理、智力和體力的發展等。

經典的兒童發育遲緩是發育性殘疾的一種,特指5歲以下兒童在粗大運動/精細運動、語言/言語、認知、社會/個人、日常活動能力等發育領域中存在2個或2個以上的明顯落後,達到腦發育裡程碑的相應時間落後於同齡兒2個或2個以上標準差。而目前臨床上診斷的發育遲緩則比較廣泛,既包括上述經典的兒童發育遲緩,也包括單純智力發育遲緩、單純運動發育遲緩、單純語言發育遲緩、單純心理發育遲緩和單純體格(生長)發育遲緩等。

發育遲緩不是一個疾病的診斷,就如頭痛、咳嗽、發熱等癥狀,是異常的發育過程的現象。由於很多檢查尚未完善,或者患兒尚不能達到診斷標準,在國內,通常把發育遲緩作為其他疾病的一種過渡性診斷

二、那麼發育遲緩包括哪些可能呢?

1、早期的腦性癱瘓或其他疾病傾向

一般以肌張力增高多見,或者肌張力嚴重低下成癱軟狀態,多伴病理性反射或者原始反射延遲消退等。此類應立即進行早期乾預,儘可能扭轉發展方向,提高和改善孩子的功能。當然得到腦癱高危診斷也不用太絕望,1歲內早期乾預後有很大部分的孩子是能摘掉這個帽子的。

2、遺傳代謝類疾病

每一種遺傳代謝類疾病都會伴有特有的癥狀,需要早日針對性治療。常伴有手的刻板動作,如書寫、洗手、拍手、拍打、咬手,絞手,搓手等,在有目地的手部運動消失後出現。

3、發育障礙性疾病及發育落後

其中包括單純的運動發育落後、單純的語言發育落後、發育協調障礙、全面性發育遲緩、精神發育遲滯、孤獨症譜系障礙等。需要在早期進行正確的乾預。

全面性發育遲緩

針對5歲以下的孩子,如果有2個以上發育裡程碑的落後,但因年齡過小而不能完成一個標準化的智力測試(無法判斷是不是智力發育障礙),需要定期進行評估。

一般醫生臨床診斷的發育遲緩(1歲半-5歲間,排除腦癱及其他基因代謝病後)基本上大部分屬於這個類型。是一種大腦的發育障礙性疾病,致病原因多種,和環境汙染、營養不良、產傷、宮內缺氧、早產等有關。一般小寶寶時候以運動發育遲緩多見,肌張力正常或者偏低,之後逐漸發現精細運動、語言、認知等都開始落後,成全面遲緩的狀態。由於各方面的能力都落後於同齡人,這個類型的孩子發展為智力障礙的可能比較大,或者還有一個可能本身智力基礎是好的,由於各方面發育的落後,也會限制智力的發展,大多在未來隨訪過程中有智力落後的情況出現。

三、對家長的啟示

所以聽了以上的這些定義大家就應該知道,發育遲緩是癥狀診斷,是異常發育過程表現出來的現象,而且涉及面比較廣,其中有很多是嚴重的神經系統疾病,常需要進一步診斷是什麼病因導致的發育遲緩,而不是盲目的覺得:不就是慢一點嘛,大了會好的之類

事實上大部分的發育遲緩(除了單純的語言或者運動發育遲緩),隨著年齡的增大差距會越來越大,並不是大了就好了,應該是大了更壞了。

大家可能不理解,大腦發育的慢一點,那還是在發育的啊,又不是說這塊壞死了不發育了,為啥大了反而差距更加明顯了呢?

舉個比較簡單的例子,比如一個正常的孩子接受資訊的速度是1,那隨著他不斷的長大,他接受到的資訊是1+1+1+1……一個發育遲緩的孩子他接受的資訊速度是0.5,那隨著他不斷的長大,他接受到的資訊是0.5+0.5+0.5+0.5……甚至有的嚴重一點的孩子是0.1+0.1+0.1+0.1……所以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小寶寶的時候感覺差距不大啊,大了差距就很大很大的原因了。

所以很多全面發育遲緩的孩子在一歲左右的時候可能只是落後了3-4個月,其他小朋友都會走路了就他還不會走不會站,大人覺得不過就是晚走路,等2歲左右差距就拉到了1歲,等4-5歲的時候差距就拉到了2-3歲。

而且大腦的發育是有視窗期的,0-1歲的時候是飛速的發育期,這一年基本上可以發育完成60%,1-3歲的時候發育剩下的40%,到3歲的時候發育趨緩,大腦結構發育完畢,開始進入抽象思維發育階段。所以3歲內是神經系統疾病的最佳乾預期,尤其是0-1歲的時候是關鍵期。超過3歲以後效果會大打折扣。所以等到差距變的很大了以後再想追上那是難於登天了。微bjzj683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