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藥防治帕金森病

核心提示: 目前,全球帕金森病患者有500萬人左右,在65歲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已達1.7%,且男性多於女性。據了解,帕金森病的癥狀會緩慢加重,目前沒有徹底治癒的辦法,患者需要終生進行以改善生活質量為目標的治療。

注意帕金森病

前驅期的預警信號

4月29日,在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中醫科診室,記者見到了68歲的王大爺。他這次是來複診的。

「一年多前,我開始出現一些奇怪的癥狀。我的右上肢在安靜狀態下不自主抖動,走路速度明顯變慢,自己穿衣服扣扣子都需要別人幫助。不久前,我在老伴兒及兒子的陪伴下來到西京醫院就診,檢查後被診斷為帕金森病。」王大爺回憶道。

他的老伴兒也向記者抱怨著王大爺奇怪的舉動。她說:「他幾乎每天晚上在睡眠過程中都亂喊亂叫,甚至腳踢拳打,還多次從床上掉下來,導致頭部及四肢受傷。家裡人因懼怕他的『暴力』,盡量避免與他住在一起。我經常被他打得遍體鱗傷,因為愛面子,我對別人講這些傷是自己走夜路摔傷的。」

對此,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陳建宗教授解釋道:「王大爺在噩夢中的種種表現,實際上是帕金森病前驅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預警信號,這個信號就是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如果早注意到這個預警信號,就能更早地發現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不是老年人的

「專屬」疾病

「這次來複診,我覺得癥狀改善了許多,家庭關係也變得更和諧了。」王大爺向記者表示,「剛開始聽不懂醫生說的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是啥東西,後來經過醫生的耐心解釋,我對帕金森病了解更多了,也就知道該注意些什麼、怎麼配合醫生進行治療了。」

據陳建宗介紹,帕金森病前驅期有多個預警信號,如嗅覺障礙、抑鬱、焦慮、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等,而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是帕金森病前驅期最強烈的預警信號。他介紹道:「2015年,國際運動障礙協會發布了帕金森病前驅期研究診斷標準,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等帕金森病前驅期的患者,約有60%會轉化成為帕金森病。」

4月29日,陳建宗為王大爺複診結束後,拿出厚厚一摞病歷說:「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臨床癥狀中的損害性行為高達30%至81%,嚴重威脅患者及其陪伴者的健康及生活質量,其中以體表瘀斑、撕裂傷、骨折的發生率最高。因此,要對患者及其陪床者採取積極的保護措施。」

隨後,他叮囑王大爺及其家屬:「帕金森病患者平時一定要注意細節,比如加放床檔,床下鋪設柔軟的地毯或地墊以起到緩衝作用,將傢具的邊角用軟物包裹,對玻璃窗進行安全保護,睡前移去床周圍潛在的危險物品,如利器、玻璃杯、暖水瓶等。」

此外,陳建宗還告訴記者,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患上了帕金森病。他說:「很多人認為只有那些顫顫巍巍的大爺大媽才會得這個病,這是不準確的。實際上,帕金森病並不是老年人的『專屬』疾病,而是會出現在各年齡段。當前,50歲以下的患者不斷增多,30歲以下甚至不到20歲的患者也屢見不鮮。相關統計數據顯示,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人數比例已達患病總人數的10%。因此,年輕人學會識別和預防帕金森病,有必要性也有緊迫性。」

開展中醫藥防治相關研究

「人的睡眠分為非快速動眼睡眠和快速動眼睡眠兩種。非快速動眼睡眠是腦睡眠狀態,而快速動眼睡眠主要是軀體特別是肌肉的休息,而大腦處於高度活動狀態,與夢密切相關,如果人在這時醒來,將會很快清醒。」在西京醫院的科普展板上,記者看到這樣的內容。

目前,全球帕金森病患者有500萬人左右,在65歲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已達1.7%,且男性多於女性。據了解,帕金森病的癥狀會緩慢加重,目前沒有徹底治癒的辦法,患者需要終生進行以改善生活質量為目標的治療。

對於這種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和沉重負擔的疾病的研究已經在國外開展了幾十年,在國內才剛剛起步,尤其是中醫藥防治的相關研究在前些年幾乎是空白。

「近年來,我和我的團隊一直在開展中醫藥治療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的臨床研究。經過研究,我們發現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屬中醫『不寐』的一種特殊類型。我國古文獻有零星記載,其病機以心肝火旺、上擾心神為主,用龍膽瀉肝湯與金匱瀉心湯化裁,辨證酌加珍珠母、磁石、代赭石、龍齒等重鎮安神藥物,可明顯減少噩夢的發生。」陳建宗表示,他們已經和相關部門合作,進一步優化治療方案,爭取在治療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研究方面有更多新的突破,讓中醫藥成為防治帕金森病的新選擇。

陳建宗說:「我們採用國際標準,對照觀察中醫藥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療效,採用核醫學等領域技術,研究中藥復方治療帕金森病療效機制。這些做法在國際上都是處於領先地位的。」記者王國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