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子公司涉虛開發票被追1億 昔日銀廣夏半年報遭董事反對

昔日銀廣夏,今日出“新故事”。

8月6日晚間,寧夏西部創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西部創業 000557)披露2019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今年1-6月,西部創業營業收入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3.66億元和6626萬元,分別同比增加6.84%和30.85%。

然而,西部創業8名董事中的3名獨立董事在董事會上對《2019年半年度報告及摘要》投下了反對票,並在2019年半年報表示“無法保證本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3名董事投反對票的主要原因為西部創業全資子公司大古物流於今年7月3日收到國家稅務總局寧夏回族自治區稅務局稽查局《稅務行政處罰事項告知書》(下稱《告知書》),涉及的稅金及罰款合計約為1.03億,但西部創業並未將此在會計報表中反映。

西部創業則認為,《告知書》不是對涉稅事項作出的終結性結論,公司參與聽證後的最終結論尚未作出,《告知書》的處罰在稅務機關未作出正式處理意見前仍屬於或有事項,故會計確認的條件不成立,大古物流的涉稅事項還未轉化成為可計量的會計事項,因而公司在2019年半年度報告中未進行會計處理。

截至8月7日10時56分,西部創業股價下跌3.58%,報3.23元/股,總市值47.11億元。

令西部創業受市場關注的另一個因素則是其“前身”,20世紀初廣為市場熟知的造假股票銀廣夏。銀廣夏自2002年被證監會處罰後,歷經多次重組嘗試、控股股東變更,於2016年5月將公司名稱由“廣夏(銀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寧夏西部創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簡稱由“銀廣夏”變更為“西部創業”。

子公司涉嫌虛開增值稅發票

涉及稅金及罰款合計約1.03億

關於公司全資子公司大古物流涉稅事件的始末,西部創業2019年半年報稱,2017年7月7日,因大古物流在2016年10月份開展煤炭貿易過程中涉嫌接受了北京美隆康源商貿有限公司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寧夏回族自治區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國家稅務局稽查局給物流公司出具了“稅務檢查通知書”,並且對大古物流2016年1月1日一12月31日期間的貿易情況進行檢查。

2019年7月3日,大古物流收到國家稅務總局寧夏回族自治區稅務局稽查局《稅務行政處罰事項告知書》,涉及的稅金及罰款合計約為1.03億元(不含滯納金、教育費附加)。大古物流已於2019年7月5日向國家稅務總局寧夏回族自治區稅務局稽查局提交了聽證申請,並於2019年7月17日出席聽證會,對涉稅事項進行了陳述、申辯。截至8月6日,大古物流尚未收到稅務部門的最終處理結果。

《告知書》顯示,根據北京市東城區國家稅務局稽查局稅收違法案件協查函證實,在大古物流接受並抵扣的3818份增值稅專用發票中,由北京美隆康源商貿有限公司開具的450份增值稅專用發票、北京京升泰洋商貿有限公司開具的325份增值稅專用發票、北京嘉世輝煌商貿有限公司開具的195份增值稅專用發票,為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涉及金額96,393,321.96元、稅額16,386,864.34元。

此外,大古物流與上下遊58家企業的資金結算方式分為銀行承兌匯票和銀行電匯兩種。大古物流與35家上遊企業、19家下遊企業共背書162份銀行承兌匯票。經發行銀行證實,其中73份銀行承兌匯票未簽發、73份銀行承兌匯票無上下遊購銷企業及大古物流背書記錄,涉及金額301,885,000.00元。

經查,銀行電匯結算方式中,戶名為王春光的账戶先將資金匯款給下遊企業或其法定代表人個人账戶,下遊企業再將資金打入大古物流账戶,大古物流以貨款名義將款項匯給上遊企業,上遊企業收到資金將款項集中打入北京京升泰洋商貿有限公司後,再匯款至王春光個人账戶。大古物流向20家上遊企業支付的121,055,234.29元中有89,435,290.07元形成資金閉環回流,向14家下遊企業收到的129,587,418.08元中有92,700,000.00元形成資金閉環回流。

《告知書》稱,經檢查核實,在上述業務中大古物流不實際掌控煤炭的採購、銷售及貨物交割,不能提供煤炭購銷業務真實發生的運輸記錄及相關證據資料,支付的貨款最終回流到王春光個人账戶。

最終,國家稅務總局寧夏回族自治區稅務局稽查局決定追繳大古物流少繳增值稅60,639,321.61元、城市維護建設稅4,244,752.51元,按規定加收滯納金,並擬處少繳稅款60%的罰款,即38,930,444.47元,合計約1.03億元。

“前身”銀廣夏

主營業務涉及鐵路運輸、葡萄酒、酒店餐飲等

2019年半年報顯示,西部創業主營業務包括鐵路運輸、倉儲物流、葡萄酒、酒店餐飲等。今年1-6月,西部創業營業收入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3.66億元和6626萬元,分別同比增加6.84%和30.85%,其中,鐵路運輸、服務業、酒及酒精製造業分別貢獻收入3.36億元、2524萬元和543萬元。

而在2016年-2018年,西部創業營業收入分別為4.63億元、6.60億元和7.61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833.95萬元、8699.48萬元和1.47億元。

西部創業的“前身”正是廣為人知的“跨世紀造假牛股”銀廣夏,2016年5月,公司將名稱由“廣夏(銀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寧夏西部創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簡稱由“銀廣夏”變更為“西部創業”。

銀廣夏於1994年6月17日上市,後因《財經》於2001年8月發表的“銀廣夏陷阱”一文而被曝光財務造假。2002年5月,證監會對銀廣夏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公司自1998年至2001年期間分別累計虛增銷售收入和虛增利潤104962.60萬元和77156.70萬元。

跌落藍籌股“神壇”的銀廣夏,因破產重整從2010年11月4日起停牌,後於2015年4月對外披露,擬通過定向回購股份與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寧東鐵路100%股權,注入資產的交易價格為44.87億元,新增股份的發行價格為每股4.96元。同年10月,證監會召開並購重組委工作會議,銀廣夏重組方案獲得有條件通過,這被市場認為是銀廣夏的“重生”一刻。

上市以來,銀廣夏控股股東經過多次變更,包括1994年1月-1999年9月期間為香港中昌國際有限公司;1999年9月-2002年2月期間為深圳市廣夏文化實業有限公司;2002年3月-2009年6月期間為中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7月-2012年1月期間為浙江長金實業有限公司;2012年1月-2016年1月期間為寧夏寧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2月至今為寧夏國有資本運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截至2019年6月30日,西部創業共有股東53566戶,寧夏國有資本運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持股29.47%、15.71%和4.90%,分別為西部創業的前三大股東,而寧夏國有資本運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由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100%控股。

新京報記者 肖瑋 閻俠

編輯 劉曉陽 校對 劉軍

記者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