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了解人體五臟和五行,便知疾病該從何處入手!

播放GIF

今天,李廣勛老師主要跟大家分享《金匱真言論》(下)的部分。第三部分講述五臟和合河圖五行,是難得的河圖五行的五色五音五臟五藏cang五味五畜五穀五星的五行大論之一,為下章《陰陽應象大論》深入描述五臟和合河圖五行的論述鋪墊基礎。

黃帝內經 · 金匱真言論(下)來自紅杏林學院00:0011:56

??點擊上方

聽李老師解讀《黃帝內經· 金匱真言論(下)》

黃帝內經· 金匱真言論(下)

註:以下正文內為小註解,原文為黑色字,譯文為紅色字。

圖片來源:攝圖網

帝曰: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乎?

岐伯曰:有。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病發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五畜不唯一,一畜可養多臟。其它章節有明示。】,其谷【谷是糧食統稱】【麥類,五常證大論第七十的麥寫成麻。因為谷=糧食,而麻不是糧食,可準確證明:麻屬於抄寫錯誤。經典個別字傳抄錯誤,不足為奇,能證明錯在何處,有理有據即明。】,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木星】,是以春氣在頭也。其音角,其數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臭=嗅=聞到的味道】

譯文:黃帝說:五臟對應四時或季節,五臟各自有什麼接受、收納、影響、關聯的天地物象嗎?

歧伯說:有。東方青色,與肝相通,肝開竅於目,經絡之精氣內藏於肝,發病常表現為驚恐(腎水養木不足之因。或八不益,七有損的作用。),

在五味為酸,類同草木性味(中草藥味性之用。以下省略)。在五畜為雞(五畜不唯一,一畜可養多臟,《素問》後章有明示。),在五穀為麥即小麥、大麥等麥類,

與四時中的春季相應,在天體為歲星即木星,春天陽氣上升,所以其氣在頸項和頭。由此春季頸項有病,必是頸項筋木不利,影響頭部不適,而知道病在肝。其在五音為角,其河圖東方木成之數八,醫者嗅到的味臊。

註解:(五畜養五臟不唯一。五穀養五臟也同樣不是唯一的。這好比一臟有病,必關聯其他四臟一樣道理。)(和合本段頸項之病,實戰例:女,37歲,多年偏頭痛,多方醫治,時好時壞。檢查頸椎右移位,頸椎複位,囑咐改變右側臥睡習慣,一次愈,至今二年一直正常。)

圖片來源:攝圖網

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水火既濟,腎心互通,舌耳互通。】,藏精於心,故病在五臟【心多被病】。其味苦,其類火,其畜羊,其谷黍【玉米類】,其應四時,上為熒惑星【火星】,是以知病之在脈也。其音,其數七,其臭焦。

譯文:南方赤色,與心相通,心開竅於耳(舌),經絡之精氣內藏與心(還有心包),在五味為苦,與火同類,在五畜為羊,在五穀為黍即玉米類,

與四時中的夏季相應,在天體為熒惑星即火星,心發病在脈和五臟傳心受邪,在五音為徽(征音),其為河圖南方火成數七。此外,醫者嗅到的味,焦糊。

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類土,其畜牛,其谷稷【小米、大黃米一類】,其應四時,上為鎮星【土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宮,其數五,其臭香。

譯文:中央黃色,與脾相通,脾開竅於口,經絡之精氣內藏於脾,在五味為甘,與土同類,在五畜為牛,在五穀為稷、小米、大黃米一類,

與四時中的長夏相應,在天體為鎮星即土星,脾的疾病多發生在舌根和肌肉,在五音為宮,其為河圖中央土生數五。醫者嗅到的味香。

圖片來源:攝圖網

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藏精於肺,故病其味辛,其類金,其畜馬,其谷稻【稻米白米一類】,其應四時,上為太白星(金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皮毛又叫玄府,汗毛孔叫玄孔,汗孔感溫多變,玄=變。】也。其音商,其數九,其臭腥。

譯文:西方白色,與肺相通,肺開竅於鼻,經絡之精氣內藏於肺,在五味為辛辣,與金同類,在五畜為馬,在五穀為稻、大米白米一類,

與四時中的秋季相應,在天體為太白星即金星,肺的疾病多發生在背部和皮毛,在五音為商,其為河圖西方金成數九。醫者嗅到的味腥。

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二陰水谷糟粕排處,五臟五行生剋互通,五臟九竅生克五行互通。五行定論,無需拘泥。】,藏精於腎,故病在溪其味鹹,其類水,其畜彘【zhi豬】,其谷豆【豆類形狀腎型,黑色為上。】,其應四時,上為辰星【水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數六,其臭腐。

譯文:北方黑色,與腎相通,腎開竅於前後二陰(耳),經絡之精氣內藏於腎,在五味為鹹,與水同類,在五畜為豬,在五穀為豆、豆類形狀腎型,黑色為上,

與四時中的冬季相應,在天體為辰星即水星,腎的疾病多發生在骨,在五音為羽,其為河圖北方水成數六。醫者嗅到的味是為腐。

故善為脈者,謹察五臟六腑,一逆一從,陰陽、表裡、雌雄之紀,藏之心意,合心於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謂得道。

譯文:所以善於診脈的醫者,謹慎細心地審查五臟六腑的脈象,左右脈象一逆一從,這是陰陽、表裡、雌雄的規紀。

把診斷的動態脈象,和合學習記憶的靜態脈象知識,由動態手指脈感和靜態脈學知識比較,精準分析判斷。

這些道理,對於那些不是真心實意地學習或不具備學習條件的人,切勿傳授。不是通過理論和實踐認證的真理,也不能傳授。這是有道德,是得道。

本章個人感悟

圖片來源:攝圖網

1、「故善為脈者,謹察五臟六腑,一逆一從,陰陽、表裡、雌雄之紀,藏之心意,合心於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謂得道。」這段話要記憶於心

《黃帝內經》論述的脈法、脈位、脈象;《傷寒雜病論》論述的脈法、脈位、脈象;諸多先賢論述的脈法、脈位、脈象,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說法各有天地。

哪個是真知?必須實踐印證。以後《內經》還有脈法相關論述,注意和合歸納。中醫人皆知四診合參,中醫之道。脈診之工,頂天立地,十二經脈,合脈診真意。

2、河圖醫用,本章淋漓盡致。本章揭示了醫用理論緣於河圖。人們很少知曉的顏色調病即五色輔助調五臟之病,青紅黃白黑和合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音樂調病,宮商羽角徵和合土金水木火,即五音和合調五臟調病。

由此可證:天下大醫真理,非《黃帝內經》莫屬。然而,如何實現用法?有人稱之為迷信,可笑其無知,實踐證真知。幾千年前的古人能悟出天人地三才道理。時世今人能夠感悟什麼道理呢?

3、中華古文化,古人智慧的第一之用,必定是人的生死存亡天地道理。首用,必是人之生存必須的調製疾病和衣食住行。次之,是推演天地變化和合人的命理、占卜。有了部落戰爭後,才產生保家衛國、兵戰、文功武衛等文化推演應用。

今天我們能夠見到的是首用,衣食住行的農曆、二十四節氣和次之,占卜命理。其它,皆遺失或零星散文(例如兵戰奇門遁甲等)。崇古薄今沒有意義,古為今用意義重大。

何為迷?何為信?知之者知之,不知者不知。不明其理,冠之迷信,古文化珍寶,丟失太多。當然糟粕是需要剔除的。「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去粗取精,去偽」。偉人的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考一考

肺的疾病多反映在身體哪些地方呢?

請結合文中知識,在底部評論區作答。

ps:最近有學員反映,一周更新一篇內容有點跟不上進度,兩周更新一次,大家認為如何?

尋名師 學技術

調體質 治未病

找我們準沒錯!

紅杏林學院教你學中醫

官方熱線:4008013828

↓↓↓

喜歡李老師的經典解讀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