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數看公募基金20年:基金數量5000隻 規模12兆元

  來源:國際金融報

  自1998年3月誕生第一家基金公司至今,公募基金已歷經20載。弱冠之年,如果用數字來概括其發展成果,2018年我們需要記住這幾個數字:公募基金數量已超5000隻,管理資產規模超12兆元,公募基金管理人已發展至123家,基金經理1722位,基金銷售機構超過400家

  展望未來,公募基金行業必將進一步加速發展,成為未來資產管理與財富管理的主流領域。

  5000只和12兆元的突破

  截至今年1月底,我國公募基金數量達到4906隻。從2月、3月以來新發基金數量來看,基金產品數量已經突破5000隻大關。從2017年2月的4029隻到現在的超過5000隻僅用了一年的時間。這也是基金數量跨越1000隻關口用時最短的一個時期。

  規模方面,短短一年時間裡,混合基金資產淨值增加了2873.03億元,債券基金也增加了2632.23億元,而貨幣基金的資產淨值增幅幾乎達100%。

  收益方面,目前公募基金持有人超過3.4億,公募基金累計向持有人分紅約1.7兆元

  自首隻開放式基金成立到2017年底,偏股型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平均達到16.5%,超過同期上證綜指平均漲幅10.5個百分點;債券型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平均達到7.2%,超過現行3年期定期存款基準利率4.4個百分點。

  雖然20年裡,資本市場歷經多輪牛熊轉換,但仍有一批基金產品自成立以來取得了超10倍的收益。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3月23日,有11隻公募基金成立以來收益率超過10倍,其中,華夏大盤精選累計收益超過23倍,興全趨勢投資和博實主題行業均取得超過13倍的收益。

  牛基的背後是一位位優秀的基金經理。

  Wind數據顯示,目前市場上的全部公募基金產品由1722位基金經理管理。面對公募基金行業良好的發展勢頭和廣闊的發展太空,優秀的基金經理隊伍仍急需發展壯大。如此前就有隨著養老目標基金經理任職條件的細化,符合條件的養老目標基金經理太少,獲基金公司高薪競聘的狀況。

  創新與監管與時俱進

  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為滿足投資者多樣化的理財需求,公募基金的投資範圍也在不斷擴大。一年又一年,基金市場的多樣化也在有序進行。

  2002年首隻債券基金設立;2003年首隻貨幣型基金成立;2004年首只上市開放式基金(LOF)、首只上市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設立;2006年首隻QDII基金設立;2011年RQFII起航;2013年餘額寶推出,引領“寶寶類”為代表的貨幣基金率先實現金融理財與金融支付的融合,推動互聯網金融高速發展。

  種種跡象顯示,公募基金的投資觸角越來越多。2017年首批公募基金中基金(FOF)集中發行,公募基金真正進入資產配置新時代。2018年3月2日,備受期待的《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正式發布,進一步發揮公募基金專業理財在居民養老中的作用。

  新型基金產品不斷湧現的同時,也有部分產品逐漸淡出歷史舞台,如分級基金和定增基金。2017年2月,監管機構正式發布《關於避險策略基金的指導意見》,曾經的“保本基金”轉身成為“避險策略基金”,繼續活躍在市場上。

  未來,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公募基金有了新的歷史使命,它將是我國養老金投資管理的主力軍,推動養老金通過投資資本市場分享我國經濟增長成果。

  據有關部門披露,社保基金自2001年以來的年平均收益率達到8.37%,企業年金自2007年以來的年平均收益率達到7.57%。公募基金作為社保基金、企業年金和基本養老金的主要管理者,為養老金的保值增值做出了重要貢獻。

責任編輯:張海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