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旦排便發生五種改變,十有八九是大腸癌,最好去檢查一下!

一個人的大便正常不正常,往往反應了一個人的腸道健康不健康。

40歲的金先生因為不明原因的腹瀉到醫院檢查,腸鏡檢查確診為大腸癌,如果詳細詢問病史,金先生除了腹瀉外,還有消瘦,貧血。

第一,反覆腹瀉,同時伴有消瘦,貧血,既往沒有結核病史,這個時候要高度警惕大腸癌。

50歲的老宋因為不明原因的無痛性便血到醫院檢查,並非是便後滴血,而是鮮血與大便混在一起,無裡急後重,伴消瘦,貧血,腸鏡檢查提示大腸癌。

第二,無痛性便血,鮮血與大便混在一起,伴有消瘦,貧血,要高度警惕大腸癌,其中最常見的是直腸癌,千萬別誤認為是痔瘡。

70歲的田奶奶因為不明原因的排便習慣改變到醫院檢查,她總是排便不規律,有時好幾天解一次大便,有時一天又要跑廁所很多次,同時還伴有腹痛,消瘦,腸鏡檢查提示大腸癌。

第三,排便習慣改變超過兩個月,合併腹痛,消瘦,貧血,腹脹,均應警惕大腸癌。

66歲的老姚最近兩個月總是出現大便變細,像擠牙膏一樣,一條一條的,外觀看上去很不正常,認識老姚的都說他瘦了,於是到醫院檢查,明確為大腸癌。

第四,大便形狀變細,合併腹痛,腹部包塊,消瘦,貧血,要警惕大腸癌。

45歲的鄧女士最近半年出現不明原因的排便困難,總是需要瀉藥來通便,大便外觀像羊屎粒粒,腸鏡檢查提示大腸癌。

第五,便秘超過三個月,既往無功能性便秘病史,伴有消瘦,腹痛,要警惕大腸癌。

要想發現大腸癌,最佳的檢查方式是腸鏡,那麼,你知道腸鏡檢查能檢查哪些部位呢?

腸鏡檢查從肛門開始,依次是肛管,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回盲部,最遠可以做到迴腸末端,所以位於這些部位的腫塊,都是可以發現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