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3名中國科學家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複旦同濟各有一人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7月9日從歐洲科學院(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官網了解到,歐洲科學院公布的2019年度院士增選結果中,共有三位中國科學家當選。其中兩人來自上海高校,分別為複旦大學金國新教授、同濟大學張弛教授。另有一人則為香港城市大學學務副校長任廣禹教授。

金國新教授,複旦大學特聘教授,無機化學研究所所長

張弛教授,同濟大學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任廣禹教授,香港城市大學學務副校長(上述圖片均來源於學校官網)

“剛剛公布的。”張弛7月9日下午也向澎湃新聞確認了這一消息。公開材料顯示,張弛系同濟大學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主要從事過渡金屬簇合物、無機-有機納米雜合物、過渡金屬硫化物和碘酸鹽晶態材料的光學性能研究,以及半導體納米量子點和低維半導體納米異質結構的光電性能研究。其公開發表研究和綜述論文約300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8項。

談及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張弛說:“(得知消息前後)沒有什麽區別,就是‘乾活’,以前該幹嘛,現在還幹嘛。”

張弛告訴澎湃新聞,最近忙於科研和學院事務,每天睡覺只有五六個小時,對此尚未考慮太多。“很多人覺得院士至高無上,這是錯的,對科研人員來說,諾貝爾獎才是應該終身追求的,而這(此次當選院士)只是一個階段性的榮譽。”

歐洲科學院是基於科學卓越和前沿基礎科學和跨學科科學,由從事基礎前沿研究和先進技術研發的包括歐洲全部國家和美國、日本、中國、澳大利亞等世界其他地區最傑出的學者組成的國際科學組織,總部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成立於2003年。

此次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的中國科學家中,張弛、金國新兩位教授均來自上海高校。公開資料顯示,金國新系複旦大學長江特聘教授、無機化學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有機金屬配位化學、有機金屬碳硼烷化學以及有機金屬烯烴聚合催化劑的研究。

此外,任廣禹教授系香港城市大學學務副校長,是有機高分子光電材料與器件研究領域的國際領軍人物之一,在非線性光學高分子電光材料與器件、有機高分子發光材料生物傳感器、太陽能電池、生物光學材料和納米光學材料方面做出了傑出的研究工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