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持續高溫!關於中暑你應該知道

什麼是中暑

中暑是指高溫或烈日暴曬引起體溫調節功能紊亂所致的一組臨床綜合征,以高熱、皮膚乾燥無汗及中樞神經系統癥狀為特徵。

中暑的原因

在高溫(一般指室溫超過35度)環境中或烈日暴曬下從事一定時間的勞動,且無足夠的防暑降溫措施,常易發生中暑。有時氣溫雖未達到高溫,但由於濕度較高和通風不良,也可發生中暑。老年、體弱、疲勞、肥胖、飲酒、飢餓、失水、失鹽、穿著緊身、不透風的衣褲以及發熱、甲亢、糖尿病、心血管病、廣泛皮膚損害、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和應用阿托品等抗膽鹼能神經藥物而影響汗腺分泌等因素,在炎熱季節常為中暑的發病誘因。

中暑的臨床表現

根據中暑的診斷標準可將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三級,其臨床特點如下:

先兆中暑:在高溫環境下工作一定時間後,出現頭昏、頭疼、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

輕症中暑:除上述癥狀加重外,體溫升至38度以上,出現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等表現;或出現面色蒼白、皮膚四肢濕冷、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虛脫表現。

重症中暑:包括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三型。

1、 熱射病典型表現為高熱、無汗和意識障礙。常在高溫環境中工作數小時或老年、體弱、慢性病患者在連續數天高溫後發生中暑。先兆癥狀有全身軟弱、乏力、頭昏、頭疼、噁心、出汗減少;繼而體溫迅速上升,出現嗜睡、譫妄或昏迷;皮膚乾燥、灼熱、出汗,呈潮紅或蒼白。嚴重者出現休克、心衰、肺水腫、腦水腫、或肝腎功能衰竭。

2、 熱痙攣常發生在高溫環境中強體力勞動後由於出汗過多,口渴,大量飲水而鹽分補充不足而引起四肢陣發性強直性痙攣,常伴肌肉疼痛、腹絞痛及呃逆。體溫大多正常。

3、 熱衰竭常發生於老年人、產婦及一時未能適應高溫環境者。患者先有頭疼、頭暈、噁心,繼而口渴、胸悶、面色蒼白、冷汗、暈厥,並有手足抽搐。

如何預防中暑:

1、 夏季勞動及體育運動盡量安排在早晚期間,並適當延長午睡時間,確保睡眠充足,勞動、運動期間注意勞逸結合,適當休息。

2、 及時補充水分、鹽分,多準備一些冰鹽水、綠豆湯等,少喝飲料。確保體內水分、鹽分充足。

3、 飲食不宜太過清淡,夏季人的活動時間較長,出汗多、消耗多,需要適當補充體內營養。

4、 防止過度疲勞,保證休息睡眠時間,保持室內通風,冷氣機室內外溫差不宜太大,盡量不要超過5度。

5、 生活中多準備一些防止藥物,如清涼油、風油精、藿香正氣水等。

中暑了怎麼辦一旦發生中暑,迅速將患者搬到陰涼、通風的地方,使其平躺,解開衣領褲帶,以利患者呼吸及散熱。用冷水或稀釋的酒精幫患者擦身,也可用冰塊放在患者頸部兩側、腋窩、腹股溝等大動脈血管部位幫助患者散熱。病情嚴重者及時送醫院治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