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昔日炒股高手多“敗走” 浙江永強炒股致去年虧損

每經記者:胥帥 每經編輯:徐斐

因投資股票虧損,浙江永強的業績受到了拖累。1月16日,浙江永強(002489,SZ)公告稱因炒股虧損等原因,公司下調2018年業績,預計虧損超7000萬元。

浙江永強也曾是“炒股高手”,其2015年證券投資還大賺4個億。但在2016年、2017年,浙江永強炒股盈利開始變得不理想。1月16日,浙江永強董秘王洪陽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些年有賺有虧,虧損跟市場有關係,行情一直在波動,“不太好做”。

與之有類似“先甜後苦”經歷的上市公司還包括蘭州黃河、上海萊士等,蘭州黃河同樣因炒股而產生大額虧損。與此同時,記者發現,2018年以來,也有不少上市公司宣布了證券投資計劃。

浙江永強董秘:這些年有賺有虧

1月16日,浙江永強下修2018年度業績預告,公司淨利潤虧損7000萬元~1.2億元。在浙江永強2018年三季報的業績預告中,公司曾預計淨利潤為負5000萬元至1000萬元。浙江永強下修業績的原因之一,便是去年四季度股票投資類虧損2655萬元。換句話說,浙江永強炒股虧了2655萬元。

浙江永強炒了哪些股?王洪陽表示,具體持股會在定期報告中披露。

2018年半年報中,浙江永強曾披露其證券投資詳情,標的主要是東方證券、東旭藍天、廈門鎢業、西山煤電、銳科雷射。其中東方證券、東旭藍天是浙江永強的重倉股,彼時账面價值分別達到1.19億元、1.44億元。

浙江永強對東方證券和東旭藍天也算是情有獨鍾,自2016年以來就一直長線持有。不過,截至2018年半年報,浙江永強的證券投資縮水嚴重,總額由期初3.48億元縮減至期末的2.66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浙江永強一直以來都熱衷於證券投資,特別是在2015年,公司處置證券投資實現投資收益4.8億元。但在2016年、2017年,浙江永強的證券投資收益並不樂觀,分別為虧損1.02億元、虧損2058.10萬元。2018年三季報顯示,浙江永強股票類資產的初始投資成本為3.23億元,但期末金額僅為2.3億元。

“我們這些年有賺有虧,虧損跟市場有關係,行情一直在波動,不太好做。”王洪陽表示,公司證券投資的額度不超過10億元,實際投資的規模在3億元左右。其進一步告訴記者,在證券投資層面,公司有證券投資長官小組專門負責操盤,“虧損對業績是有影響,但不是特別大”。

業內:缺乏主業炒股是不務正業

事實上,A股市場並不缺乏熱衷炒股的上市公司,如蘭州黃河、上海萊士等。但“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蘭州黃河、上海萊士也曾在股票投資裡“嘗到甜頭”,但同樣也在這裡“翻了船”。

根據此前蘭州黃河的業績公告,公司證券投資處置及持有收益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導致出現大額虧損。昔日“炒股高手”上海萊士更是因炒股虧損陷入業績巨虧。據其2018年三季報,上海萊士前三季度淨利潤虧損12.93億元,其中投資虧損超11億元。上海萊士炒股炒到“心塞”,宣布告別股市。

但最近幾個月,包括江蘇國信、上峰水泥、深圳惠程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了證券投資計劃,更有甚者還要追加投資額度。江蘇國信稱,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蘇信託擬運用自有資金投資證券市場,計劃2019年度內投資額度不超過人民幣總計8億元;上峰水泥在增加證券投資額度的公告中表示,擬增加不超過人民幣3億元自有資金進行委託理財。

不過,多個公司稱,是通過閑置資金理財,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從資金處置上看,似乎有些道理。但在受訪的專家和行業人士看來,這仍然需要辯證看待。

“如果主業做得好,利用閑置資金炒股、理財,這個是可以。特別是進行適度的股權投資、戰略性的投資。”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教授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如果上市公司沒有主業,專門以炒股為業,那就是“不務正業”、對投資者不負責任,“當然如果是以戰略投資方式,通過股權投資形成戰略聯盟或者合作夥伴,還是可取的”。

董登新還表示,如果理財資金是來自再融資資金,也會存在過度融資和融資浪費,對投資者是不負責任的。

西藏琳琅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王琳認為,證券市場是一個專業市場,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如果上市公司在證券投資上沒有專業能力,這也是對投資者不負責任的行為。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