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什麽是好的教育?為生活而教

7月19日下午,21世紀教育研究院在新民空間舉辦了“山頂上的未來學校——哥倫比亞新學校模式分享會”。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教授、副院長韓嘉玲教授、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康健教授、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宋映泉副教授、奕陽教育集團董事長張守禮老師參與了圓桌討論,從各自不同的角度探討了哥倫比亞新學校模式的啟示及其帶給中國教育的思考。

關注學校作為一個整體的建設

楊東平教授認為,“新學校模式”是非常恰當的名稱,因為這個模式關注學校作為一個整體的建設。“以中國教育改革的經驗來看,我們做了20多年的新課改,花了非常大的精力,但是我們始終沒有把學校作為一個整體的建設目標提出來,直到最近才有一些小規模的創新學校,把學校作為一個教育單元,把師生關係、校園文化、學校和社區等等作為一個整體來說。也就是說,教育不僅僅是課堂,不僅僅是上一門課。那麽,我想我們今天正在逐漸形成一個新的認知,那就是農村教育的下一步就是要打造更多的新學校。打造學校既不是打造課程,也不是名師名校長。

康健教授表示,在我國現在的情況下,學校到了一個必須改變的時候。他指出,學校和教育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現在社會上存在著很多概念型的教育,其實並不是一個實體學校,他們有很多的理念,而且他們的很多理念都在單一的方面做倡導,總體來講很難能夠影響社會上學校教育的制度。“最近很多人在宣傳《去學校化社會》,其實這本書挺古老的,但是為什麽現在大家又重新翻出這本書來讀,正是因為過去很多人都說社會決定了學校,作者說其實不是,在很多地方,包括拉美,是學校在決定社會。現在的學校培養出的人、傳播的思想在決定社會的未來。當然,這個說法是從複製社會制度的角度來對學校制度提出質疑。但是對於我而言,比如說我在雲南楚雄和大理做美麗小學的時候就在想,如果村小都不能改變的話,那麽鄉村教育是很難改變的。我們無論在鄉村做多少所謂的標配,無論我們在鄉村做多少教育支持,都很難改變鄉村的教育制度。”

張守禮老師補充到哥倫比亞新學校基金會創始人Vicky Colbert女士曾向他分享做新學校模式時的感受:在拉美做改變非常困難,磕磕絆絆,克服了很多瓶頸。大家看見的新學校模式實際上重塑了哥倫比亞的學校形態,這是Vicky Colbert最大的貢獻。其實,《學習指南》不是我國的難題,重點在於我們可以發展出什麽樣的形態和體系。

新學校模式中的“三自”(自學,自強,自治)

張守禮老師談到訪校時被問及最多的是關於自學的問題。其實大家最為關注的《學習指南》不能說是最優模式,如果有更多的資源當然可以做得更好。但是新學校模式的成功之處在於,在那樣受限的條件之下得到了較好的產出。新學校模式充分地考慮到了混齡情況和老師的經驗,課程設計非常精細,老師按照規定動作做事就可以,保證了學生足夠的學習條件。

韓嘉玲教授在談到自學模式時指出,在跨年級教學裡,除了自學很重要,學生跟學生之間的互學、小組學習也是非常核心的,而且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降低老師的作用,這一點是特別值得去探索的部分。除此之外,新學校模式讓人眼前一亮的是學生自治委員會的部分——學校以學生為中心,學生進行自我管理。但這樣的模式複製起來很有難度。在十多年前的甘肅中英項目裡,其實很強調的是自下而上的學校的自我管理,這也是教師培訓督導原則裡面最難學習的。因為學校的自我管理不是以學校校長為中心,而是以老師學生的共同參與為中心。

楊東平教授補充道,陶行知曾提出過“三自”,就是學習上要靠自學,鍛煉上要靠自強,學校管理上要靠自治。“把自學作為現代學習的最基本模式是沒錯的。其實現在很多所謂的創新型學校也是建立在自學的基礎上的。同時不必神秘化“自治”。其實,在農村一些比較差的學校裡,學生在學業成績上沒法跟別的學校競爭,但是他們在體育活動中做得很好,組織能力等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升,最後這些學生全部都上了職業高中,還有剛一進學校就當班長的。所以,非認知能力對學生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什麽是好的教育?為生活而教 !

楊東平教授認為,哥倫比亞新學校模式給我們展示了什麽是好的教育。他表示什麽是農村需要的教育這個問題在中國其實並沒有解決,因為我們把城市的課本不加區別地覆蓋到農村學校,不考慮農村孩子需要什麽。所有國家的公辦教育都面臨類似的問題。不久前《重新定義發展中國家的教育》的教育調查,提出了這個問題:為什麽在那些最貧困的國家,學生的輟學率特別高?“我們總是認為原因是沒錢或者學校的問題等等,但是調查結果顯示,最主要是因為學校的教育內容跟學生的生活無關,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可以看到,新學校模式的教育內容跟兒童的生活和經驗、跟社區、跟家庭有著密切的聯繫。多年來,很多國家都認為提高學業成就、學業達標就是教育質量。但現在我們要重新思考究竟什麽是教育質量?調查團隊提出要把學業成績達標的傳統教育評價改為將學生個人和社區的發展作為重要的維度,這就是‘為生活而教’。”

韓嘉玲教授回應道,她在《小而美:農村小規模學校的變革故事》一書中提到,一個學校因為他們的學生在知識上完全不能跟別人競爭,老師、教育局也徹底放棄了在知識上跟別人競爭的時候,學生反而在非認知能力上得到了提升。生活化的課程是農村學校的優勢,因為學生和老師生活在這種環境裡,老師也很容易發展出這些課程,老師和學生還收獲了自信,這反而激發了他們的創新和新的教育生產點。有一個學校甚至把智障的學生放進班裡,這個學生在學校裡依然能學到東西,同時對其他同學起到了教育的意義。這些都是在摸索中產生的,反而很樸素地回到了教育的本質。

宋映泉副教授也表示“為生活而教”是非常需要的,包括非認知方面的能力,即人對自己的看法,人對自然的看法,人對處理人際關係的看法等。這不僅在農村,在城市也是匱乏的。“早期教育為什麽重要?無非就是說其實我們不是教人知識,而是教人來學會自控,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這在我國的教育中非常缺乏,這不僅是農村教育的需要,也是城市教育的需要。我曾在北大開過一門課講生活教育,很多學生覺得非常有用。他們上大學才學習怎麽管理自己的情緒,怎麽來管理自己的時間,怎麽處理人際關係等等,這些都非常重要。”

康健教授談到,一旦學校離開了生活,離開了鄉村鄉土,離開了文明,這個學校就沒有根了。現在,城市裡一些寄宿製、大圍牆的學校都是沒有根的。但現實是“為生活而教”被提出了,可是城市說“為分數而教”,這樣很難說服鄉村。所以,不僅僅是說到底分數重要還是生活重要,而是說“為生活而教”是走向未來教育的唯一通道。必須要建立“為生活而教”的概念,不買城市账。不能離開鄉土、離開家庭、離開社會,甚至離開生活世界。很多超級學校沒有前途,並不是說它們沒有分數,而是說它們真正離開了學校應該存在的土壤。

新學校模式普及成功的關鍵是什麽?

楊東平教授談到,我們很希望找到一種簡單有效、能夠低成本大規模推廣的制度,但我們實際上做的是另外一種模式。從國培計劃開始,我們都希望打造一批優秀的教師,通過他們去改變現狀。但我們看到,世界上很多能夠大規模推廣 的創新教育模式都是極大地降低了對教師的依賴,這一點很有啟發。當然,由於國情,我們不可能簡單地照搬,但一些原理是通用的,尤其是通過學生自學來降低教師的壓力。

宋映泉副教授指出,哥倫比亞新學校模式的特點是低成本。所謂“新”,它其實也很舊——其實我們如果回歸教育的本質的話,新學校模式裡有非常多真正的教育所包含的東西,比如清晰的教育目標。就怎麽樣培養一個人的問題來說,可以看到小班的孩子們怎麽成立分級委員會,怎麽選舉,一開始解決鑰匙的問題,後來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候太指望自上而下地用錢和體制來解決問題,其實非常困難,最重要的是有一種內在的驅動,如果人們覺得有價值,看到了鄉村的很多問題,最後一些高大抽象的詞才可能去實現。我們做了太多的教育改革,最終形式都是歸於失敗。美國是這樣,很多國家也是這樣。所以要思考,為什麽我們沒有持續下去?教師的激情來自於什麽?我們怎麽看待學生的潛能?我們怎麽能看待鄉村教師的尊嚴或價值?這些問題都非常重要。如果制度設計時沒考慮到這些問題的話,所有的改革都可能走不進教室的門裡頭。

我國借鑒哥倫比亞新學校模式的難度探討

康健教授表示,哥倫比亞新學校的發展很刺激他本人,也很刺激國內的教育。在國內,仍然難以讓更多的學校提倡生活教育的思想。另一方面,行政化意味著強大的政府力量和標配的供應方式。所以現在的學校,包括鄉村學校,都非常雷同,非常僵化。我們需要探討的是怎麽能夠讓更多的人接受像Vicky Colbert這樣的思想。例如歷史上杜威在芝加哥做芝加哥學校的時候,其實並沒有使天下的學校都變成芝加哥的學校,只是他的追隨者接觸了杜威的一些理念,於是他們在各自不同的國度和不同的社會的背景下,在鄉村或者城市做著相同教育理念的事情。

中國的教育制度,從課程體系到評價標準再到考試,是非常龐大而系統,已經到了極致,所以這個制度會有很強的排他性。如果說鄉村老師沒有激情,學校沒有活力,教育就沒法做了,可現在的事實的確如此。但是學校的活力到底從哪來?最重要一點,就是有發展和需求,有對變化的渴望。但我們現在的學校裡,農村的刻板一點不亞於城市,甚至更糟糕。

鄉村必須重新制定十年的鄉村振興計劃,開辟一條走出低谷的路徑。鄉村的教育直通現實的社會和世界,才能是公平的教育。如果鄉村教育跟在別人後邊走,即使再合理也是不公平的。所以現在怎麽讓鄉村教育走出低谷?怎麽能夠激活現有鄉村的活力?第一步是激活,如果不激活現在鄉村的活力,那麽新的理念、新的思想很難深入到學校裡邊。第二步是自我完善和示範,第三步是推廣。

最後康健教授表達了他的擔心。看到哥倫比亞新學校的經驗,不能生成一個錯覺,即可以將一個成功的案例推廣到80%的地方。這就涉及到,如何評價教育改革的成敗?有些項目固然結束了,但是有新理念的一批人產生了。現在我們正處於教育改革的艱難期,很多創新項目沒有取得成功,走過低谷,被批判,但他們的思想的交流和傳播的貢獻是不可不見的。所以現在教育創新者不要害怕失敗,一定要堅持下去,逐草而牧,沿水而牧。哪裡有學生,哪裡有家庭,哪裡有鄉村,就在哪裡辦學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