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考語文病句辨析的11個切入點

高三的各位,複習到這個階段,關於病句類題目,一定已經總結出不少自己的方法了,還希望下文提到的能起到一點補充作用。

小編亂入

1

句首有介賓短語,審視是否缺主語

句首的介賓短語如“通過......”、“經過......”、 “在......中(下)”、“從......中”等,一般充當狀語,表明原因、理由或時間或處所等,它後面沒有主語時,就有可能是缺了主語了。如1992年全國高考第4題D項:“經過老主任再三解釋,才使他怒氣逐漸平息,最後臉上勉強露出一絲笑容。”句首的介賓短語“經過老主任再三解釋”充當句子的狀語,後半句的“他”用在使令動詞“使”之後,也不能充當全句的主語,全句缺主語。

2

謂語後的賓語部分較長,審視是否

缺賓語中心語

在一個句子中,如果賓語部分比較長,要特別注意是否缺賓語中心語。如2002年高考第6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知識的價值日益顯現,人類已進入知識產權的歸屬和利益的分成,並已開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傾斜。”句中“知識產權的歸屬和利益的分成”是謂語“進入”的賓語部分,稍加分析即可發現:“進入……歸屬……分成”不能搭配,“進入”應與“階段”搭配,所以“知識產權的歸屬和利益的分成”只是殘缺的賓語中心語“階段”的限制成分。(注:該句錯誤不止一處)

3

句子成分齊全、搭配合理,審視

是否合乎邏輯

如果一個句子成分齊全,搭配合理的話,就要想到檢查它是否合乎邏輯,因為這時語法知識是幫不上忙的。如1995年高考第6題:“在古代,這類音樂作品只有文字記載,沒有樂譜資料,既無法演奏,也無法演唱。”對這道題,用語法知識是檢查不出毛病的,我們只有審視它的邏輯。據該句表述,似乎“在古代這類音樂作品既無法演奏,也無法演唱”,這顯然是不符邏輯的,既無法演奏又無法演唱的東西怎能說是音樂作品呢?本句想表達的意思是“這類古代音樂作品”在現在無法演奏和演唱。

4

句中有並列結構,審視其各項能否

並列,能否與相關的詞語搭配

(一)不合邏輯

並列結構,並列的各項不能有意義上的交叉、範圍上的包含與被包含,否則會引起矛盾。如2000年高考第5題B項:“我們報刊、雜誌、電視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責任作出表率,杜絕用字不規範的現象,增強使用語言文字的規範意識。”句中的“報刊”、“雜誌”、“一切出版物”不能並列,因為 “報刊”包括了“雜誌”,而 “一切出版物”又 包括了“報刊”。

(二)搭配不當

並列結構的各項,在句中充當同一成分。如果充當主語,就要考慮平列的每一項是否能與共同的謂語搭配;如果充當謂語,就要考慮平列的每一項是否都能與共同的主語和賓語搭配。如1999年全國高考題第5題A項:“今年春節期間,這個市的210輛消防車、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棄休假,始終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句中的“消防車、消防官兵”是平列短語,在句中充當主語,它們的共同謂語是“放棄”,可以說“消防官兵放棄休假”,但不能說“消防車放棄休假”。

(三)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就是句子表達的意思不清楚,不明了。主要表現有兩種: 一是指代不明,常常表現在代詞(包括人稱代詞和指示代詞)指代的對象不明確;二是歧義,即一句話有多種解釋,給讀者造成理解上的迷惑或誤解,特別是歧義現象比較複雜,歧義產生的原因有用詞、語音、結構、停頓等方面的原因。綜觀歷年各地高考表意不明病句題,其所選的病句錯誤類型都是十分“典範”的,雖然通過各種措施增加迷惑性,但總體來說,其“病征”是十分突出的,而且也有一些規律可尋。

(四)語序不當

5

定語或狀語複雜,審視其能否與中心

語搭配、排序是否恰當

(一)能否與中心語搭配

如1991年“三南”高考第4題A項:“我們要下大決心,花大力氣,爭取在本世紀末把我國的教育事業達到世界先進水準。”句中的“把我國的教育事業”作謂語“達到”的狀語,“達到”不是表處置的動詞,“把......事業”與“達到”不搭配,可將“把”改為“使”。

(二)排序是否恰當

多項定語的排序順序一般是:①表所屬的名詞、代詞(表示“誰的”);②指示代詞或數量短語(表示“哪一個”或“多少”);③動詞或動詞短語(表示“怎樣的”);④形容詞或形容詞短語(表示“什麽樣的”);⑤表示性質或性別的名詞(表示“什麽”)。多項狀語的排序順序一般是:①條件;②時間;③處所;④語氣;⑤範圍或否定;⑥程度;⑦情態;⑧對象。當試題中的定語或狀語不止一個層次時,就應該考慮其排序是否恰當。如1998年高考第5題D項:“局長囑咐幾個學校的長官,新學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句中的“幾個學校”充當“長官”的定語,“幾個”表數量,“學校”表領屬,按多項定語的排列規律,表領屬的定語應放在表數量的定語之前,即“學校的幾個長官”。由於多項定語排列不當,句子產生了歧義。

6

句中有肯定與否定(或正面與反面)

相疊的短語(如能否、優劣、好壞等)

審視是否需要配套使用類似的短語

請看1995年上海高考試題第3題A項:“機器品質的好壞是保證生產安全的一個重要條件。”前半句中的“好壞”是正面與反面相疊的短語,而後面的“是保證生產安全的一個重要條件”只是從肯定這一角度講,沒有從否定的角度講。這個句子應改為:“機器品質的好壞是能否保證生產安全的一個重要條件。”

7

如果是否定句或反問句,審視否定

是不是恰當

漢語語法上有如下規律:單重否定句表示否定的意思,雙重否定句表示肯定的意思;肯定句式的反問句表達否定的意思(因為反問格式相當於一重否定),單重否定句的反問句表達肯定的意思,雙重否定式的反問句表達否定的意思。當一個句子既是否定句又是反問句時,尤其要謹慎辨析。如1998年全國高考試題第6題B項:“雷鋒精神當然要賦予它新的內涵,但誰又能否認現在就不需要學習雷鋒了呢?”後一個句子既是一個雙重否定句(“否認......不”是雙重否定),又是一個反問句(“誰又能......呢”),因為雙重否定式的反問句表達否定的意思,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不需要學習雷鋒了”。顯然該句否定不當。

8

句中有表數量或程度的詞語,審視

它是否與其他詞語矛盾

請看1992年全國高考試題第12題甲項:“經過刻苦努力,期末考試,他六門功課平均都在90分以上。”句中的“都”是範圍副詞,用來總括前面提到的各項,但前面的“平均”只能有一個數,故“都”與“平均”矛盾。句末的“90分以上”是約數,也與前面的“平均”矛盾。

9

句子初讀感覺特別別扭,審視

是否句式雜糅

在表達一個意思時,說法可能不止一種。如果在表達一個意思時,不是選擇一種說法而是把兩種說法糅在一起,這樣就很容易造成結構混亂,不倫不類。這樣的句子讀起來會很別扭,如2002年全國高考第6題B項“本欄目將各地電視台選送的歌舞曲藝、風情民俗、文化娛樂和體育活動等方面的節目,加以重新編排、組合和潤色,進行的在創作。”這句話讀起來很別扭的原因就是將“本欄目是將各地電視台......進行的再創作”和“本欄目將各地電視台......進行了再創作”兩種說法雜糅到了一起,造成了結構混亂。

10

句中有敬辭謙辭,審視是否用錯對象

現代漢語中,用“光臨”稱賓客到來,用“惠臨”指對方來到自己這裡,用“惠贈”指對方贈予(財物),用“令尊”、“令堂”稱對方的父親母親。這些都是敬辭,適用於對對方,不能用於自己。另外用“寒舍”對人稱自己的家,用“家父”、“家母”對人謙稱自己的父親母親,用“犬子”和“小女”對人稱自己的兒子和女兒。這些都是謙稱,隻用於自稱。

11

如果是複句,可作如下五方面的審視

(一)關聯詞是否需要

(二)關聯詞的位置

當前後兩個分句的主語相同時,第一個分句的關聯詞就放在主語後面;當前後兩個分句主語不同時,兩個分句關聯詞均放在句首,否則,就會因關聯詞位置不當而影響表達。如1988年廣東省高考試題D項:“不但他能夠領會馬克思主義有關理論的精神實質,而且能夠用這些理論來指導自己的工作。”句中的主語“他”是兩個分句陳述的對象,關聯詞“不但”應放在“他”的後面。

(三)關聯詞語搭配

請看1992年全國高考第4題C項:“無論幹部和群眾,毫無例外都必須遵守社會主義法制。”句中的關聯詞“無論”不與表並列的“和”配套,而與表選擇的“還是”配套,組成“無論......還是(或)......都......”的結構形式,表示條件不同而結論(結果)一樣。(注:本句錯誤不止一處)

(四)兩個分句的句序是否恰當

請看1997年上海高考題:“......許多傳世傑作不僅是人類藝術寶庫的珍品,而且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這是個遞進複句。遞進複句後一個的範圍應比前一個分句進一層(即擴大),但句中“人類”的範圍比“中華民族”大,應將之改為:“.許多傳世傑作不僅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而且是人類藝術寶庫的珍品。”

(五)分句較多,審視是否中途偷換主語而使句意不明

請看2000年全國高考第5題D項:“這家工廠雖然規模不大,但曾兩次榮獲省科學大會獎,三次被授予省優質產品稱號,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和東南亞地區。”這個複句共有4個分句。前兩個分句的主語是“這家工廠”,表意明確。第三個分句沒有主語,是承前省略,由“這家工廠”作主語嗎?顯然不能,因為“這家工廠”不能“授予省優質產品稱號”。仔細審視全句可知,“三次授予省優質產品稱號”的只能是這家工廠生產的某一種或幾種“產品”。這個句子犯了偷換主語的毛病。

備注: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