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影視巨頭現金流緊繃,業績齊跳水

“這是一個看不到結束的冬天,我不知道增量在哪裡。”當談到公司現狀時,有影視上市公司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如是說。

這個行業又迎來一波意料之中的壞消息。中報季已至,各家業績預告發布完畢,以劇集為主業的影視上市公司,在虧損與業績大幅跳水中尋路,相當慘淡。

華策影視(300133.SZ)直接報虧,虧損額在6000至 5500萬元間,同比下降120.74%至119.01%,其去年盈利2.89億元;遭交易所問詢的歡瑞世紀(000892.SZ),盈利1500萬-2000萬元,同比下滑60%-70%;慈文傳媒(002343.SZ)盈利7500萬-9500萬元,同比下滑61.15%-50.79%;輿論風口上的唐德影視(300426.SZ),虧損7250萬-7750萬元,同比下滑180.45%-186.00%。

被行業視作“最後堡壘”的上市公司業績跳水均直指終端售價下滑。“前期投入處於相對高成本階段,播出則處於價格相對理性階段的情況,導致該部分項目利潤空間受到較大影響。”素來穩健的華策影視在公告中稱。

有上市影視公司高管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公司大量項目被視頻平台“擱置”,價格“攔腰砍”,甚至成為砍價第一步。“優酷受楊偉東案發事件影響,很多項目都停了,愛奇藝、騰訊也趁機放緩購劇節奏。很多項目本來都籌備差不多了,但就是開不了機。”他說。

此外,影視公司們還面臨著播出風險,這加大了資金壓力。歡瑞世紀在公告中表示,截至2018年末,《天下長安》《天乩之白蛇傳說》兩部電視劇的應收账款餘額8.09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為16.49%,剩餘應收账款餘額佔總資產的比例為30.78%。但是《天下長安》的播出,仍無定期。

重重打擊下,影視劇產業尋找增量中。

現金流困局

行業下行,現金流成為各家重要壓力。

財報顯示,2018年末華策影視應收账款佔總資產比例為33%,慈文傳媒應收账款佔總資產比例為37.07%,唐德影視應收账款佔總資產比例為23.39%,歡瑞世紀應收账款佔總資產比例達47.27%。

高應收账款佔總資產比例帶來的結果是,越來越走低的應收账款周轉率。wind數據顯示,華策影視應收账款周轉率從2016年的1.84降至2018年的1.40;同期,慈文傳媒從1.85降至1.07;唐德影視從1.91降至0.40;歡瑞世紀從1.94降至0.66。

同時不斷出現的壞账高懸頭頂。歡瑞世紀因《天下長安》在2018年未能按照計劃檔期播出,按1-2年壞账的比例5%計提壞账準備0.25億元,截至7月6日,該筆應收账款期後已回款6528萬元,累計回款1.60億元,尚有應收账款4.41億元未收回。 《巴清傳》未播出,唐德影視2018年財報直接計提4.96億元,造成公司自上市後首次出現年度虧損,達到了9.27億元。

受到排播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歡瑞世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減少。2018年,其對影視項目投資規模較2017年增加2.57億,導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增加。結果是,現金流量淨額同比下降 50.05%。

量價齊跌的平台採購局面,再加大資金缺口。“電視劇項目整體銷售進度仍然低於預期,公司已完成首輪發行的電視劇《花兒與遠方》和《計中計》,自取得發行許可證已滿24個月,於當期將該等電視劇期末保留的存貨餘額全部結轉,對公司利潤造成較大不利影響。”唐德影視在公告中透露。歡瑞世紀的說法則是“影視劇確認收入的部集數量減少”。

種種因素疊加下,外部避險心態高企,進一步加大資金負擔。“公司融資難度和融資成本大大增加,財務費用同比大幅增長”,唐德影視在半年度業績預告中坦言。

關緊的水龍頭

繃緊現金流的直接誘因與結果,都導向了跳水的業績。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來自上遊關緊的水龍頭。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在3月末曾表示,新媒體版權從一千七八百萬,降到現在的八百萬,而大部分是在三四百萬。“我們再也不搞軍備競賽了,這個行業天生是寡頭壟斷行業,不可能獨家壟斷,理智、合理的競爭,都能盈利,這個趨勢去年也顯現出來了。”他說。

前述上市影視公司高管亦曾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目前,很多中小公司項目已經無法從視頻平台發行。“他們想通過我們這樣的大公司渠道搭售,但很多項目本身就有問題,平台已經過了求量的階段。”他說。

視頻平台間“休戰”,一齊壓價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來自自身的成本壓力。愛奇藝的現金流可持續性一直是業內關注的問題;騰訊至關重要的遊戲收入也在放緩;阿里更令市場遐想的是雲業務。此外,視頻平台倚重的廣告收入亦在下滑,央視市場研究(CTR)發布的2019年中國廣告市場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廣告市場整體下降11.2%,傳統媒體全線下滑,互聯網媒體同比下滑5.6%。

同時,監管繼續收緊。7月12日,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召開“電視劇內容管理工作專題會議”,要求各省級管理部門全面強化內容把關,加強行業綜合治理,重點加強對宮鬥劇、抗戰劇、諜戰劇的備案公示審核和內容審查,治理“老劇翻拍”不良創作傾向。

尋找增量

產業凜冬下,巨頭們也開始了各自的新探索。

慈文傳媒創始人馬中駿認為,增量在於5G。“5G降低流量成本,將帶來大量內容視頻化,會出現新的垂直領域平台及圈層化內容增量,直接to C,垂直市場空間很大,且雙向數據將利於精準推送,再反哺市場。互動劇等新形式,也是增量。”他如是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實際上,目前包括愛奇藝、騰訊視頻、B站在內的各個巨頭,均在搶灘5G,在互動劇等模式上進行探索。

另一個新業務點在於藝人經紀,各家均將其列為核心業務。擁有製作內容優勢的影視劇公司,在推新人上確有優勢。以擁有楊紫、任嘉倫、秦俊傑等知名藝人的歡瑞世紀為例,去年其藝人經紀業務毛利率達96.39%,同比增長 4.81%。同期,慈文傳媒、唐德影視的藝人經紀業務收入金額在200萬元左右,歡瑞世紀與華策影視的藝人經紀業務收入均超過2億元。

但藝人經紀能多大程度上承載影視公司的增量,業記憶體在爭議。有頭部偶像公司的高管就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傳統影視公司在造星上並無太大優勢,且經紀公司對頭部藝人實際作用有限。“新的造星環境下,傳統公司的優勢相當程度上被抹平了,況且藝人一旦成長起來,必不可免會獨立,再分成。”

還有一個方向是出海,華策影視就將“華流出海”視作其三大戰略之一。客觀上,國劇出海,最大的優勢在於古裝。歡娛影視是其中佼佼者。2018年,其出品的《延禧攻略》位列Google搜索榜單全球第一,香港TVB收視率達39.2%,播出覆蓋超過90個國家和地區。歡娛影視CEO楊樂向記者表示,橫向打開全球市場,是歡娛出路之一。“歡娛的管理團隊是由馬來西亞和香港的國際人才構成。”她介紹。

但古裝劇依舊面臨著政策不明朗。有行業高管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目前,監管層在內容審批上標準已日漸清晰,側重於現實主義題材,也給了一定空間。

當然,最大的出路或許還是在內容本身。“現在藝人降價,平台也更注重內容本身,長遠看對於生態還是有益處。整個產業還是能夠托起幾家大的影視公司,可以生存得不錯。”前述影視公司高管稱。

題圖來源:pangpang

原標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