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8癥狀性動脈粥樣硬化性非急性LAOD血管內治療中國專家共識(節選)

約10%的缺血性卒中是由顱內動脈粥樣硬化性嚴重狹窄或閉塞所致,這類疾病可統稱為顱內大血管閉塞性疾病(LAOD),其卒中年複發風險為3.6%~22.0%,在存在血流動力學障礙的患者中,老年卒中風險更高。

為了指導非急性期顱內大動脈閉塞的管理及血管內治療,中國卒中學會神經介入分會組織領域內專家撰寫了《2018癥狀性動脈粥樣硬化性非急性顱內大動脈閉塞血管內治療中國專家共識》,目的是提高對癥狀性動脈粥樣硬化性非急性顱內大動脈閉塞病變的認識,通過臨床實踐,精準地開展非急性期顱內大動脈閉塞病變的治療,尤其是血管內開通治療。

非急性顱內大動脈閉塞

1

概念

在既往研究中,由於很難界定顱內大動脈閉塞的時間,所以對於非急性顱內大動脈閉塞的稱謂有顱內動脈慢性閉塞、顱內動脈亞急性期閉塞及顱內動脈非急性期閉塞等。為了便於進一步研究,區別顱內大動脈閉塞急性期血管治療的時間窗,該共識將超過24 h的動脈粥樣硬化性顱內大動脈閉塞,統一為非急性顱內大動脈閉塞。

從病因學上,本共識主要是針對動脈粥樣硬化性,因此共識將圍繞癥狀性動脈粥樣硬化性非急性顱內大動脈閉塞(以下簡稱非急性顱內大動脈閉塞)展開相關討論,其概念的基本內涵包括:

癥狀性:經積極內科治療仍然有癥狀波動或癥狀惡化;

血管閉塞的病因學:動脈粥樣硬化性;

血流動力學:經血管影像學檢查無前向血流信號(TIMI分級為0);

閉塞時間:顱內大動脈閉塞時間超過24 h。

2

病因

非急性顱內大動脈閉塞的病因最常見於動脈粥樣硬化性,其他還可見於心源性栓塞、血管夾層、動脈炎症等。

3

[推薦意見]

(1)應積極開展非急性顱內大動脈閉塞的診斷;

(2)頭顱CTA/MRA是篩選非急性顱內大動脈閉塞的無創性手段,有較高的空間解析度,但時間解析度較低;

(3)DSA是診斷非急性顱內大動脈閉塞的金標準,有較高的時間及空間解析度;

(4)非急性顱內大動脈閉塞的評估應包括閉塞部位、閉塞端形態、閉塞長度及閉塞遠端血管床等解剖學的評估;

(5)非急性顱內大動脈閉塞還應進行功能性評估,如灌注評估、半暗帶評估等,只有些存在可挽救腦組織的慢性顱內大動脈閉塞患者才有可能從血管開通治療中獲益;

(6)一些新興的影像學技術(如HR-MRI)對於非急性顱內大動脈閉塞的診斷及進一步的開通治療有指導意義。

4

藥物治療

[推薦意見]

(1)非急性顱內大動脈閉塞的藥物治療是基礎治療措施

(2)非急性顱內大動脈閉塞的抗凝治療或抗血小板聚集治療,在改善神經功能及主要出血不良反應上無顯著差異;

(3)非急性顱內大動脈閉塞患者,如不能接受外科手術或血管內治療,可以參照癥狀性顱內動脈重度狹窄的強化內科治療方案進行藥物治療。強化內科治療對改善預後、預防卒中複發可能是合理的,有效性有待進一步研究。強化內科治療至少應該持續3個月;

(4)一些可以促進腦側支循環建立的藥物,對於降低非急性顱內大動脈閉塞卒中複發及神經功能損傷上可能是有益的。

5

外科治療

[推薦意見]

(1)癥狀性非急性顱內大動脈閉塞的患者,經過強化內科治療仍然有癥狀惡化或者癥狀反覆發作,灌注評估及側支循環評估發現患者有失代償,在有經驗的中心開展顱內外動脈搭橋治療可能是有益的;

(2)對癥狀性非急性顱內大動脈閉塞病變行顱內外動脈搭橋手術仍然是一種有較高圍手術期風險的有創治療,手術應該在有經驗的中心開展;

(3)癥狀性非急性顱內大動脈閉塞行血管重建手術治療的時機、手術方式及患者入選的嚴格適應證仍有待進一步大樣本研究明確。

6

血管內治療

[推薦意見]

(1)癥狀性非急性顱內大動脈閉塞的患者,經過強化內科治療仍然有癥狀惡化或癥狀反覆發作,灌注評估及側支循環評估發現患者有失代償,採取血管內開通治療可能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2)癥狀性非急性顱內大動脈閉塞的血管內開通治療是一項微創的治療方法,但是仍然有一定的圍手術期併發症風險,因此應在有慢性顱外動脈閉塞開通經驗、有豐富顱內動脈支架置入經驗、圍手術期併發症<6%的中心開展,以降低手術相關併發症,從而充分發揮血管內治療的療效;

(3)癥狀性非急性顱內大動脈閉塞的血管內開通治療的時機、開通手術方式及患者入選的嚴格適應證有待進一步大樣本研究明確。

溫馨提示:本平台已開通文章搜索功能,可關注後發送關鍵詞體驗。

歡迎您在下方留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