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互金專項整治再調時間表,央行表態還需1-2年

原計劃於去年3月完成的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工作又有了新的時間表。7月9日,央行副行長潘功勝指出,按照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總體安排,還需用1到2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在分析人士看來,此次央行表態給接下來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監管確定了思路、任務和大致時間表。

01

互金專項整治再延期

7月9日,央行的公告顯示,近日,央行會同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長官小組有關成員部門召開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下一階段工作部署動員會。在會議上,潘功勝指出,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總體安排,再用1到2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化解存量風險,消除風險隱患,同時初步建立適應互聯網金融特點的監管制度體系。

對於央行此次表態,網貸之家研究院院長於百程認為,此次央行公告非常及時,對於接下來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監管確定了思路、任務和大致時間表。

潘功勝指出,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互聯網金融總體風險水準顯著下降,監管制度機制逐步完善,但互聯網金融領域風險防範化解任務仍然艱巨,適應互聯網金融特點的監管體制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認為,監管此次表態,間接表明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風險隱患依舊突出,當前整改期的一系列政策組合拳非但不會退出,未來還有可能進一步強化。

事實上,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自2016年4月就已展開,原計劃於2017年3月底前完成。在此期間,國務院辦公廳於2016年10月公布了《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其中包括四個階段:摸底排查、清理整頓、督查和評估、驗收和總結。去年6月,有消息稱,原定於今年3月完成的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將延期一年左右,2018年6月作為最後的期限接受監管驗收。不過,直到目前,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工作仍在進行中。

在新聯在線CEO陳智誠看來,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已經發展了11年,在此期間存在的問題,並不是一刀切的整治或者備案能一次性解決的,各類問題錯綜複雜。尤其關鍵的是,當前公眾對於網貸行業的印象和定位,很多依然是以信用中介的形式看待,投資人迷信的是平台的品牌、體量、股東等反映平台信用的條件,大多數投資人並不具備獨立判斷底層資產風險的能力,也不具備承受風險的能力,網貸平台以高風險的資產面對低風險承受能力的普通人,是這個行業所存在的最難調和的問題。互金專項整治需要從根本上調和這個矛盾,要建立平台退出機制、建立投資人風險承受能力評估、甚至要建立投資人準入機制,這是任重而道遠的工作。

02

網貸行業掀起暴雷潮

作為互聯網金融細分業態的網貸行業,市場認為,網貸備案工作會在互金專項整治工作完成後才能全面落地。薛洪言指出,央行給出了1-2年的時間節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理解為網貸平台備案還要等待1-2年的時間,確定的時間節點對於P2P平台穩定發展預期、有序推動整改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根據去年12月原銀監會發布的《關於做好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各地應在2018年4月底前完成轄內主要P2P機構的備案登記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不過,目前,網貸備案已經延期。在此背景下,行業進入存量洗牌期,一方面,出現“暴雷潮”,另一方面,平台上市、融資消息不斷。分析人士預計今年下半年還將會陸續發生暴雷事件,整個行業要面臨進一步清洗。

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台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P2P發展監測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國在運營P2P平台共2835家,上半年新增P2P平台36家,消亡721家。其中,累計消亡平台類型包括長時間網站無法訪問、僵屍網站(長時間網站不更新)、主動退出以及經偵立案等,其中網站無法訪問情況居多。

一位不願具名的網貸平台高管表示,近段時間,“630大限”及“備案延期”這兩大達摩克利斯之劍對於平台和投資人信心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部分投資人擔憂行業能否持續發展下去、平台是否通過備案等,影響了其投資信心,間接導致這一輪的行業流動性危機。監管這次及時表態,表達未來的監管節奏和要求,是對行業發展方向的一個肯定,也是提振投資人、平台從業者信心的一個重要舉措。

薛洪言認為,備案延期表明了P2P行業合規整改的複雜性。當前,P2P行業的監管規則基本明確,難的是落地執行,合規整改以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為第一原則,為促進行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為重要目標,需要統籌考慮各種因素,比如銀行存管的落地需要考慮到存管銀行的態度和推進力度、比如存量違規業務的清理需要考慮到業務期限結構和流動性壓力等等,最終的結果便是預先設定的期限一再延後。某種程度上,也是合規整改實事求是的表現。

03

市場呼籲平台良性退出

自6月以來,P2P網貸行業出現了一波平台爆雷潮,行業參與者市場心態明顯波動。另據網貸之家統計,今年6月停業及問題平台數量為66家,其中問題平台52家,包括提現困難49家、跑路3家,尤其是6月中旬,800億平台唐小僧爆雷,牽涉到全國將近10萬投資人。

“6月以來,網貸平台的退出以惡性方式為主,多數出現提現困難。在後續的平台退出方式上,央行明確要穩妥有序加速存量違法違規機構和業務活動退出,引導機構無風險退出,對於違規的平台則開展行政處罰和刑事打擊。未來,網貸行業的平台退出方式有望回歸良性狀態。”於百程指出,公告中明確了再用1到2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在網貸行業,備案的延期已經在市場預期之中,1-2年時間等於給了監管方和平台方比較充分的時間做完善和調整。

薛洪言表示,當前的網貸行業,可謂內外交困,天時地利人和盡失。實體經濟去杠杆導致資金面緊張、債務人違約風險增大;網貸備案不定時延期,缺少一批得到合規認證—即備案的大平台引領,行業發展失去主心骨和方向;內外交困下,P2P平台密集爆雷,輿論廣泛質疑,投資者聞P2P色變,上市平台市值大幅縮水。在此背景下,P2P行業再次陷入危急時刻。

陳智誠認為,先整治備份案,這是“824”以來各互聯網金融監管檔案都多次重申及強調的合規順序。備案延期,會有更充足的時間使平台的風險充分暴露,也更能避免平台“帶病驗收”情況的發生。在網貸延期及全國性統一監管政策頒布期間,監管部門有更充足的時間根據國情與行業現狀,制定更全面、更能穩定金融秩序的監管措施,使行業風險充分暴露的同時實現軟著陸。

在未來的監管體系上,央行公告中兩次強調了要建立適應互聯網金融特點的監管體系。於百程認為,這表明監管方會更加深入的研究互聯網金融的特點,進行監管上的創新。同時,在1-2年時間內初步建立適應互聯網金融特點的監管制度體系,顯示監管方無意急於求成,而是將根據行業變化不斷修正和完善,更加契合行業實際。

薛洪言建議,P2P平台應繼續聚焦於合規整改、不良處置、科技賦能、轉型整改,經營業績穩住了,人心也就穩住了,在行業分化大潮中方可立於不敗之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