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何裕民:乳腺癌是可以控制的

全球每年約有120萬患者

乳腺癌是婦女常見的惡性腫瘤,女性佔99%,男性佔極小部分。在美國,乳腺癌佔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的26%,居於首位,而佔死亡率的18%。全世界每年約有120萬婦女發生乳腺癌,有50萬婦女死於乳腺癌。北美、北歐是乳腺癌的高發地區,其發病率約為亞、非、拉美地區的4倍。

乳腺癌發病率不斷升高,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問題。世界衛生組織把每年的10月定為「世界乳腺癌防治月」,並以粉紅絲帶為標誌,以喚起女性對乳腺癌的警惕。

近年來,我國乳腺癌的發病也呈明顯的上升趨勢,一般城市高於農村,沿海高於內陸。我國發病較高的地區有上海、北京和天津等地,其中上海為最高。

根據上海流行病學的調查,社會經濟地位及文化水準較高的婦女,乳腺癌的發病率也高,40~60歲是本病的好發年齡段。當然也有例外,在我們接觸的幾千例乳腺癌病人中,最年輕的患者只有19歲。

阻斷患癌風險是關鍵

根據調查,城市女性濫用避孕藥,大量使用加入雌激素以達到護膚效果的美容品,進食了用雌激素餵養長大的雞、牛等肉類,這些因素都可以使體內雌激素水準長期偏高,導致乳腺癌發病的增加。此外,體型肥胖、早熟、不生育或不哺乳、遺傳等也是乳腺癌發生的高危因素。一些更年期婦女服用含雌激素的藥物來預防骨質疏鬆,改善更年期不良反應的同時,也增加了患乳腺癌的危險。

研究表明,乳腺增生病,其癌變率高達8.8%~21.8%。特別是中年婦女患乳腺囊性增生病發生癌變的幾率要高出一般婦女幾十倍。因此,徹底治癒乳腺增生是預防和降低乳腺腫瘤發病率的最有力措施。

20世紀末,有人就乳腺病的發生機制提出了多階段發展模式說,即「正常→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潤性癌」的發展模式,並且認為「正常→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是可逆的、可恢復的階段。按此發生機制,世界衛生組織針對乳腺癌的防治提出了「三早」的建議,即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提倡儘可能把阻斷點提前,因為越往後治療的風險越大,治癒的可能性越低,癌變的可能性越高。

乳腺癌主要表現為無痛、質硬、邊界不清的腫塊,有時可伴有局部皮膚的改變,如「酒窩征」——局部皮膚牽拉、皺縮;「橘皮征」——皮膚水腫。其他癥狀尚有乳頭溢液、乳頭乳暈改變、腋窩淋巴結腫大等。由於乳腺位置淺表,便於檢查,婦女可以通過乳腺自檢發現大部分乳腺病變。

乳腺自檢應每月進行1次,有月經的婦女應在月經來潮後7天左右進行,已絕經的婦女可固定選擇每月中的某一天進行檢查。值得強調的是,乳腺自檢的主要目的在於及時發現乳腺的異常變化,而不是自己判斷病情。發現變化應儘早去醫院檢查診斷和治療。

診斷書不等於判決書

得了乳腺癌並不可怕,乳腺癌診斷書並不等同於死刑判決書。事實上,乳腺癌是癌症中治療效果最好的癌症之一,近7~8成的乳腺癌患者確診本病時尚沒有出現轉移,而這些患者5年的存活率高達80%。即使轉移後,一些患者經積極有效的治療仍高品質地生活著,一般病人經過治療可重返工作崗位。即便那些已經轉移到了其它器官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經積極有效的治療,有些也可以繼續生活很長時間。特別是當今乳腺癌的治療手段日新月異,只要儘早發現,及時治療,乳腺癌並不等於生命的終結,它是可以戰勝的。

手術切除是治療乳腺癌的主要手段。根據乳腺癌的分期及組織類型,常配合術前術後的化療或放療,並結合內分泌和中醫藥的綜合治療。對於I、II、III期乳腺癌的病人以根治手術為主,但不是所有的患者都有手術的機會。腫瘤表面潰破、癌腫與胸壁固定、腫瘤已向遠處轉移、年老體弱、全身主要器官有嚴重疾病以及「炎性乳腺癌」患者,若採用手術治療只能加速病情的惡化。這些手術不可行的病人需運用中醫藥、化療、內分泌和免疫治療等來控制腫瘤的發展。

標本兼治有良方

乳腺癌在中醫的歷代文獻中早有記載,分別被稱為「乳核」、「石癰」、「乳痞」、「石榴翻花發」等等,現代比較統一的中醫名稱是「乳岩」。中醫認為乳腺癌是正氣不足,邪氣盛實所致,治療上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靈活運用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中醫藥在治療乳腺癌中起到了一個綜合治療的良好作用。

早、中期的乳腺癌以手術、放療、化療為主,輔以祛痰散結兼扶正解毒的中醫藥,以提高免疫,減輕放、化療的毒副反應,手術、放化療結束後,又以中醫藥為主,重在清除殘存癌細胞,防範轉移與複發。

晚期患者當以中醫藥為主,扶正祛邪並重,或以扶正為主,佐以祛邪而治之。

中醫治療乳腺癌的藥物有:蒲公英、山慈菇、長春花、蛇床子、白芥子、野葡萄根、露蜂房、金剛刺、貓眼草、八角蓮、野百合、冬凌草、貝母、三尖杉、穿山甲、王不留行、鐵樹葉、夏枯草、八月扎等。

對雌激素依賴型的乳腺癌採用內分泌治療也是一項重要的措施,具有調節內分泌作用的中藥有:鹿角粉、仙靈脾、仙茅、知母、黃柏、黃精等。但我們強調的是辨證用藥,而不是簡單的堆砌一些治療乳腺癌的藥物。否則,中藥西用,療效必然大打折扣。

合理的乳腺癌中藥治療還需辨證與辨病用藥相結合,需根據不同的兼證進行加減。若乳腺癌紅腫疼痛者可加半枝蓮、金剛刺、蛇舌草,以增清熱解毒之效;胸脅、乳房疼痛者可加青皮、陳皮、川楝子、元胡,以疏肝理氣,散瘀止痛;傷口感染者加蒲公英、穿心蓮;白細胞減少者加補骨脂、女貞子。

對於一些特殊兼證的治療,比如上肢腫脹,我們還自製利濕消腫方(經驗方),以大黃、甘遂等外用,可活血通絡、除濕消腫。再如乳腺久潰不愈,我們在治療時,除自製扶正祛邪的湯劑芪歸山甲湯(藥用生黃芪、當歸、炮山甲、白芍、蒲公英、皂角刺、陳皮、熟地、蛇莓、露蜂房等)內服外,還配合自製的生肌散(藥用珍珠母、爐甘石、血竭、象貝母、冰片、龍骨等)局部外敷。這樣內外並治,可明顯提高治療效果。此外,更為重要的是加用零毒抑瘤方法,以中藥為主,針對性地控制癌細胞。

中醫新療法,零毒抑瘤帶來新希望

所謂零毒抑瘤,是我們在長期中醫腫瘤治療中探索出來的,以中藥提取物為主,針對腫瘤細胞、誘導其分化、誘導其凋亡的一類治療方法。用於象乳腺癌這樣相對比較容易控制的癌症,效果較佳。

乳腺癌具有手術切除容易,但易出現轉移和複發的特點。有效控制微小病灶,預防和阻斷乳腺癌的轉移和複發,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關鍵和難點。乳腺癌手術切除後常輔以化療、放療及內分泌治療,但並未能從根本上消除這一隱患,不少患者最後還是因遠處轉移而致死。手術、化療、放療均屬攻擊性的治療,雖清除癌細胞的作用強大,但同時也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損害。諸如出現身體虛弱,消化、造血、免疫等功能紊亂和降低機體自身對抗癌細胞的能力,成為癌細胞增殖、轉移、複發的基礎。用零毒抑瘤法治療而不傷正,再結合辨證施治的中藥,針對個體改變患者的病理狀態,使機體全面康復。

乳腺癌一旦出現轉移或複發,治療難度明顯增加,此時,單用化療或放療,效果不明顯。與中醫中藥零毒抑瘤結合運用,療效可明顯提高,癥狀可顯著減輕甚至消失,不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品質,同時還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期。也有轉移灶縮小甚至消失的案例。我們就有多例骨、肺或肝、腦轉移,已無法化療的晚期患者,僅以零毒抑瘤為主,配合內治法,半年到9個月後,完全控制病情,甚至臨床痊癒的案例。

乳腺癌的治療特點在於早期控制相對比較容易,但非常容易複發與轉移,而複發與轉移後以傳統的化放療和經典的中醫藥控制常捉襟見肘、顧此失彼,以至於最終纏綿不救。而此時若以零毒抑瘤為主,配合各種綜合治療手段,則可以逐步控制癌症發展,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完全緩解或臨床痊癒。

癌症其實並不是很可怕,要得到科學的治療與合理有效的康復,帶瘤生存幾年,幾十年都不是難事,康復樂園自98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腫瘤康復,與各大腫瘤醫院權威專家合作,邀請知名專家教授進行知識講座,開辦腫瘤康復學習班(抗癌郭林氣功學習),心理顧問,營養指導,IBM沃森人工智慧腫瘤會診等健康活動,有效地幫助了許多的腫瘤患者成功地走向康復之路。關注「康復樂園」公眾平台了解更多腫瘤康復資訊,康復樂園為腫瘤患者成功康復導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