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百億永續債助力保利 老牌龍頭房企覬覦行業前三

導讀:在行業下行,企業普遍謹慎拿地的情況下,保利投資拿地卻頗為進取。前三季度累計新拓展項目108個,總獲取成本1636億元,同比增長4.9%,佔銷售金額比重的53.9%。

本報記者 張曉玲 實習生 陳靚 廣州報導

自董事長宋廣菊提出重回行業前三以來,保利發展今年的表現激進了許多。

11月27日,保利宣布100億的永續票據獲準注冊,首期發行15億,票面利率4.63%,為近期行業最低水準。

能獲得這樣的發債規模和較低的發債利率,與保利的央企身份、業務實力分不開。

今年以來,保利還獲得銀行開發貸、租賃住房類REITS、公司債等多種管道的融資資金,總額數百億。

在充足的融資助力下,保利今年積極進行逆周期拿地,衝規模求發展。

地產行業已經今非昔比,單純以銷售規模衡量的時代已經過去,房企紛紛轉型開發+運營,保利亦不例外。

對保利而言,重回行業前三,意味著不僅銷售規模要大幅增長,運營和資產管理的規模也要同步上升,最終實現利潤多元化,才能持續領先同業。

融資衝規模

100億,這是近預售屋企發行規模最大的債券融資,利率僅為4.63%,同期其他企業融資的利率平均都在5%以上。

保利方面表示,永續債拓寬了公司融資管道,降低了資金成本,保障公司可持續發展。

保利的融資管道還包括了類REITs、境外發債等。1月30日,保利通過香港子公司發行了5億美元(大約31.5億元人民幣)的五年期固息債券,票面利率為3.95%;7月,保利擬公開發行150億元公司債,其中有92.29億元投資規模將用於住房租賃業務。

克而瑞指出,從2018年保利的債務類型結構來看,銀行借款佔比超過71%,公司債券及中期票據等直接債務融資工具佔比約14%。直接融資較高的佔比,顯示了保利突出的融資能力。

民生證券報告顯示,保利的融資成本較低,今年三季度其有息負債綜合成本僅為4.86%,顯著低於行業水準。

據民生證券分析師楊柳測算,截至三季度末,保利的貨幣資金為971.46億元,同比增長49.3%,現金短期債務比為2.7,短期償債無憂;剔除預售账款的資產負債率為42.8%,較上年同期下降0.7個百分點;淨負債率為101.4%,較上年同期的102.6%小幅下降。

總體來看,公司融資成本優勢明顯,財務安全邊際較大。這讓保利有底氣維持相對較高的杠杆擴張。

在行業下行,企業普遍謹慎拿地的情況下,保利投資拿地卻頗為進取。前三季度累計新拓展項目108個,總獲取成本1636億元,同比增長4.9%,佔銷售金額比重的53.9%。

11月,保利繼續新增6塊土地,分布於廣州、珠海、青島、石家莊和太原,11月合計新增規劃建築面積149.31萬平方米。

截至目前,公司已覆蓋國內外100多個城市,待開發面積超過1億平方米。這為保利帶來了豐富的土地儲備,為其銷售業績、衝擊規模增長奠定基礎。

數據顯示,保利11月銷售面積約為233.51萬平方米,環比增長10.69%,同比下滑19.53%;銷售金額約為335.22億元,環比增長7.73%,同比下滑7.92%,和2018年單月平均335億元持平。

今年前11個月,保利的銷售面積約為246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3.96%,銷售金額約為3683億元,同比增長34.28%,在龍頭房企中保持了高增長的勢頭。

保利與其他房企巨頭的差距也在拉近。克而瑞數據顯示,前11月,保利的銷售業績居於第五。今年年內銷售排在前三的碧桂園、萬科和恆大的業績分別為6645.5億元、5422.3億元和5391.4億元。

多家券商預計,2018年前三季度保利銷售額達到3036億元,同比增長45.87%,全年有望達到4500億元。

多維度競爭

在2017年的股東大會上,保利發展董事長宋廣菊曾提出重回行業前三的目標。

對轉型中的房地產和保利而言,行業前三不僅意味著銷售規模的競爭,也意味著其他多元運營業務領域的規模競爭。

地產市場走向存量時代已是行業共識,行業重點早已從拿地開發模式轉移到開發+運營模式,房企之間的競爭越顯複雜,賽道更加多元。

“以現在的市場來看,去追求銷售規模化意義不大”,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發展研究總監徐楓認為,追求規模擴張的房地產時代已經過去了,各大房企都在尋求突破來轉換賽道。

萬科早在幾年前就開始發力城市配套裝務,今年年中報告將租賃業務確立為其核心業務至此,萬科以“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為戰略定位,探索涉足物業、物流、租賃、養老、教育等多個領域,轉型態度明確。

此外,華潤、中海、萬達等房地產企業也在積極探索自己的轉型路線,地產行業的賽道不斷拓寬,呈現多元化局面。

在這場“去地產化”的浪潮中,保利也並沒有坐以待斃。保利地產從2016年開始從集團人事調整、多元激勵、管理提升等多方面下手,推動公司發展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今年保利的最大動作之一是更名。9月12日,保利房地產發布公告,宣稱改名為“保利發展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稱中不再出現地產字樣,轉型態度明顯。

目前,保利發展旗下有保利投顧、保利教育、保利會展、保利健康、保利文旅等多個業務,已形成國際貿易、房地產開發、文化藝術經營、資源領域投資開發、民用爆炸物品產銷等“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戰略格局。

此外,保利還積極進入租賃領域,在2016和2017年的時候,保利地產在天津、杭州、上海等7座城市拿地52萬平方米,計劃進入自持住宅或長租公寓領域。

目前,保利公寓已布局廣州、重慶、北京、長沙、大連、沈陽等十餘城市,擁有瑜璟閣商務公寓、諾雅服務式公寓、N+青年公寓、和熹會四大品牌線,在全國擁有30余個項目。

儘管保利做出以上努力,但因為城市布局、周期性戰略等因素,保利與萬科,恆大,碧桂園等尚有差距。

對此,保利地產總經理劉平表示,“對於要繼續保持第一方陣地位的保利而言,不會放任這種差距繼續增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