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日本東京1957年,銀座大道上的摩登男女

?日本作家新井這樣描述:直到五十年代末,東京市內還處處看得見近代化以前的生活小景,如:水井、洗澡盆、蚊香、風鈴、煤炭爐、和服、塌塌米。

1945年3月9日的轟炸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非核武空襲,美軍投下逾2千噸燃燒彈。東京約1/4被夷為平地,近10萬人死亡,26.7萬幢建築付之一炬。破壞力可以和後來的原子彈爆炸相比。

1945年5月26日,500架B一29再來一次“掃尾”,往北部、西部居民區投下4000噸燃燒彈。燃油引起的大火自天而降,高樓飄浮在火海之中。從此東京成了“死城”,再也沒有多少好房子和健康的人可炸了,已經失去了轟炸的價值。

1945年9月2日,日本簽署投降協定,戰爭結束。變為荒野的東京,人口驟減,1945年10月人口為349萬人,僅為1940年的一半。1947年(昭和22年)3月15日,將35區再編為22區,同年5月3日,由於地方自治法的實施,成為特別區。

日本經濟因朝鮮戰爭(1950年)的特需刺激得到振興,並於1960年代進入經濟的高速發展時期。這期間,隨著技術革新與新產業、新技術的導入,化纖、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家電產品開始大規模批量生產,都民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1962年,東京人口首次突破1,000萬。

自明治初期起銀座一帶開始逐步走向繁榮,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實施了英國人沃特爾斯制定的改建規劃。其具有以下三個顯著特徵。1 格網狀街區;2 耐火化;3 連屋化,即每個街坊的沿街面由二-三棟長條式、較大規模的建築組成,這種街區整體開發方式在日本城市建設史上尚屬首次。

自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期,銀座開始成為東京最繁華、格調高雅的新潮商業中心。其不僅是東京商業中心的代表,而且已發展成為日本現代化的標誌和櫥窗。

銀座的繁榮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特徵,“銀座”一詞本身,也不再僅僅作為地名而存在,更具有一種深層的、非日本人難以理解的文化內涵,它是高級、名牌、流行、品味、信用、貨真價實、憧憬、時尚的代名詞。

銀座大道後街有很多飯店、小吃店、酒吧、夜總會。入夜後,路邊大廈上的霓虹燈變幻多端,構成了迷人的銀座夜景。【日本東京,1957年。攝影:梅茨傑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