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32個經典病句,幫助你學會16個判斷病句的方法

一、提乾法

句子較長難以理解時,可采取提取主乾的方法。

例如:

1、這次網絡短訓班的學員,除北大本校人員外,還有來自清華大學等15所高校的教師、學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參加了學習。

主乾是“學員教師、學生和科技工作者”,誰“參加了學習”呢?顯然是“教師、學生和科技工作者”。“教師、學生和科技工作者”既是全句的賓語,又是“參加了學習”的主語。全句又不是使動句構成的兼語句,造成了句式雜糅的結構混亂的語病。

2、魯迅猛烈地揭露、批判了封建道德,他反對節烈觀和包辦婚姻、家長製都進行了批判。

主乾是“魯迅揭露、批判了封建道德”,“他反對節烈觀和包辦婚姻、家長製”,對什麽“都進行了批判”呢?顯然是對“節烈觀和包辦婚姻、家長製”。句中的“節烈觀和包辦婚姻、家長製”做了“反對”的賓語,就不能做“批判”的狀語。

二、並列法

當幾個概念並列在一起時,應分析各自的外延大小與聯繫。如果構成屬種關係、交叉關係,那麽這幾個表述就是錯誤的。

例如:

3、我們的報刊、雜誌、電視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責任作出表率,杜絕用字不規範的現象,增強使用語言文字的規範意識。

句中“報刊、雜誌、電視和一切出版物”並列在一起,“一切出版物”包含了“報刊”、“雜誌”,是屬種關係,不能並列。

4、他們演出了文藝節目、打猴兒鼓、耍獅子、打籃球、表演武術等。

句中“文藝節目”包含了“打猴兒鼓、耍獅子”,屬種關係不能並列。可以改成“他們演出了打猴兒鼓、耍獅子等文藝節目,進行了打籃球、表演武術等活動”。

三、補充法

為了語言的簡潔,複句中的後幾個分句常常承前省略主語。在省略的過程中,有的分句就偷換概念,表達成另一意義。這種病句可用補充法辨析。

例如:

5、這家工廠雖然規模不大,但曾兩次榮獲省科學大會獎,三次被授予省優質產品稱號,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和東南亞地區。

在這個轉折複句中,“雖然”用在“這家工廠”後,那麽“這家工廠”就是全句的主語。說“這家工廠”“曾兩次榮獲省科學大會獎”是可以的,但說“這家工廠”“三次被授予省優質產品稱號”就錯了,因為“這家工廠”不是產品。

6、孩子們很喜歡退休幹部李大伯,一來到這裡就有說有笑,十分高興。

誰“一來到這裡就有說有笑”呢?承前主語是“孩子們”,承前賓語是“李大伯”,句意不正確。

四、指代法

句中出現代詞時,要結合語境詳加辨析所指對象。指代不明時,可考慮句子是否有歧義。

例如:

7、這個精致的燈籠將作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賓的禮品贈送給他。

“他”既可指代“嘉賓”,又可指代另一個人。指代不單一造成了句子歧義。

8、在中國文學史上,《狂人日記》是第一篇小說,他大聲疾呼,用他那尖銳潑辣的筆去批判了人吃人的舊世界。

句中的“他”似乎指“狂人”,因為狂人也寫下了日記批判了舊世界;又似乎指魯迅。一個代詞有了兩個前詞,產生歧義。可以不用代詞,將“他”改為“魯迅”或“狂人”。

五、詞類法

“和、跟、同”既可做介詞,又可做連詞。詞類不同,句意也不同,造成歧義。反過來講,句意不同,所用詞類也不同。

例如:

9、他背著總經理和副總經理偷偷地把這筆錢分別存入了兩家銀行。

“和”做介詞時,“背著”的是“總經理”一個人,“和”做連詞時,“背著”的是“總經理和副總經理”兩人。這樣,句子就有了歧義。

10、這哪是雨點?這分明是雪珠嗎?是的,是雪珠!

前句設問,後句作答,最後強調抒情。作答句語調平緩用句號,前平後揚用感歎號。“嗎”是疑問語氣助詞,應改不表示道理顯而易見的陳述語氣助詞“嘛”。

六、斷句法

有的句子,既可這樣斷句,也可那樣斷句。斷句不同,意義不一。

例如:

11、局長囑咐幾個學校的領導,新學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在“幾個”後斷句,意為“學校的”“幾個”“領導”;在“學校的”後斷句,意為“領導”是“幾個學校的”。

12、縣裡通知說,讓趙鄉長本月15日前去匯報。

在“日”後斷句,意為時間限在“15日”一天,在“前”後斷句,意為時間限在“25日”前。

七、對應法

有的主謂賓是並列結構時,應採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辨析,以防出現主謂搭配不當和動賓搭配不當的毛病。

例如:

13、今年春節期間,這個市的210輛消防車、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棄休假,始終堅守在各自執勤的崗位上。

主語是並列短語“消防車”和“消防官兵”,謂語是“放棄休假”。說“消防官兵”“放棄休假”是可以的,說“消防車”“放棄休假”是錯誤的。

14、這個文化站已成為教育和幫助後進青年,挽救和培養失足青年的場所,多次受到上級領導的表彰。

謂語“挽救和培養”是並列結構,“失足青年”是賓語。用對應法辨析,“挽救失足青年”搭配不當。

八、組合法

有的詞常常與別的詞組合起來表意,單獨使用有時會出現錯誤。

例如:

15、《消防者權益保護法》深受廣大消費者所歡迎,因為它強化了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使消費者的權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

“所”字單獨使用時,常常用在動詞前,與動詞組成所字結構,相當於一個名詞。句中的“所歡迎”就是一個所字結構,相當於一個名詞“所歡迎的……”。從句意看,並沒有此意,“所”字可與“為”字組成“為……所……”的被動句式。因而本句可改為“深為……所歡迎”或“深為……的歡迎”。

16、他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並沒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賴和關懷中得到了力量,樹立了克服困難的信心。

介詞“在”與“……中”組合不當,“在”應改為“從”。

九、增刪法

除了否定詞表示否定外,有的動詞也含有否定意味。有時句中用了否定詞後,句意是肯定還是否定難於理解。遇到這兩種情況,可用增刪否定詞的方法理解句意。

例如:

17、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惱怒,二忌睡前不可飽食,三忌臥處不可當風。

“忌”就是“禁忌”,動詞含有未定意味。後邊再加一個否定詞“不可”就是肯定意味,“睡前可以惱怒”。分析本題時,可用增刪“不可”的方法進行。

18、這次考試不難,但由於他準備得不夠充分,差點兒就沒及格。

刪去“沒”,意為不及格,添增“沒”,意義相反,表示“及格”,這個意思是很清楚明確的。

十、辨析法

有的詞語感覺不妥時,可找同義詞或近義詞多角度辨析,確實正誤。

例如:

19、3月17日,6名委員因受賄醜聞被驅逐出國際奧委會。第二天,世界各大報紙關於這起震驚國際體壇的事件都作了詳細報導。

“關於”在語感上給人一種不適的感覺,可找近義詞“對於”比較辨析。“關於”表示關涉,“對於”表示對象。句中是對象,所以應改為“對於”。

20、這次日暈發生在去年10月22日,據連續觀察記載,那天上午八時以後,金頂上空出現了環繞太陽的暈圈,後來逐步形成了兩個相交的橢圓。

“逐步”語感不適,可找近義詞“逐漸”比較辨析。“逐步”的意思是“一步一步地”,“逐漸”的意思是“漸漸”。從句意看,“形成”時是“漸漸”,而不是“一步一步地”,所以應改為“逐漸”。

十一、質疑法

當句子從結構上分析無誤時,就應從內容上質疑,以求得句子的病因。

例如:

21、昨天是轉會截止日期的最後一天,中國足協又接到25名球員遞交的

轉會申請。

在第一個分句裡,主乾是“昨天是一天”,完全正確。定語“轉會截止日期的最後”修飾中心語“一天”,結構上是正確的,內容上卻引人生疑。“截止日期”不就是一天嗎?難道還有“最後一天”嗎?於是病因就找到了。

22、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多少勞動嗎?據科學家統計,蜜蜂每釀造一斤蜜,大約要采集50萬朵的花粉。

句子從結構上分析正確無誤,內容卻令人生疑。“50萬朵的花粉體積有多大呢?釀造一斤蜜,用得了萬朵的花粉嗎?兩個疑問一提,頓時恍然大悟,原來說的是”50萬朵花的花粉。”

十二、反問法

辨析病句時,遇到反問句要格外留心,反覆推敲,很有可能表達與原意正好相反。

例如:

23、雷鋒精神當然要賦予它新的內涵,但誰又能否認現在就不需要學習雷鋒了呢?

句中“否認”“不”是雙重否定,表肯定的意義。肯定的反問表否定的意思,與原意正好相反。

24、我們班在數學競賽中獲集體第一名,這怎麽能不使我們全班四十八位同學不高興呢?

句中有兩個否定詞“不”,又加上肯定的反問表否定的意思,計有了三次否定,意思是否定的就是不高興,與原意正好相反。兩個“不”字要刪去一個。

十三、實質法

老師講否定時告訴學生,單重否定是否定,雙重否定是肯定,並教給學生找否定詞不達意的數量進行確定。這是對的,是一般規律。可有時也會出現特殊情況,表象上是三個否定句,實質卻是兩個否定詞。如果看不破這一點,解題時一定會錯。

例如:

25、近幾年來,王芳幾乎無時無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積累了大量的資料。

句中共有三個否定詞,但實質上是兩個否定詞。“無時無刻”是“沒有一時一刻”的意思。全句表達成肯定的意思,正好與原意相反。

26、山區那些可愛的孩子無時無刻不在等我,我必須盡快趕回去。

“無時無刻不在”是“時時刻刻在”的意思,句子表意正確無誤。

十四、二一法

一句話中,前一分句從肯定、否定兩個方面陳述,後一分句也應從肯定否定兩個方面照應,否則,就犯了兩個方面與一個方面照應不周的錯誤。

例如:

27、電子工業能否迅速發展,並廣泛滲透到各行各業中去,關鍵在於要加速訓練並造就一批專門技術人才。

”能否迅速發展“包括兩個方面,即”能迅速發展“和”不能迅速發展“。而後面”要加速訓練並造就“隻講到一面,與前面的”能否“不照應。

28、我們能不能培養出”四有“新人,是關係到我們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事,也是教育戰線的根本任務。

”能不能“是說”能“與”不能“兩個方面,而下邊的文字隻說了一面,失去照應

十五、倒置法

當用介詞”對“表對象時,一定要格外小心,到底是誰對誰?

例如:

29、焦裕祿這個名字對青年人可能還有些陌生,可對四十歲以上的人卻是很熟悉的。

介詞”對“在句中表對象,但不是”名字對青年人陌生“,而是”青年人對名字陌生。”

30、長征路上的艱難險阻和千辛萬苦對一位出生入死的長征老幹部來說是非常熟悉的。

“長征老幹部”是主體,“艱難險阻和千辛萬苦”是客體。介詞“對”表示對象,引出客體,應為“老幹部對長征路上的………是非常熟悉的。”

十六、關聯法

不同的句意關係,使用不同的關聯詞語。關聯詞語應用不當,也能造成病句。

例如:

31、不管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都極端不利,登山隊員仍然克服了困難,勝利攀登到了頂峰。

”不管“是無條件複句關聯詞語,而句意是轉折關係,應改為”儘管“。

32、如果作者的想象脫離了人物的思想實際,過於誇大人物的事跡,反而可能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該句為假設句,前用”如果“,後應該用”就“相呼應。”反而“是表示轉折關係的關聯詞語,用”反而“連接顯然不當。

這些方法學會了,再配上較好的語感,語病題就會變得很容易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