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健康自測100問

讓自己健康是美德,幫助別人健康是功德

血壓高、血壓低、坐月子受風、寒會引起頭痛,缺少B族維生素、缺鎂、銅、鐵等微量元素也會引起頭痛。

前額帶著眼眶痛:是腸胃不好(胃經不暢通)

後頭痛:是膀胱經不暢通,腎功能不好

兩側痛:是肝膽的問題,主要是膽經。

癥狀:眼睛發花、早起口苦(兩側頭髮白的比較多)

頭痛如裹抬頭難:

脾濕、脾運化不好,癥狀:四肢酸疼無力,同時可能會有發冷噁心、主要是飲食不當,運動少,代謝不好。

頭頂痛:

(百會穴)肝經弱

癥狀:乾嘔、手指甲和嘴唇發青紫色、四肢冰涼、腹痛、年輕時縱慾過度。

頭痛咽乾:

與心腎有關,氣短,小便發紅,少氣懶言、皮膚乾燥。

血虛頭痛:

氣血兩虛,癥狀:經常不自覺的搖頭(貧血的比較多)

淤血頭痛:

頭部內有淤血,就會頭疼,嚴重就會造成癲癇或腦萎縮,頑固性頭疼並伴有噴射狀嘔吐(腦梗、腦血栓的前兆),一定要及時的找醫生醫治!

鼻炎(過敏性鼻炎、萎縮性鼻炎)鼻竇炎、額竇炎也會引起頭痛。

2、頭暈:(是否出現過頭暈的現象)

分眩和暈

眩-兩眼發黑:氣虛或低血壓

暈-天旋地轉:與肝經有關

(飯前暈低血糖;飯後暈是血脂稠或血壓高;蹲著站起來時暈是血壓低),營養缺乏性貧血(缺鐵、鈷、鈉、鋅、銅等)也會引起頭暈,外傷、頸椎、腰椎病也能導致頭暈。

3、健忘、頭腦不清:(記憶力怎麼樣?)

膀胱經弱腎精不足,腦供氧不足。氣推血,血推氧,氧供全身供大腦。老年人是與小腦萎縮,心血不足引起的陽虛有關。(小腦主管運動和肢體神經,大腦主管思維語言神經,腦乾主管呼吸神經。吃的過飽時(七分飽),氣血集中在胃裡消化食物,血液供給不足,也會出現健忘,頭腦不清的情況)。

4、注意力不集中:

腎陽虛、氣血虛、缺乏營養、血不養神;腎陰虛、內熱、上氣不足(心肺為上、膀胱和腎為下)血循環弱、肺氣不足不能將藏於腎中的元氣調上來。

5、高、低血壓或血脂(待查):

110/70 120/80 正常

收縮壓——高壓。 舒張壓——低壓。

高血壓:

高壓超過140、低壓超過90就是高血壓;也跟肝腎兩虧有關,比如性生活過度傷腎,發怒傷肝,工作緊張,壓力過大及血不足(血虛)都會造成肝腎兩虧。

低血壓:

高壓低於90、低壓低於60就是低血壓;元氣大傷。一般先是腎氣虧損,然後心臟搏動無力,再往後會心臟間歇。

上午低、下午高是好事。上午高、下午低證明身體元氣正在衰退,病情正在加重。

腎源性高血壓(腎上腺分泌激素有關)下午高,壓差越近、易患心臟病或猝死。壓差大血粘稠、動脈血管硬化或毛細血管、微循環滲透性差。

高壓低、低壓高說明臟腑功能已經衰退(腎心)很危險!

長期血壓高加上頑固性頭痛很容易中風!

高壓高,低壓正常是心肌缺血(心臟向外打壓時有問題)。

高壓正常,低壓高易得心肌梗塞(低壓高—是調了老本,腎氣不足,不足以固攝,導致肝陽上亢,使血壓升上來)。

高壓高,低壓高是血脂稠,血粘度高,腎血兩虧。

高血脂:

檢查:膽固醇、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壞)、高密度脂蛋白(好)。

危害:腦梗死、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腎梗死、腎性高血壓、肺梗阻(前期癥狀胸悶)。

知曉率低、治癒率低、控制率低!

6、失眠、睡不安寧(睡眠障礙):(睡覺怎麼樣?)

失眠:心腎不交(心火上炎、腎水下行)虛火上炎、氣飄上去了,不能把神定住、就形成一個心腎分離現象。

(1)血虛:不能有效上輸於腦,腦細胞缺營養會因缺血而導致失眠,腎虛則血不足 。

(2)晚飯吃的過飽:導致大腦缺氧

(3)精神緊張、心情不好 (壓力)

(4)心臟不好、內分泌失調(心主內分泌)

(5)缺鎂、缺VC、B1 、B6

A 古人:累身不累心 B 晚上跑步

心腎相交可促進睡眠,具體做法:睡前熱水泡腳,手心搓腳心,即手心的勞宮穴和腳掌的湧泉穴互搓。

7、懶床睡不飽:(幾點睡幾點起)

白天主生髮、夜晚主歸藏。如違背天地規律年老時易生病!

(1)生活習慣不好。

(2)營養不良。

(3)濕氣重,不愛運動,濕氣代謝不掉,濕氣重的人偏虛胖、特別懶惰不愛動,這樣會得很多病,尤其是糖尿病。

(4)腎精不足。

腎臟與血壓有問題,脾腎陽虛,脾虛的人吃東西會覺得沒味兒。

鹽(氯化鈉Nacl)、鈉會導致血管硬化、氯加重腎代謝負擔。

(酸入肝,甘入脾,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

9、胸口煩悶:

血脂粘稠、氣血不足,肝氣虛、腎氣不足、表現為愛生氣(心情不好)與心臟有關。心臟刺痛是血液回滲造成的,心發慌是血虛造成的,燥是腎精不足引起的。出現在下午與小腸,膀胱,腎經有關。與胸口對應的後背發悶是心臟有問題。

10、舌頭腫脹發炎、舌苔厚:

舌為心之官 ,心開竅在舌 與心經有關,缺少營養素(鐵、 VB12)。

舌根:是心腎問題。

舌尖:是心氣不足 (心臟氣血不足)

(1)舌尖對應心臟,舌苔太厚,咬舌尖是心臟氣血不足。

(2)舌根與肝膽對應,經常咬兩腮是肝膽氣血不足。

(3)舌兩側與肝膽有關(肝氣不足)。

(4)舌發硬與脾有關。

(5)經常咬唇與胃經有關。

(6)愛說錯話,與心經氣不足有關。

(7)舌兩側有齒狀與脾有關。

(8)自訓自語,可能胃氣大傷。

(9)舌頭反映遲鈍麻木有可能是腦血栓前兆(重視)

(10)舌根灰色可能有闌尾炎,建議去醫院檢查。

(11)舌發白是寒症,身體抵抗力低下。

(12)舌抖、出汗、手腳冰涼、舌不正,心臟不好。

(13)舌發黃是熱病,傳染病,腸炎等。

11、牙齒鬆動易脫落:

前牙—切牙 後牙—磨牙

犬牙—撕咬 牙齒咀嚼無力—腎虧

(1)上牙:胃、腎不好 。

(2)下牙:大腸不好、排便不好(便秘)。

(3)牙枯黃是氣血虧,可能有肝硬化和癌症的傾向,建議去醫院檢查,另外與長期抽煙,水質差有關。

(4)牙齒不齊,排列較亂,與脊椎有關。

(5)門牙大而齊是健康的體現。

(6)牙縫大,上下不能閉合,多見於女性內分泌失調或牙周病。

(7)兒童蛀牙,先天腎虛,免疫力低下。

(8)神經性牙痛,應保持好心情,消除緊張感。

(9)上牙齦萎縮是脾經虛 下牙齦萎縮是胃經虛。

12、刷牙易流血:

肝脾不好,還與膽有關係,缺VB1,或有牙病。

喜吃甜食、長上火發炎與脾有關;常熬夜、肝火旺盛與肝有關。

13、身體局部麻木:

血稠、血液循環差,血壓高、血壓低 頸椎,腰椎,肩肘有問題都可能引起麻木 。

(1)頭: 木木的,特別後腦杓木木的就有血栓。 木—就是有淤血。

(2)手: 大拇指:肺經 食指:大腸經 中指:心包經 無名指:三焦經 小指:心臟。

(3)足:大趾外側是脾經,大趾上側和二、三趾是肝經,四趾外側是膽經,小趾偏外是腎經,小趾外側是膀胱經,腳面是胃經。

(4)早上起來手指發脹,屈伸不力,起床後慢慢恢復,與心腎肝有關,與營養性不良浮腫有關。

(5)手麻,年齡偏大可能血壓偏高,易中風(腦血栓)。

(6)手抖,常飲酒的可能是慢性酒精中毒,不飲酒的可能是甲狀腺亢進。

(7)握力不足,與肝血有關。

14、肌肉酸痛:

急性的是運動後肌肉缺血,慢性的為脾胃不好 脾主肌肉 (一碰就青),立傷骨,臥傷氣,坐傷肉,靜傷神。

15、肩膀僵硬疼痛:

(1)與肺氣虛有關、肺經的病會引起肩背疼並且體感寒。

(2)三焦經不通伴有無名指麻。

(3)膀胱經不通情志不疏性壓抑。

(4)氣血不通+濕氣太重長期易得肩周炎。

(5)腎不好(腎主骨),按摩後還痛說明虛症,不建議按摩。

(6)缺乏運動、缺鈣、鎂、磷、錳、鐵、VD 。

(7)勞損。

16、脊椎僵硬疼痛:

大腸、肺、小腸經有關, 腎不好(腎主骨)血氣不通,濕氣過重、缺VB12、勞損。

17、關節痛或有變形:(關節有沒有不舒服的現象)

免疫力低下 大關節:風濕關節炎,遊走性、心臟危險

小關節:類風濕小關節變形、腎不好。

註:(風濕因子遊走調理時容易拉肚子)

缺鐵、缺錳也會造成關節不好(多補礦物質)

18、骨質疏鬆、易骨折:(先找腎的問題,排除腎的問題再找其他原因)

腎不好、免疫力低。股骨頭壞死:與大量飲酒、激素、長期血粘稠度高、外傷有關。長期喝濃茶也會造成骨質流失。缺鈣、缺鎂、VB1、VD或高磷。

19、易抽筋:

(1)大腿抽筋:(腿前)胃不好

(2)小腿抽筋:(腿後)膀胱經不通(男士)腎不好(女士)。

(3)受涼易抽筋:肝不好 肝血不足所以不養筋

(4)小孩抽筋缺鈣

20、易怒、心情鬱悶:

肝陽上亢,血疏泄過盛、心氣虛、肝火旺,心情鬱悶—肝氣不疏。

21、眼睛酸脹痛:

肝陽上亢、 肝主目。 眼淚汪汪-腎不好。

黑睛—肝經; 瞳孔—腎; 白睛—肺。

22、眼疲勞或眼癢:

有夜盲症、低血壓、體質弱的人、心情鬱悶、缺少營養。

23、眼怕光或眼跳:

肝血不足,缺乏營養、缺乏VA。

24、眼乾或易流淚:

眼乾是陽氣虛、肝氣不足,易流淚是肝收斂功能弱(肺氣不足、眼內濕)。

上眼皮腫:脾濕 下眼皮腫:陽虛 下眼腫跟三焦經、小腸經、腎有關,腎陽氣不足化不開水、水液代謝不掉。

25、眼屎多或迷糊、飛蚊:肝火旺

26、眼睛紅血絲,黑眼圈:

心臟(心火大)熬夜,生氣時心的表現在眼睛的紅血絲上。

27、脂肪肝、酒精肝:(肝內細胞的脂肪含量)

(1)營養過剩、吃得過油過膩、運動少、熬夜

(2)肥胖性體質

(3)長期大量飲酒

大於等於30%輕度 大於等於50%中度

大於等於70%重度 大於等於40%醫學上無法治 愈 ,小於70%人無感覺。

28、灰指甲(手腳)倒刺:

免疫力低、真菌感染、血液問題、與肝血有關,肝代謝功能差,肝臟疏泄給指甲的營養稀少導致而成。(指甲有豎紋肝解毒功能差,有橫紋肝功能正在恢復)營養不足、缺少VA、VC、VD、VB族及微量元素。

29、白內障、眼袋:

血粘血稠循環差、毛細血管微循環不好,營養送不到。

糖尿病併發症易得白內障

缺鋅、VB2、缺VA 誘發白內障(先天性、受外傷、老年性)

30、高、低血糖或待查:

餐前3.9—6.1 餐後8-11以內 (2個小時後量),血糖低營養不良,血糖高營養過剩。高脂肪、髙蛋白、高糖飲食誘發血糖異常。

31、喜吃甜食:

脾不好、還喜吃粘食、易肥胖。 結石的人也愛吃甜食。

32、體乏、倦怠:(屬於脾的問題)

與血液粘稠、便秘有關,毒素太多。缺乏營養、脾濕的人不愛動。 連續體乏是糖尿病的前兆。

33、體重不正常的增減:

不正常的增與內分泌有關(肝不好)、不正常的減與血糖有關(脾不好)。

34、肥胖或太瘦 身高___ 體重___:

肥胖:營養失衡,運動少,便秘、肝代謝差,或脾濕、導致水宣洩不出去體內造成腫脹引起虛胖。

太瘦是脾胃功能低下,吸收不良、運化失調,影響腸胃、記憶力,骨質降低。

35、身體異味:

淋巴排毒不通

狐臭:淋巴排毒通道不通。

傷寒症—烤麵包味; 淋巴結核病—啤酒味;

糖尿病—爛蘋果味; 汗液帶酸味—風濕病;

魚腥味—肺不好; 臭腳丫子味—腎不好;

口臭—肝不好、腸胃不好;

喜歡焦味—心臟不好;

檀香味—癌症病人;

雞毛味一麻疹病人;

尿騷味一肝不好、轉氨酶高;

喜香料味與脾腎有關。

36、口乾舌燥:

心腎不交(唾—為腎之液)肝腎陽虛、口無唾液,是腎、膀胱經氣虛,燥跟肺不好有關係。唇蒼白是貧血;唇黑是肝有問題;唇紅是發熱的病;唇紫色是肺有問題;唇青紫是氣滯血瘀。

37、手腳冰涼:

血液循環差、與心臟功能弱有關;血液循環不到神經末梢,微循環阻塞,氣血虛,血紅素的含氧量不足,(缺VC)腎功能差。

38、富貴手、手腳脫皮:

缺乏營養、血熱,缺乏VB族或接觸到刺激性的東西。

39、香港腳、腳墊、腳後跟疼:

香港腳是真菌感染(怕熱喜濕),脾運化不好

腳墊:真菌感染、血液循環差、使體內垃圾代謝不掉,缺營養、免疫力差。

腳後跟痛:腎陰虛,與腎和膀胱有關係,骨刺。

40、潮熱、潮紅、畏寒:

更年期雌激素下降、虛陽上亢、陰虛內熱。女士為七、49歲;男士為八、64歲。

41、易出汗或不出汗:

特別愛出汗心臟不好,汗是心之液、排毒過之,濕熱症 。

手心易出汗:脾虛(血汗同源)

手腳愛出汗:心陰虛

不愛出汗:皮膚腠理過緊、導致不暢通,肺、腸不好。

盜汗:分為陰虛和陽虛盜汗,睡時出汗,氣血不足,不能收斂元氣,重點養血。

盜汗—和胃經、二便不暢通有關。

兒童盜汗:缺鈣

1.額頭出汗=肝陽上亢

如果額頭常常出很多汗,肝陽上亢,可能是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剩造成的。

2.鼻子出汗=肺氣不足

平時鼻子愛出汗,肺氣不足。

3.頸部出汗=內分泌失調

頸部汗腺分布稀少,很少有人頸部會出汗。脖子常常出汗,與全身內分泌失調有關。

4.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胸口常出汗,體內脾胃失和。血液循環多半很慢,氧氣運輸不順暢。

5.腋下出汗=汗腺過大或飲食過重

腋下分布了很多大汗腺,所以汗液較多。如果汗液分泌太過旺盛,是汗腺直徑過大。如果汗液氣味很大,是因為飲食過重,吃了太多蔥、蒜、洋蔥等食品。

6.手心、腳心出汗=脾失運化、脾胃濕熱、血虛

情緒緊張、激動或害怕時,手心或腳心容易出汗,是脾失運化、脾胃濕熱,而且血虛。

7.背部出汗=陰陽虛弱、極度疲勞

背部汗腺分布很少,背部愛出汗說明身體陰陽虛弱,已經極度疲勞。

8.私處出汗=濕熱下注、腎陽虛弱

私處愛出汗,體內濕熱下注,腎陽虛。甚至會私處氣味變重。

42、皮膚過乾或過油:

肺氣虛損 過乾:缺VC; 過油:皮脂腺分泌過旺(受內分泌影響),缺VA。

43、皮膚易長異物:

肺功能不好,營衛之氣受損,大腸也一定有問題。

44、皮膚粗糙、暗淡:

肺、大腸問題、缺Va、Vb1、Ve,缺鐵、銅等。

45、皮膚易過敏起疹:

與心、脾、肺、大腸有關,免疫力低下。

①青春痘:吃冷飲或鬱悶會損傷肺和胃,青春期陽氣足,所以冒出青春痘。

②過敏:肺腎兩虛,寒邪過重,過敏源只是一個誘因。

46、皮膚易發癢:皮膚代謝不暢、體內毒素過多。

47、易咳、咽喉炎、氣管炎:

肺和呼吸道的問題、肺炎、咽炎、有痰,痰是濕氣的凝聚。

肝火旺:肝火疏通不利也咳(五臟皆可咳)

48、易打噴嚏:(腎氣較足)

免疫力低 ,肺和呼吸道的問題。調腎氣上來把體內寒濕頂出去。

49、經常流鼻水、鼻炎:

鼻子與小腸經、大腸經、胃經和肺氣有關。肺陽虛流青鼻水,肺陰虛夜裡3—5點出虛汗、便秘。

50、鼻塞、呼吸不暢、打鼾:

肺不好、鼻炎、鼻息肉、鼻頰肥大。

51、反覆咳嗽: (問題嚴重)

肺寒涼、咳嗽分外感風寒、,暑熱、燥火等,內傷咳嗽是久治不愈。如:出黃痰是體內還不能化水,出現青痰身體很虛弱,白痰(死亡的細胞)是已經把身體內的一些精華搜出來了,很危險的現象,內傷咳屬虛症的咳為陰盛陽虛。

52、氣喘:

腎氣不足、身體虛弱,肺氣不足,則呼吸機能減退。 肺呼吸道內外氣體交換出入不足。

47——52看有沒有鼻炎,鼻竇炎,鼻息肉,其他過敏性皮炎,有沒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炎,咽炎,哮喘。若現在沒有,看以前有沒有。

53、脂肪瘤:

脂肪瘤、血管瘤也是皮膚代謝出現問題 (愛生氣、愛吃肉、愛吃油炸食品),臟器代謝功能差,體內毒素太多。皮下脂肪瘤大的一定要做手術。

54、消化不良、腸胃不適:(吃什麼食物的時候有沒有不舒服)

胃是六腑之海,跟吃、睡、情緒有關,缺VB胃蠕動差,胃怕涼(畏寒)生氣、胃炎、胃潰瘍。

55、食量突然增減:

壓力、胃火、脾虛運化不好。

56、偏食或厭食、食欲不振:

脾胃虛、寒,或心裡壓力,缺乏微量元素VB、鋅、鉀、鎂、鈉。

57、排便臭、色深、不成形、沉底:

金黃色,無臭微酸帶甜,軟硬適中,香蕉形浮於水面;排便正常的四個標準:形狀、顏色、氣味、硬度。酸臭味說明大便裡脂肪或糖類過多,消化不良;臭味說明吃肉太多,纖維素不足;惡臭說明腸道有疾病了 ;大便中帶血(不是表面)有可能惡性病變。便秘:缺膳食纖維、有益菌。

58、常腹瀉、曾用減肥藥或瀉藥 :

腸炎,腸道息肉。大腸蠕動正常,吸水不正常,屬腹瀉。腹瀉:缺少有益菌。

59、喜吃辛辣食物:

肺不好,過辣傷肺

60、易排氣、脹氣:

胃疼、受涼、排便不暢通(多為脾氣虛)、缺VB

61、易打嗝、嘔吐:

打嗝是脾有問題,嘔吐是膽有問題。

62、口腔異味或口苦:

口臭—由胃內飲食停滯、濁氣上逆所致,肝不好、腸胃不好;如口腔炎、咽炎、牙齦炎、口腔潰瘍、齲齒、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等。

口甜—多由脾胃濕熱、肝脾疾火內蘊所致,常見於糖尿病和消化功能紊亂。

口酸—由肝膽之熱乘脾所致,多見於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

口苦—(膽氣上進)由肝膽有熱、膽氣熏蒸所致,常與膽汁代謝失常有關,如急慢性肝炎、膽囊炎、膽結石和肝膽腫瘤等。

口鹹—由腎陰不足、虛火上浮所致,多見於神經官能症、慢性腎炎、慢性咽炎、口腔潰瘍。

口淡—由脾胃虛寒、運化無力所致,多見於消化系統與內分泌系統疾病、營養不良、維生素與微量元素鋅缺乏症。

口辣—由肺熱或胃火上炎所致,多見於高血壓、神經官能症、更年期綜合征、長期低熱。

63、口腔發炎:

與心臟有關,心陰虛—舌頭紅偏痛拌燥熱。

舌根—肝; 兩邊—是脾胃;舌尖—是心;

小孩愛流口水—是脾虛 大人睡覺流口水—濕氣重

喉嚨後邊發炎與肝經有關,往往口苦。

64、手足易潮:

與體內內熱有關,脾虛或血虛,腎虛易火旺手潮

65、痔瘡:(腸道靜脈曲張)

大多因生活習慣不好(久坐、不愛喝水、便秘),痔瘡大便帶血是在大便表面。

66、胃炎或腸炎:(飲食有節)

分急性和慢性,急性由細菌和病毒引起;慢性由飲食不當引起,長期藥物濫用,免疫功能異常,營養缺乏,中醫上與脾腎肝有關。

67、潰瘍(口、胃、腸):

口腔潰瘍:肝血不足,(心主血脈,血的動能不足)肝部無血可藏(脾、肝、胃)

口腔潰瘍與大腸內毒素多,缺VC、VB族; 胃潰瘍與飲食有關;

腸潰瘍與便秘和宿便有關

喉嚨一周發炎與腎臟有關。

脖子變粗 發腫 舌頭麻與胃有關。

嗓子兩側疼與脾有關。

68、結石(膽、腎、尿道)或待查:

與不良生活習慣有關

膽結石:不良的生活習慣,到點不睡,暴飲暴食,過度飲酒,長期不吃早飯,身體裡都有蟎蟲,有生有死,膽汁分泌充足,把蟎蟲沖走,若膽汁分泌不足,蟎蟲的屍體積存是形成膽結石的誘因之一。膽結石1.8以上要求做手術。

腎結石:由痛風或激素分泌失調造成,引起血液有過多的鹽類,喝水少。肝解毒,腎排毒,腎就像紗窗,毒多排不出,積存下來就是結石。

輸尿管結石是腎結石的一種,女士的好排,因為尿道管短。[結石要到1.0-1.5cm才可碎石]

69、尿色深、濁、有沫:

尿顏色深:上火、喝水少、吃藥多;咖啡色尿:注意痛風; 無色尿:腎功能低下,有尿毒症傾向;尿有沫:糖尿病傾向;渾濁:可引起痛風,(喝水少的相當於尿液在體內重複循環)。

70、尿頻、尿急、頻繁起夜:

腎陰虛;體質虛弱

男士多為陽虛,攝護腺炎所致,吃得少營養少,膀胱得不到營養。女士為泌尿系統感染,可伴有發燒,慢性腎炎,尿毒症等。

71、尿等待、尿不禁(盡)、攝護腺炎、肥大、增生或待查:

男士與攝護腺有關,攝護腺增生,攝護腺腫大,臟器腫了,把輸尿管夾住啦,導致排尿困難,腫說明有炎症。女士腎氣虛,盆腔炎、膀胱炎、尿道感染等。

72、尿痛、尿分叉:

與結石有關,尿路感染(炎症);男士多為攝護腺炎。

73、痛風高尿酸或待查:

腿疼膝蓋疼,疼痛伴有腫。痛風是體內代謝紊亂。體內嘌呤物代謝紊亂。尿酸是嘌呤物代謝中間,以鈉鹽的形式存在骨骼。腳脖子(蛋白結晶)的腫痛,嘌呤代謝障礙,蛋白結晶人不能吸收蛋白質。 140---415標準

可以吃:海帶,白菜,蘿蔔,黃瓜,蕃茄,茄子,土豆,桃,梨,蘋果,芥菜,洋蔥等。(燒烤+海鮮+啤酒=中風)

74、耳鳴、耳背、耳癢:

蟬鳴是虛症、腎不好。

隆隆聲是實症是三焦不通,內火重,腎上開竅於耳,下開竅陰(兩便)

耳背是有藥物導致,與腎功能衰退有關。中耳炎、耳病。

75、易掉頭髮:

腎不好 。 腎主毛髮(發為腎之華),頭髮黑跟腎有關,滋潤與腎有關。 肝血不足頭髮變白和乾枯,最終導致脫髮(腎主黑色) 腎主收斂(收斂好不易脫髮)。

頭頂掉發:(1)與肝血有關 (2)與脾胃有關。 「思則氣結」同時傷血造成頭頂掉發。

女性35歲額頭出現白髮是胃脈衰落,胃脈走前額,因此還易長抬頭紋和魚尾紋。

頭屑:陰盛陽虛,腎經斂不住虛火,虛火上炎,總在上面漂著。時間一長頭皮上的精血慢慢變少,頭皮得不到滋潤,產生了頭皮屑。

出頭油:是脾氣太過,肺氣下降功能不夠,是脾和肺兩髒的功能。

76、四肢浮腫、麻痛:

腎主水。腰部以下浮腫為腎虛,肺脾不好易水腫。婦女也可能泌尿系統不好。

上樓腿前側疼與胃經有關,下樓腿肚痛是膀胱經的問題,糖尿病可引起浮腫或麻木。

77、腰酸背痛:

腎不好、肺氣虛,肩背痛(女性)膀胱經不通,跑步爬山後背部反射性痛為心臟不好。

78、手腳易抖:

與肝腎有關,手抖—肝、腿抖—腎。

79、容易被嚇:

與腎臟有關,腎主恐。

80、不孕不育:

看有沒有器質性的問題。(食物中的激素把女性身體中的雌性激素平衡點打破了,本來20個卵泡就活一個,可有的人一個都活不了,要麼活了以後出來變性,卵泡如同不帶殼的雞蛋,變性以後就帶殼了,精子在撞擊的時候撞擊不破導致不孕不育)。

81、女性痛經:

(1)原發性,子宮小 。

(2)繼發性,婦科病、炎症,喜吃涼的,需調氣血。

(3)宮寒造成的、遺傳、缺VB、缺鐵。

82、月經不調:

提前—肝脾不好;錯後—腎不好,缺維生素,缺鐵;

①月經每月提前,量大(月事提前,行經時間長),經血顏色淡——氣虛,孩子出生後免疫功能低下,易感冒。

②每月前提3天,一年就會比別人要多來一次月經,過一段時間發現月經好象有點正常了,你的月經又逐步開始往後錯,開始量小——血虛,下一代個矮,多動,記憶力差,精力不集中。

③月經出現忽前忽後,量很正常.這月提前3~4天,下月準拖後4~5天,也沒有什麼反應—脾虛,由於挑食引起,結婚後下一代一定偏食。

④月經忽前忽後,量忽大忽小—肝腎陰虧,中醫中「腎主骨生髓,腦為髓之海」。

這時候結婚生子,孩子將來易患腦癱!(脾氣大、流口水、白眼球大)

⑤氣虛,血虛,喜吃涼,身體燥熱引起的痛經,此時結婚懷孕下一代易得疝氣或痛經否則尿床。

⑥經血有血塊,與寒氣有關;經血發黑是血瘀。

83、分泌物異常:

子宮肌瘤,宮頸糜爛,卵巢囊腫。炎症、與肝、膽、腎、膀胱有關。

子宮肌瘤——痛經如果不調理,後期子宮肌瘤率高達95%,每次月經是子宮膜的脫落,因為身體有寒,每次子宮膜脫落都會有一點點脫落不下來——寒凝固了,長期粘就成了子宮肌瘤。

宮頸糜爛——子宮頸纖柔的柱狀上皮很容易受到感染,當發生長期慢性炎症時,子宮頸外口的鱗狀上皮就會被柱狀上皮所覆蓋。柱狀上皮非常薄,如果見到下面的毛細血管及紅色間質,呈現出紅色區,並與周圍的鱗狀上皮有明顯的界限,這就是宮頸糜爛。

卵巢囊腫——摘除子宮易患;月經時生氣,肝火大易患;機能減退易患。

84、其他婦科疾病:

子宮肌瘤,宮頸糜爛,卵巢囊腫,附件炎,輸卵管粘連,乳腺小葉增生等。

85、精神緊張:

腎不好,腎主恐。心臟也不會太好(心藏神)、脾虛、工作壓力大。

86、易夢、易做噩夢:

腎不好、人的魂魄、魄與肺有關、魂與肝有關、氣血兩虛、心血失調、衰弱。

夢見水:陰氣過盛;

夢見火:陽氣過盛(腎經不足);肺氣過實:夢見使用金屬兵器廝殺,肺氣過盛或虛。

87、暈車:

缺Vb1、Vb5肝血不足,體質差。

88、常感冒並不易痊癒:

缺Vc、Va、Vb、肺陰虛、肝解毒功能差,免疫力低下。

89、常上火發炎:

免疫力低酸性體質。(1)睡眠不好、心火大 (2)熬夜、便秘 (3)心情緊張、壓力大愛吃辣。

90、體溫較熱、淋巴結易腫大:

濕熱體質 ,煩躁易上火,一般下午5——7點發燒,可能腎氣大傷,甲亢患者除外。

91、易流鼻血:

鼻炎或毛細血管破裂,燥熱虛熱,血小板聚力小,鼻息肉,女士倒經都可引起流鼻血(脾不統血)。

常見一種:大腸火盛也會流鼻血,眼珠發黃、口乾、嗓子不舒服。

空氣乾燥也易流鼻血。

92、十指沒有小月牙:

月牙稱為營養圈(健康圈),健康的人十個手指都有,大拇指月牙應佔到指甲的五分之一,而且應該是標準月牙,不是尖的,月牙很小(熬底油)得病不易恢復。

93、免疫力低下:

中醫裡有個核心叫元氣,元氣藏於腎,腎藏精,人元氣足就能消病。西醫——激素(重調元氣)

所以:在吃保健品和用藥之前,首先要看自己的身體用沒有足夠的元氣讓它來調!

94、常熬夜:

97、愛吃夜宵:

93——97是生活習慣問題,使免疫系統紊亂,免疫力低下,應改變生活方式,自身調整,不是產品問題。

98、遺傳史或既往病史:

並問做過手術沒有,做過要註明,並問父母有沒有做過。

99、現在正服用何種藥物:

做詳細記錄,吃什麼葯,一天幾次,用量多少。艾灸期間藥量逐漸減少,給顧客增加信心。是葯三分毒,艾灸時期暫時不要停葯。

即使顧客沒說,調理時手術部位不要施灸,有的艾灸時還是會有不舒服(反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