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腸道微生物的失調與致病因素

正常情況下,腸道各種細菌種群與宿主相互依存和相互製約,維持種動態的生態平衡,一旦受到宿主及外環境變化的影響,平衡狀態就會被打破,形成破壞生理性組合,生成病理性組合,從而造成腸道菌群失調並參與些疾病的發生。


失調類型

(1)比例失調。按嚴重程度可分為三類,I度:細菌定量上發生改變,沒有明顯的或僅有輕微的臨床癥狀,病變是暫時性和可逆性的,去除引起菌群失調的病因後可自行恢復;II度:腸道菌群失調並引起了明顯的臨床癥狀,為不可逆性,去除病因後仍維持菌群失調的狀態;I度:腸道正常菌群被過度繁殖的過路菌所替代,引起感染癥狀,又稱菌群交替症。

(2)定位轉移。又稱易位,是指腸道細菌及其產物越過腸道黏膜屏障向腸系膜淋巴結肝、脾、腎等腸外組織遷移的過程。小腸細菌過度生長、腸道通透性增高及機體免疫防禦功能低下是易位發生、發展的主要原因。定位轉移又可分為橫向轉移和縱向轉移兩類。橫向轉移是指腸道正常菌群由原位向周圍轉移,如大腸菌群向小腸轉移;縱向轉移是指腸道正常菌群由原位向腸黏膜深層乃至全身轉移,如細菌通過黏膜屏障進入血液。目前主要的防治措施包括營養支持增強腸黏膜屏障功能選擇性腸道去汙染、腸道微生態製劑及抗氧化劑等。

(3)自身感染。當機體抵抗力低下時,腸道的正常菌群可以轉化為條件致病菌引起機體自身的感染。自身感染多見於免疫功能受損或危重病患者,通常是腸道菌群比例失調和定位轉移共同作用的結果。


致病因素

引起腸道菌群失調的原因複雜多樣,主要包括藥物因素、飲食習慣、年齡因素、腸道動力異常以及腸道免疫功能障礙等。

(1)藥物因素。抗生素、免疫抑製劑細胞毒性藥物、激素及抗腫瘤等藥物的使用均可引起腸道菌群失調。尤其是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可使腸道敏感菌被物製,耐葯菌過量繁殖,這是導致腸道菌群失調最常見的原因。經研究人員研究發現,抗生素所致腸道菌群失調的水準與用藥劑量相關,高劑量組菌群變化更明顯,此外,益生菌有穩定並增加腸道優勢菌在腸道菌群中的作用,這使醫師在以後的治療方案決定中,需要考慮到腸道微生態平衡,更加合理地使用抗生素。

(2)飲食習慣。飲食習慣可以影響腸道菌群的種類和數量,不良的飲食習慣會破壞腸道菌群的平衡。科學家們發現高脂飲食會改變腸道菌群,而在低脂飲食中加人纖維對保存腸道結構及功能有益。因此,調整膳食結構及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對維持腸道菌群動態平衡有重要作用。

(3)年齡因素。腸道菌群會隨年齡的變化而變化,有研究表明老年人腸道內雙歧桿菌數量顯著減少,腸桿菌和腸球菌數量增加,腸道定植抗力下降。老年人腸道菌群失調可能與退行性及感染性疾病的易患性增加相關。因此,在老年腸道菌群失調相關疾病中,適當應用微生態製劑有利於老年人身體健康的恢復。

(4)腸道動力異常。正常的腸道運動是阻止腸道菌群失調的一一個重要手段。小腸消化期和消化間期的正常運動具有清除細菌的作用,小腸動力障礙時,小腸移行性複合運動的強度減弱,小腸轉運速度及食物推進速度減緩,致使細菌在腸道內滯留時間過長、大量繁殖,促進了腸道菌群失調的形成。

(5)腸道免疫功能障礙。黏膜固有層的漿細胞是腸道正常免疫功能的主要來源,它可以產生大量對腸道細菌有抑製作用的免疫球蛋白。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是腸黏膜主要的免疫球蛋白,對黏膜抵抗固有及入侵的病原體有重要作用,亦是阻止腸道細菌移位的重要環節。當腸道免疫功能出現障礙時,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缺乏,腸道細菌會因失去監控而過度繁殖,造成腸道菌群失調。

(6)器官移植。當人體內部環境發生變化時,腸道微生態被破壞,出現菌群失調,進而導致系列相關疾病發生。有研究表明肝移植術後腸道菌群失調的發生率高,手術後14天內為高發時段。且經統計學分析,手術後抗生素的使用時間與腸道菌群失調的發生具有顯著的相關性,隨著抗生素使用時間的延長,肝移植術後 腸道菌群失調的發生率逐漸升高。故對於感染患者或者有潛在感染風險的患者,在選取抗生素時,不但要考慮到致病菌的耐藥性特點及抗生素的使用種類,還要考慮使用時間,不可濫用抗生素以及嚴格規定抗生素的使用範圍。

其他如外傷、重症感染、化學物品、精神疾病、腫瘤等因素均可導致腸道菌群失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