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浙商基金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萬向集團參股4年無濟於事

  浙商基金 失去的4年

  證券市場周刊 記者 易強/文

  8月23日,浙商證券(601878.SH)公布2018年中報,在其“長期股權投資”一欄上,浙商基金仍是公司的聯營企業之一。這意味著浙商基金三大股東早在4年前即正式簽署的股權交易合約截至2018年上半年末仍未生效。

  中報提到的另一組重要數據是,浙商基金同期資產負債率為57.29%(總資產為2.88億元,淨資產為1.23億元),與上年同期的25.32%相比上升一倍有余;同期淨利潤則為-1098萬元,同比下降2033萬元,降幅達到217.32%。

  根據Wind資訊,截至9月5日,已披露中報的基金公司共52家,浙商基金的負債率排在第二位。排在第一位的是易方達,資產負債率為59%。不同的是,易方達同期淨利潤為6.75億元,同比增長4800萬元,增幅為7.66%。在上述52家基金公司中,同期資產負債率大幅提高、盈利能力卻大幅下降的只有浙商基金一家。

  Wind資訊同時顯示,2013年至2017年,浙商基金有3個財政年度虧損,2013年的淨利潤為-2469萬元,2017年為978萬元。股東權益方面,2013年年底,公司淨資產為1.60億元,然而,4年半之後,其淨資產不增反減,已降至1.23億元。

  事實上,過去的4年,是基金行業迅猛發展的4年。

  中基協披露的數據是,基金公司公募管理規模由2013年年底的42213.10億元增至2017年年底的115996.86億元,增幅達到174.79%。

  Wind資訊系統可以找到2013年至2017年盈利及淨資產數據的基金公司共有47家,該47家公司2013年盈利合計65.21億元,2017年則達到202.49億元,增長了2.11倍;股東權益方面,2013年淨資產合計355.59億元,2017年則為892.98億元,增長了1.51倍。

  顯然,對浙商基金來說,過去的4年是失去的4年。

  假如沒有那場股權交易

  與之相關的一個問題是,假如沒有2014年8月的那場股權交易,浙商基金的表現會不會更好?

  浙商基金成立於2010年9月,注冊資本1億元,浙商證券、通聯資本管理公司(下稱“通聯資本”)、養生堂有限公司(下稱“養生堂”)、浙江浙大網新集團分別持股25%。

  2014年8月14日,浙商證券及養生堂與通聯資本正式簽訂股權交易合約,前兩家公司將其所持浙商基金合計50%的股權轉讓給後者。上述股權交易在浙江產權交易所通過競價轉讓的方式進行,“現場持續競價389輪次,長達4小時,起始價為1.77億元的項目最終以4.14億元成交”(以上據浙江產權交易所公告)。

  通聯資本於1995年創立時,萬向集團及萬向集團企業發展總公司分別持股90%和10%,董事長是萬向集團創始人魯冠球之子魯偉鼎。後來,通聯資本有過幾次股權變動。浙商基金發生上述股權交易時,萬向集團副總裁管大源及魯偉鼎分別持有通聯資本95%和5%的股權。

  因此,儘管2014年10月通聯資本再次發生股權變動,即管大源及魯偉鼎分別將所持股份轉讓給同在萬向集團任職的余勇文和齊堃,但這家公司一直被認為是萬向系子公司。

  2015年3月16日,即上述股權交易合約簽署7個月後,證監會核準肖風擔任浙商基金法定代表人。作為博時基金的主要籌建人,肖風在基金及資管行業資歷很深,他於2011年卸任博時總經理之職後加盟了萬向集團。受命擔任浙商基金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長時,他的主要職務包括萬向控股副董事長、萬向信託董事長等。

  由於萬向集團擁有銀行、信託、保險、期貨、租賃甚至第三方支付等多種金融牌照,因此,無論是上述股權交易合約的正式簽署——它意味著萬向對浙商基金的絕對控股,還是肖風受命成為浙商基金的法定代表人,都曾讓業內人士對浙商基金的後續發展寄予了厚望。

  但是,正如上述數據所示,浙商基金後來幾年的表現最多只能用“平凡”二字形容。

  需要提到的另一組重要數據是:根據Wind資訊,在最能衡量一家基金公司實力的權益類基金(含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及靈活配置型三類)規模方面,浙商基金2015年底為34.89億元,2017年底已降至21.20億元,到了2018年上半年末已進一步降至9.92億元。

  違規操作被罰

  證監會遲遲未核準上述股權交易被認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公司的運營。然而,浙商基金自有其管理問題,2018年1月監管層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即是例證。

  2018年1月3日,浙江證監局公布了《關於對浙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采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檔案稱,後者作為“浙商聚潮新思維”(166801.OF)的基金管理人,在基金管理過程中違反了《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第十五條,導致存在兩大問題:一是資訊管理及保密等內控制度未得到有效執行;二是未審慎辦理基金申購贖回業務。

  浙江證監局的處罰結果是,對浙商基金“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督管理措施,整改期限為3個月,整改期間暫停受理及審核其公募基金產品注冊申請”。

  同日,浙江證監局公布了《關於對李志惠、沈陽、袁金枝采取監管談話措施的決定》。檔案稱:“李志惠作為時任(浙商基金)公司總經理、沈陽作為時任公司分管市場銷售業務的副總經理,對公司存在的上述違規行為負有重要管理責任,袁金枝作為銷售人員,負有直接責任。”

  不無巧合的是,1月5日,由肖風擔任董事長的萬向信託也收到監管部門的罰單。銀監會浙江監管局以其“違規提供擔保”為事由,對其做出一項“罰款人民幣20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但上述行政處罰似乎並未使萬向信託杜絕違規行為。6月4日,銀監會浙江監管局又以其“房地產項目貸款審批管理不審慎”為事由,做出一項“罰款人民幣30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同屬萬向系的民生人壽保險股份公司——魯偉鼎及肖風分別擔任董事長和副董事長——也在2018年收到過監管部門的罰單。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行政處罰公示表(2018年3月14日),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民生人壽違反了《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的有關規定,因而分別被處以35萬元和3萬元的罰款。

  上述違規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民營金控集團的管理問題,這也被認為是證監會遲遲未予核準萬向系絕對控股浙商基金的原因之一。

  貨幣基金大旗能撐多久?

  不容否認的是,自上述股權交易合約正式簽署以及萬向控股副董事長肖風被任命為浙商基金法定代表人以來,即自2015年以來,浙商基金的公募管理規模確有擴大,由2015年年底的52.13億元增至2018年上半年末的284.39億元,排名也由第81位上升至第62位(據Wind資訊)。

  但浙商基金的規模擴大主要是依靠貨幣基金取得,且其貨幣基金主要由機構投資者持有。

  截至9月5日,浙商旗下共有兩隻貨幣基金:浙商日添利(002077.OF)成立於2015年12月,浙商日添金(003874.OF)成立於2016年12月。截至2018年上半年末,其資產總值分別為1.48億元和167.68億元,合計169.16億元,佔到總規模的59.48%,同期機構投資者持有份額的比例分別為72.73%和100%。

  不過,對浙商基金來說,來自機構投資者的支持並不持續有力。

  以規模最大的浙商日添金(003874.OF)為例,自其規模在2017年第一季度增長224.64倍達到453.53億份之後,在隨後三個季度又逐漸縮水,各季末依次為425.68億份、334.33億份及239.26億份(據Wind資訊)。而同期整個貨幣基金市場規模呈現出擴大趨勢:2017年第一至第四季度各季末依次為40225.16億份、50915.62億份、629760.51億份及67253.81億份(據中基協數據)。

  在某種程度上,這與浙商基金業績表現不佳有關。

  Wind資訊顯示,浙商日添金與浙商日添利2017年區間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分別為3.91%和3.62%,在331隻同類基金中排在第128位和第246位,2018年以來(截至9月5日)的區間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則分別為3.83%和3.63%,排名分別降至第197位和第250位。

  與之相應的是管理費收入的減少。Wind資訊顯示,浙商基金2018年上半年管理費收入合計4164.58萬元,同比下降31.77%。其中,兩隻貨幣基金貢獻的管理費收入為1506萬元,同比下降35.14%。

  無論證監會是否核準其股權變動,對浙商基金來說,如何追回失去的4年都是一項嚴峻的挑戰。

責任編輯:常福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